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为什么大多数的医生集团只是起哄而已?

15年11月23日 阅读:7913 来源: Dr.2原创

  自今年移动医疗行业进入了下半场,各个巨型公司所获得的超量融资,已经不亚于打车与团购决战之前的资金体量,其中,挂号网投后估值接近30亿美金,丁香园19亿美金,好大夫也快变成独角兽,春雨医生备战上市传拟融资数十亿人民币,杏树林、医联投后估值近2亿美金。趣医网、华康、健康之路、医指通和杏仁医生等都已再次巨量融资。可以说整个下半场决战在即,行业格局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小团队的融资也将更加艰难。那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还看到许多医生集团纷纷建立,由于很多移动医疗项目进入后期,甭管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事实上风投机构已经没有办法下手了,所以好不容易出现了这种看起来很好的概念,他们便蜂拥而至,寻求卡位,极力捧高价格。其实这也是他们没有选择后的群体无意识行为。


  首先我是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的坚定看多者,而且我还是医生,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充分竞争,打破公立医院垄断,更好地激发医生潜力,与患者共建和谐关系,也能提升很多医生的价值,好处很多,这里我主要分析一些存在的问题吧,仅供参考。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大量历史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医生集团是没有什么大的商业价值的,尤其不适合风投。这是因为,医生集团普遍是以合伙制,以“人”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方式,他们是以输出智力,输出劳务来进行管理的。这种模式下,只有少数可能会经营出较大的类似第3方的平台,而绝大多数将会介于个体户和小集体企业的形态,这种形态非常像律师、会计师,包括很多的类似手工业者这种技术活的联盟。它适合私有化,采用合伙人制,你看有几家律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上市了或者被风投进入了?当然法律服务和会计服务的平台是另外一件事。而且,这种医生集团绝大多数是没有并购价值的,也就是说A并购了B毫无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个体户,品牌也无法传承,人走了还可以另起炉灶继续做小生意。最后,这种批量投资大多数又会落入无限的虚空。


  从宏观来说,风投追求的是10倍速回报。这就要求企业可上市退出,或是未来可被并购,或长期可持续发展,向下传承;但如果这些都不符合,那难道去疯投吗,去每年分红吗?这个逻辑显然不对!很多业务天生就是没有膨胀性的,有些则是有地域性的,天花板也是很清楚的。


  从医生集团本身来说,它的问题也是很多的。第一,医生这个群体,尤其是敢出来的医生,普遍是高级知识分子,而高级知识分子的一个通病,是总觉得自己高得不得了,谁也看不上,老觉得别人会占他的便宜。同时他也会把自己的技术或掌握的某个垄断资源看得无比重要,反而缺乏自由市场化思维。就此而言,他们安安静静过小日子,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想要做成大的事业,就非常艰难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与它有商业价值,与它有大的商业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非常多的医生自己包括风投,在发觉所谓某个领域有痛点有价值的时候,就会自动地意淫,产生了连续默认,这是非常可怕的,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因此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医院很少有医生开出来,这里面是有系统性深层次原因的。


  第二,什么样的人会出来做医生集团?肯定是有一定才能,有一定把握,有一定资源,同时对现实不满的一批人。这里还有一些逻辑悖论,比如说,有些医生在某某着名医院的时候,有很多人愿意加号,加号500,甚至2000来挂他们的号。长此以往飘飘然,他们就会默认,他们的号就值两千。那么他们出来做,跟其他的诊所、私营医院或者多点执业机构合作时,就会想当然说我这号要挂500或者2000,然后将挂号钱都给他们,一些辅助检查和药费给机构,然后所有的成本和广告运营费用都人家承担,这是非常贪婪的。普遍来说这批有些不满而出走的医生,贪婪的并非少数,尤其很多每天和钱打交道的人。而且这个号之所以能挂到2000元,一是,有“超级航母”的巨大品牌价值和声誉,二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十几块到几十块钱挂号费的海量患者做基数,这样就会出现拥挤,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不愿意排队不愿意等,然后就出现了这样加价的市场化行为。三是,患者之所以愿意出到这个价钱,是因为在这一个着名医院内有强大的综合性科室,如有问题可在内部转诊,也可找到好的医生来会诊。简单说,类MDT的模式也提供了溢价。可是出来之后自然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你看完后再分诊,又需要患者再重新来一遍流程。因此这个巨额挂号加价费,恰恰是由这种海量的基础需求和各种综合性因素推升的,而不是你这位医生真的值这么多钱,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第三,医生创业很少成功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医生退路太多,太灵活!医生大多会想,要是有什么问题,我还可以回去当医生;有什么困难,我还可以在某个地方做个小霸主。这就会导致业务拓展在遇到非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医生会选择退缩,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无须一一列出。由于医生一直相当于是甲方,医药公司会供着他们,患者也会拍马屁,这样他们很多人就会形成一种飘飘然的认知:觉得是往哪走都应该是顺着他们的,并且认为他们拥有的资源是最大的,独一无二的,这样就会出现系统性的问题。再者,名医、好医生都是熬出来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医生从学生时代就要受到无穷无尽的小概率事件多方面提醒,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深入骨髓,这是一种身为医生的逻辑。同时,他们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患冲突和利益驱动等会把这种行为进一步放大。但是,他们去创业,开拓一番的新生事物时,其内心中就会出现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医生普遍容易小题大作,会把一个小概率事件上升到非常大的高度,把某一个东西强调得异常重要,而且有时候会缺乏宏观意识。One more,让医生自己出钱创业会比较困难(炒股票房产除外),因为他们习惯了无风险套利,总是希望别人承担,自己最多搭个工钱,导致项目冷启动艰难,对自己的手艺过分高估,对运营的重要性和成本管理意识不足,觉得都是次要问题,所以这部分人的股权也应该是少数。


  第四、在很多的行业和专业,其实医生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比如说普通的高血压、心脏病、皮肤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医生的作用并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有时候患者多看少看两趟医生并无关大局。而且很多历史的统计学数据正好相反,有些国家医生的长时间罢工反而导致当地死亡率大幅下降,还和罢工时间长短呈现正相关,好几个国家罢工一个月以上的,可以下降50%!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病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死于不合理用药、医源性事故或者过度医疗,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须回避。而未来在处方药网售和移动医疗的双重夹击下第一个受打击的可能是内科慢性病领域,这里面好多医生的部分收入来源是处方药品的利益。其实非常多的患者只是去复诊配药,这里不必危言耸听,有的患者就是安静服几年的药,不去看医生也无关大局。未来还有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循证医学系统和用药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个体化医疗的方案发展起来之后,会消灭一大批以复诊配药为核心的诊疗需求,然后遇到例外情况进行单独处理,最后从整个卫生经济学角度进行评估,降低社会总成本。


  一般来讲,以手术科室为核心业务的会好一点,因为供给量有限,其次它的技术含量会比较高,所以一般发展比较好一些,会容易出现优质优价,就是市场竞争的抬价,但是未来像达芬奇一样或者更高级的手术机器人出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仍然是非常可怕的,永远不要低估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比如说很多慢性病的血透、腹透和某些治疗,一些所谓声称要输出品牌和管理医生集团的商业模式,其实这种绝大多数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医生去实施,甚至就处理并发症而言,因为很多腹透室、血透室的老护士每天都处理,比医生都有经验得多。有些商业逻辑是很荒谬的,尤其是这种大病控制和医保,会在国家的监控范围之内,所以综合毛利率会非常低,君不见重庆刚想涨价一天就被尿毒症患者游行示威。


  而且移动医疗大发展之后行业生态会有变化,早期会促进医生向自由执业发展,后期则会促进大批医生向医疗机构回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早期没有人出来的时候,谁最先开始会获得先发优势,还会有移动医疗的平台补贴,然后获得大量新患者,但是随着充分竞争的出现,网络无边界的竞争必然会导致强者恒强,那么资源和流量会向top5%的人集中,那么下面大量医生就会被边缘化,逼迫他们回流,在美国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自由执业的医生比例开始持续下降。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的医生集团就适合做个体户,不适合风投,很多现在看起来比较活跃,可以获得一些广告效应和媒体效应的跟随者,可能会昙花一现,就是一帮起哄的。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03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606阅读

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重在求实求效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5 17:17:03 文章来源:原创

382阅读

如医险闭环不好做,多考虑健康服务小闭环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5 17:10:51 文章来源:原创

612阅读

胰岛素集采续约:看门诊统筹药店价差、化药集采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5 10:39:29 文章来源:原创

917阅读

即将投入运行大型三级医院!知名民营品牌加速向综合医疗“转型” !

作者:祁冉 时间:2024-04-25 10:25:13 文章来源:转载

709阅读

DIP付费模式下,医保与医院如何精准分工?

作者:齐厄 时间:2024-04-25 10:07:08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十年临床工作经验,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MediCool医库软件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