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医学不仅仅是科学

16年02月04日 阅读:9362 来源: 廖新波原创

  如今,医患矛盾突出,人们在热热闹闹地探讨着体制机制的问题,但往往忽略了另一方面,那就是人的问题。因为归根结底,医学是涉及人的,是人的医学,也就是医学与人文的内容。医学注重严谨和科学,而文学讲究创意和浪漫,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却碰撞出璀璨的火花。用哲学的语言形容,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看似冰冷的医学同样需要温度。


  谈到医学,一般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一个比较理智、平静或者比较现实的氛围。除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真没几个去医院是欢天喜地的。当然,我们深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长生不老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所以,中国人对“老”、“病”,特别对“死”,是非常避讳的。过去我们关注“疾病”本身,重视生理方面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理的影响,并逐步形成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渐渐地,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或者还要揣摩对方的心理,进而“对症下药”,包括语言、语气、表情等,最后才是处方。


  说到处方,不一定非得开药开检查的处方才是处方,不开药不开检查就不是好处方了吗?难道合理治疗之下,不需要服药还要开药给患者吗?从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这是对医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医者最基本又最崇高的素质,体现着医者的温暖。或许,这也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作为一个卫生官员,怎样用合适的技术使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呢?虽然有人说“治疗癌症不再困难”了,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花了很多钱,可五年生存率如何呢?我不是否定现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否定大家如何去攻克癌症,而是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在掌握了技术的同时,如何回归到医学的本质,医学的本质又是什么?研究医学的人都知道,无非就是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目前,中国的医疗技术和国外相当,如何用这些技术为患者提供很好的服务呢?也有人问:“医学是不是科学?”有位教授曾经写过一本书《医学是不是科学》,最近这个问题又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我个人认为,医学是科学,不仅仅是科学,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这个观点。当前,医患矛盾这么复杂,如何把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冯唐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写出《欢喜》、《万物生长》等多部作品。他认为,医生毕竟能稍稍保留一点文艺细胞,《万物生长》三个女性的形象更多是代表了在生长期,20岁到25岁的时候上医学院的时候,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将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也是写出了很多医学人文著作的,比如根据中国的状况写了《中国人的病与药》,指出我们这里最大的天花板是我们人类迈不过去的,我们有最大化的技术,最大化的计算,最大化的科学,但是我们应该认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们今天希望一切生命都可以被救治,所以我们有了不死不活的技术。


  我认为,如果他们两人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写出很有理性的小说,适宜所有人阅读。在美国,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出了一门课,叫做文学与医学,并且要求医学生去读,同时要求医学生把当时或者现在所有比较流行的描写医生、医院故事的书通读一遍。可见,外国早已认识到医学与文学的重要关系。大家知道,六六写的书拍成了电视剧《心术》,很得人心,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把医生的一些非医的事情写出来了,也就是人文的事情,医生如何进入患者的心灵里面跟他沟通,跟他对话。所以,医学需要温度,也理应体现温暖。


  现在,我们提出“精准医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钱吗?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在香港,我与一位私人医生谈了精准医疗。我们认为,精准医疗是决定这个病该不该治,用什么方法治才有效,这才是精准医疗。可惜在中国,有很多病是尽一切能力去治。当医生满足不了患者要求的时候,患者会责怪医生,重者会状告医生。这种情形下,医生会怎么办?医学有其局限性,医生是人,不是神仙,无法包治百病。在国外,人家不会去浪费医疗资源,甚至还有“尊严死”。或许,“精准医疗”是“合理治疗”的进阶,严谨的背后是医学的昌明,更是对病患的负责,无一不体现着医学的温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医学信息不对称,医与患对待疾病的态度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如何将严谨甚至略带冰冷的医学诊断结果、方案、风险等既通俗又温暖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实考验着每一个医生。所以,一方教授在写《中国人的病与药》的时候,曾引用了狄更斯的一句话“这里走向天堂,这里走向地狱”。他还推崇“叙事医学”。所谓叙事医学,是指具备叙事能力以及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负责叙事情境理解能力的医学实践活动,是训练医生如何见证患者的苦难,与患者描述疾病全貌的学科。简单来说,就是把医学的常识故事化、通俗化,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疾病将会如何发展,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又将怎么去治。我认为,如果将叙事医学融入到我们的医疗服务之中,每个医生都成为叙事医学的载体,那么医与患的沟通应该是有效的,而且是化解当前医患矛盾的很好办法。话说回来,在目前的医疗环境和医疗制度下,医生,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医生能有那么多时间去沟通吗?后面还有很多病人在排着队,医生也为后面的病人着想,因此有很多人离开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怀和帮助病人。所以,医学需要温度。


  医学,在于敬畏生命、减轻病痛、安抚心灵,在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才彰显其至真至善。医与患是同个战壕的战友,医学需要温度,也理应有温度。没有了温度,就不是真真正正的医学!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05阅读

周期下的医美业——医生主导的周期或将来临

作者:凌晓 时间:2024-04-23 17:40:52 文章来源:转载

534阅读

长期医疗险理论优势,减去现实劣势,等于健保健康险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9:14 文章来源:原创

859阅读

北京16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可刷医保:不止这16家;其他为啥不行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3:33 文章来源:原创

680阅读

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给牵头医院是根本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3 17:15:26 文章来源:原创

865阅读

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各地亟待完善政策协调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1:37:07 文章来源:原创

800阅读

着力“医疗养老”,管理8家医院的医疗集团,拟香港上市!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4-23 10:39:03 文章来源:转载

廖新波
简介
   水,随性可塑,总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推动。我是水,可雨可雾,可冰可雪;化作春雨润万物,化作河流载舟行。我是这样走来,这样走下去: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廖新波,男,1956年8月生,广东台山人,汉族。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医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曾任广东省卫生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