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老马就医:未来医院住院记(18)

16年02月16日 阅读:11497 来源: 马恩祥原创

  故事梗概:医道 天道与人道--穿梭于未来医院,体验无障碍医疗。


  老马年过半百又三的时候得了Ⅱ型糖尿病,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关紧要,但按临床路径要求仍需要住一次医院,以便能评估糖尿病的情况,同时训练防治糖尿病的技能与角色行为。老马不想住现实的医院,跑到市医保办申请穿越到未来医院住院,意外获得未来医院无障碍社区的住院资格,老马就医-未来医院住院记就出炉了。


  不一样的临终关怀


  老马参加完晚会回到淡泊房间,见老伴还没回,拿出手机,给老伴微信留言,老伴回微信说今晚回不了,临终关怀病房的一位昏睡了几天的老太太,突然清醒了,有点像回光反照,要人陪着。医院已经通知了家人,由于家人在外地,清晨6点才能赶得过来,老马老伴和志工老乐要留下来陪伴老太太。微信末了,老伴还嘱咐老马自己早点休息。


  老马一个人整理了房间,也整理了一天的活动,补记了网络日志,洗漱完毕,这边一个人先睡了。


  糖尿病区2 间临终关怀病房在病区的最东端,而且病房是有里外的套间,里间的患者躺在床上,根本就听不到走廊的任何响声,无法起床的患者的能从床上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户看到外边的日出。糖尿病区所有病房的窗户设计还都不可能看到落日,为的是避免病人产生日落西山的心理联想。


  老马老伴今天一天都在ICU和临终关怀病房服务,待得最多的还是临终关怀病房。未来医院未设置专门的临终关怀病区,不接受临终关怀的入院病人。但各个科的病区都设有临终关怀病房。


  入住临终关怀病房,有二个基本条件,生前签署有遗体捐献志愿书并自愿被动安乐死。


  入住临终关怀病房的患者也享受有特殊的待遇。一是从转入临终关怀病房开始,所有费用全免,由遗体受赠管理部门负责支付;二是根据个人宗教信仰,可以安排一名活佛、牧师或高级心理咨询师做人生最后的心灵疏导;三是医院医护团队负责提供全套离世教育、心理关照、遗嘱协助、告别亲人、音容采集制作及遗体捐赠等社会医学服务。


  老马老伴和志工老乐她们今晚看护的那位老太太,姓吴已经86岁,只有一个独生女,有35年的糖尿病史,这次住院是因为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人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


  吴老太太是一位退休教师,得了糖尿病后,一直是按照五驾马车进行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这次发生的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心肌梗死。


  在糖尿性心脏病中约42%的心肌梗死是无痛性,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据统计,糖尿病人发生心肌梗死较非糖尿病人多,且死亡率高,缓解后复发率也较高。


  吴老太太20天前突然起病,当时仅感到短暂胸闷心悸,不到就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前几天一直呈昏迷状态,医生说这是临床上的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吴老太太今天傍晚时突然清醒,老乐当时正在房间,及时喊来了值班医生和护士,医生指导护士对吴老太太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的人工测量,同时查看了各项血气和电解质监测数据,根据生命系统整体分析提示,的确是回光反照,最后的生命时间可能不会超过12小时。


  吴老太太是个唯物主义者,她年轻的时候在山区做老师,当时那里缺医少药,她自己自学过一点中医,特别是买了一本《农村家庭实用医学手册》,既为自我保健也为当地学生提供一些保健服务。


  吴老太太今天清醒后,医生根据她的要求,让营养食堂送了吃的东西。老太太吃过后显得特别有精神。


  吴老太太是个特别讲干净的人,她让老乐和老马老伴帮她做了全身擦洗,换了纯棉内衣,并请求病房护理主管,不再穿住院患者服,换上了自己喜爱的米色秋装。要不是患者身份,吴老太太说她会化个淡妆。


  吴老太太作为无神论者,既不信佛也不信基督,医院就没为她请活佛与牧师,而是将医院的心理管理师唐慧临时叫了会诊回来。


  今晚也许是吴老太太人生的最后一晚,吴老太太也很清楚这一点,这一刻心理管理师来到患者的身边,一定会多一点给患者的心灵安慰。


  在唐慧心理师的协助下,吴老太太通过病房微信视频与正来医院途中的女儿通了电话,说她现在感觉很好,应该不会在女儿来到之前离去,让女儿安心开车,不要心急。


  按照诊疗流程,本来是心理管理师唐慧为吴老太太做离世前的心理辅导。吴老太太生前已经签署遗体捐赠志愿书,对于死亡教育早已熟知。


  吴老太太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让病区护理主管肖文邀请老乐和老马老伴他们来到病房床前一起坐坐。说她想为大家分享一下即将离开人世前的一些感受。


  吴老太太说,人生就像一次结伴而又不带行李的长途旅行,每一时刻都会有相遇,也会有分离。之所以十年前签署的捐赠遗体志愿书,就是认为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人离世的时候,精神回到宇宙,躯体就像行李一样留在人间。所以人离世并非是死亡,而是放下了身体这件行李,结束了人生旅行,灵魂回到宇宙自由傲游去了,永远也不会再留恋人间,留空间给后人。


  大家默默地倾听吴老太太的分享,她说83年有记忆的人生,虽说不总是快乐但是幸福的。老乐请教吴老太太对快乐与幸福的理解,她告诉大家,说她对人生跟感悟跟别人一样,都是从自哭开始的。


  她说任何人都不可能记得做为新生儿的自哭,因为人世间的苦难与挫折是无法自知的,所以哭是无须学习而是遗传。


  婴儿出生时的第一声自哭,对于别人来说带来的是快乐,如果出生不见哭声,不管是医生还是母亲都会恐惧。


  婴儿由于在每时每刻受到家人的照顾和宠爱,慢慢地学会了笑。人世总会是在困难与挫折、顺境或逆境中度过,在克服困难、应对挫折和解脱痛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笑对人生。


  笑有时是欢笑,有时是苦笑。吴老太太说,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快乐,快乐的人并不一定能感悟到幸福,只有那些能克服困难,解脱痛苦的人才是幸福的,那怕他们没有体验到长久的快乐。


  凡以自哭开始,以他哭开始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而以自哭开始,坦然笑对离世,虽有肉体病痛,但心灵却是快慰,定然是自我感知到的幸福人生。


  老马老伴看到吴老太太对死亡的坦然,听到她对于幸福的独到感悟,特别是能自愿被安乐死,不做无谓的医疗抢救,尤为感动,联想多多。


  忽然觉得,疾病的医疗是要能让人对社会有贡献意义,如果医疗不能让人恢复和保持精神与角色健康,仅仅是延续肉体生命,除了消耗社会资源,拖累家人,还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如果说计划生育让可以选择子女的生,也许临终关怀可以成为人们为自己选择有尊严的死。


  死亡是个不能把握的魔,但在科技与人文社会,如果允许人有安乐死的权利,疾病真的是完全可以与人类和平相处,或者与病为友,疾病的痛苦也许就不会像现实社会那样,会强烈地冲击着患者和家人的心灵。


  在吴老太太与大家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大家轮流为吴老太太做头、手、足的抚摩,在吴老太太的女儿未到来之前,作为共同家人陪吴老太太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个宁静的夜晚,并准备迎接吴老太太最后能见到的那轮旭日……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36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271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524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521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850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712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内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医学教育、医政管理、医院职业管理及心理咨询35年。出版有《把脉中小民营医疗:无障碍思想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无障碍管理》、《医疗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三部医院管理著作,发表医学、心理学及医院管理论文30余篇。是国内著名的无障碍医院模式理论及实践创导者之一。早上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