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儿科医生短缺不仅仅是培养的问题

16年02月25日 阅读:9913 来源: 廖新波原创

  国家卫计委自从提出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专业加试降分引起业内一片哗然之后,现在继续出招——“儿科医生不够内科医生上”、“协调恢复儿科招生”。继而,广州地区出台委托高校“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这一系列“举措”在让人唏嘘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担忧。


  其实,儿科问题突出并非一朝一夕,顶层也早已经清楚。儿科与精神医学、产科、康复、病理、药学、老年医学、老年护理等被列为2016年要解决的紧缺人才的重点。《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相较甚远。有人测算过,早在几年前,我国的儿科医生缺口就是20万。


  而今,随着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可以说,是“社会压力”把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推向社会的问题焦点,儿童的看病问题也许将面临新的挑战。也可以这么说,大多数人并没有关注到为什么儿科医生短缺以及目前的执业环境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需要从长计议,更需要找出儿科医生短缺的根因。针对当前大家对儿科的几个热点问题,现分述如下:


  首先,“恢复儿科招生”之类的想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甚至要问意义何在?如果市场是完善的,或者“定向分配”的,那么儿科从本科就开始专业化的定向培养可能也是一个办法。但是,有两点需要我们研究。一是为什么17年前(1999年)某些院校停止儿科本科招生,是行政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二是没有定向培养的1998年及之前,有没有出现儿科医生如此短缺?市场经济的美国也没有从本科就定向培养,但他们的千人儿科医生数却是1.6。何况,《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自高校扩招以来,拓宽专业口径,部分专业被调整与合并,本科教育更加侧重于“博学”,即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才是专注于专业化教育。原本的儿科本科专业被并进临床医学专业,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出儿科专业,符合由通识教育到专业化教育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符合医学教育由系统到专科的培养。而且,其它被并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科以及临床医学下的许多学科并没有出现儿科这样的艰难处境,如外科、眼科、皮肤科等。因此,停止本科教育是当前儿科医生短缺的缘由确实值得商榷。


  广州“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也许是一个解决儿科医生“适销对路”的办法,与美国儿科医生的培养异曲同工。美国的医生是在读完“全科”之后,从住院医生时开始选择专科与定向。只要经过了儿科医生住院医训练计划,出来的就是儿科医生。至于儿科里的专科如儿科放射、儿科麻醉、儿科普外等,则在做专科培训的前、中、后加入更多儿科轮转。如儿科神经内科,一般在至少两年、大多三年儿科全科之后,再进行两年儿科神经专科fellow训练。由此可见,儿科医生的成熟培训与经验积累更为重要。像“儿科不足内科上”,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是专业技术问题。


  其次,“恢复儿科招生”、“内科转儿科”是一个一厢情愿的问题。


        目前,我们医生的教育培养与就业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完全没有“指派”能力。因而,报与不报儿科专业、转与不转儿科专业,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就包括业内对儿科专业的认识。我想,在儿科医生“纷纷”逃离的现在,谁还有“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呢?再说“订单式培养”之下,由谁出钱,培养出来又如何使用,如何稳定队伍?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邻省一位主管医政的领导曾对我说:“廖厅,我不再送医生到广州进修了……”为什么?因为送来培训的都是优秀医生,可大部分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停招儿科本科专业的这17年有新医改的7年,并且新医改中也有“加强儿科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说辞,但实际上,在医疗市场无序的状态下,公立医院无法实现公益性,也只能是目前这种状态了!


  第三,要考虑儿科医生的出路问题。


        出路,无非就是待遇与就业环境。待遇,与我们公立医院的分配制度和医保的支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公立医院的分配制度完全处于“分产到户,自食其力”的状态。儿科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急、病程短,更多的是靠医生的判断能力,但这种“看不见”的价值往往不被人们认可。因此,儿科医生的价值与其他医生的价值一样基本被“抹杀”,加上儿科医生依靠检查、药品“维生”不如其他专业,“创收”能力差,待遇更是雪上加霜。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明显,也造成了儿科医生大多数只能在专科医院或大医院谋生,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可即使在专科医院或大医院,他们也只能是通过“薄利多销”来维持“体面”的收入。正是由于不完善的“市场”、医疗资源的配置无力、过度的集中等,造成了当前儿科实际的缺员。


  总而言之,儿科医生困境是当前“市场化”环境下,医生择业(择专业)的一个缩影,已经产生蝴蝶效应。尽管培养医生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产销、适销对路”才是“产”的因由、“销”的出口。如果儿科专业或其它如麻醉专业等培养出来的“产品”“销”得好,则相安无事;如果“销”不好,那么由于知识面窄,医生不好“转型”。不仅如此,在僵硬的“市场准入”和恶劣的执业环境下,还会迫使这些专业的医生转行。因此,问题最关键的是——医生价值不回归,这几条措施将无济于事!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46阅读

周期下的医美业——医生主导的周期或将来临

作者:凌晓 时间:2024-04-23 17:40:52 文章来源:转载

230阅读

长期医疗险理论优势,减去现实劣势,等于健保健康险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9:14 文章来源:原创

337阅读

北京16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可刷医保:不止这16家;其他为啥不行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3:33 文章来源:原创

343阅读

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给牵头医院是根本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3 17:15:26 文章来源:原创

555阅读

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各地亟待完善政策协调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1:37:07 文章来源:原创

574阅读

着力“医疗养老”,管理8家医院的医疗集团,拟香港上市!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4-23 10:39:03 文章来源:转载

廖新波
简介
   水,随性可塑,总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推动。我是水,可雨可雾,可冰可雪;化作春雨润万物,化作河流载舟行。我是这样走来,这样走下去: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廖新波,男,1956年8月生,广东台山人,汉族。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医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曾任广东省卫生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