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皇帝的新衣,野蛮人的踪迹,互联网医院是什么鬼

17年03月03日 阅读:11558 来源: 晨晓转载

  随着保监会对前海人寿姚振华处罚的正式出台,金融监管部门联手整肃金融体系、打击野蛮人大鳄的风暴拉开序幕,金融领域和资本市场过度创新、杠杆激进的行为将得到有力遏制。


  其实,利用政策监管漏洞,采取制度套利创新的行为,并不是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独有专属,其他领域打政策擦边球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日益火爆的“互联网医院”概念和一窝蜂互联网医院牌照申办,也正是在医疗监管政策暂时缺位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和牟利,绕开监管,不得已而为之的另辟蹊径。


  首先,互联网医院是医院么?


  搞过医疗的人都知道,实体医疗机构的审批,是一件门槛非常高的行政许可,对举办者资格、从业者资质、环境环保设施设备都有着严格要求,各类医疗机构能够从事的医技活动也都有严格限定。别说办个三甲医院审批得脱层皮,就是开个线下诊所都绝非易事。而这一切,似乎在互联网医院审批方面被逆转了,一夜之间医疗机构审批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管制。按照某些企业的声明,互联网医院具有医疗资质。那么,我们实在不清楚互联网医院的医疗资质是按照哪一类医疗机构来设置的,而设置互联网医院的标准又是依据什么。假设互联网医院至少能够取得线下诊所的诊断资格和处方权,那么从今往后很多社会资本,大可不必劳师动众地投资兴建各类实体医疗机构,只需要注册一个互联网公司,找一个农村卫生所合作,拿一个互联网医院牌照,就可以面向全国人民看病诊断,网络卖药了。如果这种制度套利得到默许或者被视而不见,可以预言,互联网医院很快会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到时候,不仅繁华都市的医疗机构会改头换面成互联网医院,连穷乡僻壤的乡镇卫生所都会被“借壳上市”经营互联网医院了。说到这里,真的需要明确一下,互联网医院到底是不是医院?国家级监管部门对此一直默不做声,是在鼓励创新试错还是在安静观察?


  其次,互联网医院真的可以诊断卖药么?


  2015年4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宋树立介绍说,按照医疗实施主体,远程医疗包括两类:一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医疗机构之间特别是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机构向一些专科的或者综合力量比较强的大型医院的专家来寻求帮助;二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把这个称为“远程医疗”。按照这个权威说法,无法判断互联网医院是否具有在网上诊断卖药的资格。一方面,如果互联网医院是个“伪牌照”,它医疗机构的身份是得不到法律许可的,相应开展诊断和治疗当然是不可以的;另一方面,即使国家哪一天(还不知道)正式确认互联网医院的身份,在网络处方、电子医嘱的规则标准没有出台之前,就开始“在线问诊、开具处方、网络卖药”,这其中蕴藏的医疗风险和潜在法律纠纷该如何来看待和应对?


  第三,真的有互联网医院的国家试点么?


  某些企业一直宣称拿到了国家互联网医院试点的牌照,可是到现在为止,似乎没有看到相关部门试点的公开文件。有人说这种试点工作不需要对社会公开,这显然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严重不信任。在当下政务公开的大背景下,这么重要的创新试点工作,应该不会没有文件支持,也应该不会只给一两家企业私密进行。至于后来一些地方政府给了很多互联网医院的批复,估计这个批复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所谓“国家试点”后被鼓励而行的举措。不要说医疗行业外人士不明事理,即使行业内对这个试点的真相似乎也都云山雾罩,关于这个话题一说起来也都讳莫如深的赶脚。话说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在吸引眼球和规避监管方面,从来都不缺“皇帝新装”故事的轮流演绎,但是很多包装演绎,到最后都被证明不过是偷换概念、一地鸡毛的游戏。但愿壁垒森严、监管日趋严格的医疗健康领域,混淆视听的“乌龙”牌照事件不会出现。所以,有没有这个互联网医院的试点,监管部门应该早点予以明确,毕竟很多社会资本都开始向这个领域涌入。别等人家的钱烧了一半了,监管部门才十分惊讶地回答:没听说这事啊!


  第四,互联网医院真的可以盈利么?


  很多资金开始在互联网医院的地盘跑马圈地,因为有企业已经宣布这个买卖一本万利,开业以来营收超过十几亿,光利润就2个亿。这个盈利速度,以及这般盈利的能力,在医疗健康领域只有一个行业可以媲美,那就是“号贩子”生意。医疗新贵“互联网医院”到底能不能盈利,这些企业是不会亮出财务报表和真实家底的。但是从也就几元、几十元的收费标准测算,再除去给医生的收入提成,要实现几亿元的利润,一年得给几千万病人看病卖药,这从很多公司APP下载数据和PC 网站流量数据来分析,显然是无法支撑这些美好愿景的。当然,互联网医院可以通过其他收入来实现收入和盈利。但是如果互联网医院靠其他收入来盈利,那它还是互联网医院么?不如叫医药电商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好了。建设一个三甲医院,投资回收期都要5-10年,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从属和工具性行业,用户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烧钱补贴无济于事,新闻公关也只能是阶段性刺激。而国人讳疾忌医的心理又决定了,互联网医疗注定是个使用低频的产品。用互联网承担起健康管理的宏图大志,至少在目前还是一厢情愿的。


  第五,互联网医疗的金融创新有红线么?


  所有的互联网创新,在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出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做“资金池”。互联网医疗领域似乎也逃不出这个怪圈,也离不开这情结。于是自行开发设计的健康险产品,开始大行其道;于是各类健康会员提前预交费产品,开始推广销售;于是各类健康疾病的互助计划,开始在民间流行。其实所有的目的不外乎在于,一是通过做资金池让公司的现金流状况看上去很性感,可以继续忽悠投资人;二是希望通过这个资金池产生的沉淀利息,能够弥补公司运营的亏损。这里面涉及几个核心问题:一是没有保险牌照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有没有涉及违规经营甚至非法经营;二是公司形成的资金池,如果不和公司资金账户隔离,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如何来保障;三是非专业机构推出的类健康险和保险互助产品,没有很好的赔付机制,一旦出现大规模理赔,挤兑风险如何来抵御。如果真的是一个健康险或者互助现产品,监管部门应该给予资质认定、产品备案认定和风险评估;如果只是做资金池的题材和概念,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耍流氓,更是在挑战监管的底线,等待你的到底是啥,谁也说不清楚。目前一行三会在整肃金融领域,一旦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金融创新出现监管漏洞,引发滋生问题,这把监管的大火会不会很快烧过来?


  每一个行业创新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是监管必须配套到位,否则以中国人敢想敢干的精神面貌,过度创新、制度套利十分容易滋生。就像如今被严肃整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如果一开始就有相应的监管立法防止没有限度的野蛮生长,e租宝事件的恶劣影响应该不至于这么大,整个行业也不会沦落到了满目苍夷的萧条地步。互联网医疗发展到今天,很多业务和经营范围已经到了似是而非的红线地带,需要监管部门重视研究和引导了。不要平时视而不见,一旦出了问题就把一个行业不分良莠,一棍子打死。


  说明:本文来自中国网,作者佚名,


本文由(晨晓)转载自:网址http://mp.weixin.qq.com/s/X_cpanCOCuUY-F4DheRPgQ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52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641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657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640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922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796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晨晓
简介
‍‍从事医疗编辑工作10年多,现任职于某民营医院。对于医疗信息的搜集、总结与汇总颇有心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职业亮点
10年多医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