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消费级基因检测属我国市场盲点,是“馅饼”还是“陷阱”?

17年04月17日 阅读:7259 来源: 郑琪原创

  “消费级基因检测给用户提供的是对自身基因的认知结果,而不能包治百病。”在23魔方创始人、CEO周坤看来,目前受众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认知度很低,“这有两个极端,一方面是不相信基因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夸大基因检测的作用。”


  这种受众认知层面的缺失是整个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不成熟的直接表现。而市场不成熟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监管层面以及支付方的缺位。


  在美国,支付方和监管层都在对消费级基因检测亮出橄榄枝。而在我国,对于仍处于初始阶段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而言,无论是在政策监管层面还是支付方的参与层面,都需要逐步完善。


  一、过度营销、用户认知局限


  基因检测目前主要应用于两大方向,一是科研和医疗相关的专业级基因检测;另一大方向则是面向消费者的检测,比如易感疾病风险预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天赋基因等产品。


  福州军区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在《互联网+基因空间:迈向精准医疗时代》一书中提到:基因科学的力量将显现在整个健康事业的方方面面,面向大众的基因检测以疾病风险评估为目的,并依据检测结果为个人提出个性化的预防性措施。当足够多的人接触到基因检测产品,并依其指导意见改变日常行为(更多健康的运动)或消费习惯(更健康的饮食)时,势必对相关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本该以医疗健康为主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却在日渐跑偏。检测情商、检测二胎智商、检测抗雾霾指数、检测早恋、检测网瘾,搜集市面上针对消费者的基因检测产品,你会产生这样的怀疑:基因检测究竟靠谱吗?


  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内的企业一般可分为两类:技术驱动型与营销驱动型。这些“跑偏”的基因检测项目大多是营销驱动型企业的“杰作”。


  GeneKang基云惠康创始人、CEO郝向稳告诉健康点,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的,他们希望可以为大众提供对自身基因的科学认知。而营销驱动型企业则以市场营销的方式进行基因检测的推广。“这些企业擅长的是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做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营销手段和服务。”


  “在营销驱动型企业的销售过程中,基因检测是一种产品载体,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基因检测本身价值发挥有限。”郝向稳表示,营销驱动型企业的销售过程中还会存在夸大产品的作用和价值,价格虚高的情况。


  营销驱动型企业的种种做法导致了受众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错误认知。“但营销驱动型企业的存在也有一定价值,他们更接底气的营销方式也让受众更快地知道了基因检测行业的存在。”郝向稳强调。


  “如何提高用户的认知程度、改变用户的错误认知是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上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壹基因创始人王军一博士说到。


  对此,周坤表示,“作为服务提供方,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要做到行业自律,一些特别夸大的宣传要避免。”他提到,2016年有一些基因检测公司甚至沦为传销的道具,这对行业产生了很大的伤害。


  在奇云科技创始人罗奇斌看来,认知程度的提升除了市场参与者的努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每一种科技产品的市场普及率达到25%都需要一定时间,从手机、电视、互联网等产品来看,他们被公众接受的时间长度都不一样。但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罗奇斌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按照我国市场14亿人口的容量来计算,产品使用普及率达到25%意味着有3.5亿人使用过这个产品。然而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的使用情况仍不足1000万人次。“以无创产前检测来说,美国的产品使用普及率达到25%用了4年时间,但中国已经使用8年了,还没有普及。”


  二、政策监管落后于市场发展


  政策的支持与规范是促进用户认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美国,FDA认为,面向个人的疾病基因检测服务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两点:


  第一,所有面向家庭检测的产品都需要详细的使用说明,证明用户在从未了解其产品的情况下可以看懂并正确操作。


  第二,检测结果清晰且适合普通用户阅读理解,告诉他们何种结果与用户何种期待相匹配。只有这样,基因检测产品才能抓住用户的心,并将它们转化为基因检测的传播者。


  美国的这种规定更有利于受众认识产品。但目前我国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没有任何明文规定,无论是做什么样的检测,还是检测要遵守怎样的标准,从业者都没有可参考的对象。周坤表示,目前行业内的企业大多希望未来出台的政策能够以促进行业发展为主,“行业目前不适合单纯粗暴的一刀切监管,但合理规范的监管可以促进行业发展。”


  “在我国,政策的监管是落后于市场发展的。”王军一说到,但是2017年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提到,支持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慢性病防治领域推广应用。这是推动消费级基因检测产业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罗奇斌则表示,在一个行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时候,其发展会不断受到监管方的制约作用,在过去5年,基因检测市场还是政策导向的市场,当政策对于某一类基因检测产品的应用有积极导向的时候,资本就会开始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近两年来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个例子。包括解码DNA、吉凯基因、易活生物、海普洛斯、可帮基因、世和基因等多家提供肿瘤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均获得了金额可观的融资。


  在希望政策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成本也值得关注。2013年年末,美国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明星公司23andMe曾被FDA要求暂停为新用户提供健康方面的基因检测服务。2014年2月,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也曾在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紧急叫停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使用。这些事件都是摆在消费级基因检测创业者面前的警钟。


  三、支付方尚未真正参与


  “监管方决定了行业如何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支付方则决定了行业的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水母基因联合创始人、CTO赵南博士告诉健康点,目前的基因检测更多像一种促销保险的手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基因和生命数据解析对于保险业的真正价值,包括对保险公司业务增长的价值和对保险客户的预防疾病的价值。


  “产业前期监管方会产生一个积极作用,这个阶段过去后,发生作用的才是支付方。”罗奇斌提到,目前,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希望绕开监管方,直接接入支付方,借助支付方的力量来促进产业发展。然而,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这条路的可行性。


  罗奇斌认为,在监管方还没有成熟、监管体系没有完善的时候,支付方的推动会导致市场的混乱。“现在的基因检测产业中,支付方对基因产品的选择是不明确的,不公开的,也是混乱的。这导致很多基因产品会被人误用到妖魔鬼怪的方向去。基因检测真正的作用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基因检测真正参与到保险中,一方面做的是购买保险前期的检测,可以针对检测出的大病风险购买相应的保险。另一方面做的是购买保险后的服务,针对性地预防大病发生。从2015年开始,平安寿险、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保集团、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不少保险机构相继与基因检测机构进行了接触,部分机构已达成了合作。


  王军一表示,作为促销保险的手段,为了节省成本,目前保险方购买的基因检测产品大多是检测位点相对较少,准确率较低的产品。郝向稳也提到,“保险公司在采购产品的过程中优先追求性价比,往往采购只检测几个基因位点的产品,而在实际的基因信息价值发挥中需要基因比较全面的信息,比如乳腺癌相关的基因信息,市场上常见的是检测BRCA1和BRCA2的部分基因位点,其实应该检测这两个基因全部的基因序列信息,同时还有其他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也应该被检测。”


  在与保险公司接触的过程中,赵南认为,目前市场的空白点在于保险公司需要个性化检测内容,但现有的检测无论在位点、报告还是价格上均高度同质化、简单化。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58阅读

医院公司被罚55万元!这两大违规行为,民营医院如何避免?

作者:齐厄 时间:2024-03-28 17:30:25 文章来源:转载

187阅读

健康险切入点:不可移出的医疗储蓄账户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8 17:30:25 文章来源:原创

270阅读

集采、支付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样理解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8 17:18:12 文章来源:原创

367阅读

“浑烫”的医美射频类产品被药监局“釜底抽薪”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03-28 14:13:04 文章来源:原创

660阅读

如果真当件事儿来做,健康管理事业学医疗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8 10:20:03 文章来源:原创

582阅读

卫健委双政铁腕监管:民营医院深度解码与策略进阶之路

作者:元辰 时间:2024-03-28 10:08:45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混迹在互联网医疗创投圈的“新”人。医疗行业相关人士,长期关注互联网医疗,撰写相关文章三十余篇,对医疗行业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见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