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专家解读“利好基层”

18年01月04日 阅读:12171 来源: 王杨转载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办中医,促进中医药服务市场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声音担忧监管能否到位,医疗服务质量会否受影响。


  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中医诊所从审批制迈入“备案制时代”。为配合这一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发布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等文件。


  舆论普遍认为,《暂行办法》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办中医,促进中医药服务市场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声音担忧监管能否到位,医疗服务质量会否受影响。为此,《中国县域卫生》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备案制主要利好基层


  《暂行办法》最大的变化是规定: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只要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就应予以备案并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此外,从举办中医诊所的主体看,办法规定: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与此前相比,执业时长由5年降低至3年,且增加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个人。


  并非所有的中医机构都适用于该办法。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中医诊所指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对中医诊所的经营范围也有限制,即:不得提供西医西药服务,要求中医药治疗率100%;不得开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等技术。


  接受《中国县域卫生》采访的多位专家均为该政策点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认为,备案制将极大地促进中医药服务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性价比较高、重疾病预防的优势。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表示,中医诊所备案制将让更多传统中医项目发扬光大,提高中医可及性,有利于专业人员跳出大体制,促进民间中医人士行医,这对促进中医人创业很有利。


  黑龙江省铁力市中医院院长史家明、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博同样认为,备案制将促进医疗市场放开,满足老百姓多元化的中医药需求,也可能促使部分医生走出体制。不过,作为一家公立医院的掌门人,史家明同时担忧,人才流失可能增加公立医院运营压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格琳长期从事中医药管理及政策研究工作,在她看来,由于大城市医疗资源较丰富,中医诊所备案制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其影响最主要是在基层。一方面,原来一些没有通过审批注册的民间小诊所,有了身份“转正”的机会;另一方面,基层有很多技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民间中医,备案制也有利于刺激这批人成立中医诊所。更重要的是,在基层或是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中医诊所可以解决百姓“就近就医”的问题。


  持续监管避免“一放就乱”


  不少人担忧,《暂行办法》让开办中医诊所的门槛降低,这有可能对医疗质量产生影响,导致鱼龙混珠。


  “事实上,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门槛到底有没有降低,以及在什么方面降低了?”郑格琳研究员认为,仅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本身来说,这实际上是提高了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是“放管服”的重要进步,而对中医诊所本身在医疗服务、环保、消防、院感等方面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因此备案制本身并不会带来医疗质量的降低。


  从开办者的资质来看,郑格琳研究员认为,执业时间由5年降为3年,门槛似乎是低了,但定期检查等监管措施只要到位,也不会影响医疗质量。史家明院长同样表示,在现阶段的市场行为中,口碑仍是医疗机构生存的基础,患者会用脚说话。尽管医疗质量有差距,但备案制对此影响不大。


  蔡江南教授则更关注医疗机构“进门后”的持续监管。“我们以前习惯审批许可制,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并没有拦住一些信誉不好的民营医疗机构。”


  他认为,对医疗市场的持续监管比高门槛的审批制更为重要,但必须掌握两大关键:一是信息公开,建议行政部门通过统计分析、投诉通报、医疗纠纷公示等方式进行信息公开,这是最好的监管手段之一;二是处罚到位,一旦发现中医诊所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医疗损害或医疗事故,就应对相关诊所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严重者吊销相关执照。


  记者注意到,《暂行办法》中有明确的处罚措施规定,如对提交虚假备案材料、超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等均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轻则罚款1万~3万元,重则注销《中医诊所备案证》。郑格琳研究员透露,备案制确实增加了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的监管难度,由于人手、资金相对紧张,部分地方管理层已感受到压力。因此,监管配套政策及方式同样是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定准位是发展第一关键


  一个略显悖论的现象是,目前民营中医医院机构数量并不少,但服务量较低。备案制无疑将吸引更多中医诊所进入市场,这些新诊所如何活下去并获得良性发展,是开办者不得不提前考虑的问题。


  由郑格琳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4000多家公立中医院,1000多家民营中医院;而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方面,民营性质的达4万多家,占比超过90%。但从诊疗量上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50%~60%,民营的仅占15%左右。2015年,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机构数均分别占同类机构的96.9%、93.0%,但相应的中医诊疗量分别占同类机构诊疗量的8.4%、5.4%。


  “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发展。近些年,国家领导人高度重中医药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利好政策,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将在医疗市场上得到反馈。”郑格琳研究员建议,中医诊所开办者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在市场中赢得发展机会:


  其一,定位要精准,这是第一要务。开办者必须明确要发展什么?自己的特色是什么?你将要开办诊所的周围有什么?如果定位不明确则很难实现盈利,这也是不少民营中医机构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其二,正确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在疾病诊断上,西医优势明显,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明确疾病的诊断,但在治疗方法上,则可采用西医或中医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多一种选择。中医在治疗方法上的多样性、效果显著性,尤其是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具有舒适度高、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等特点,必将能为更多的患者解决病痛。


  其三,抓住政策机遇,错位发展。在治未病、康复、养老等方面,公立医院关注力度和精力投入不足,民营中医机构可以抓住这一空间,实现错位发展,所谓“公立医院没有的,我有”。


  最后,郑格琳研究员认为,此次备案制以中医诊所为主,其实政策的步伐可以迈得再大一点,建议在中医诊所备案制实施稳定后,探索放开中医门诊部备案制。目前,因中医馆具有投资成本较小、周期较短、收益较快的特点,资本市场对此投资热情颇高。但在现有政策下,从规模到诊疗范围等,如果按照中医诊所申请,很可能会打擦边球,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作者|刘深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mp.weixin.qq.com/s/oO34Lp2eFodojGL6MSGVdw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44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814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736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700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965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862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