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23魔方完成1亿元B+轮融资,消费级基因检测已驶入快车道

18年03月06日 阅读:9405 来源: 郑琪原创

  导读


  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23魔方宣布完成一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开阔市场、研发三方面。不久前,美国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Helix宣布已经完成两亿美元B轮融资。显然,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都开始步入快车道。


  3月6日,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23魔方宣布完成一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雅惠医疗、汉王科技、德商奇点等老股东跟投。23魔方创始人、CEO周坤告诉健康点,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开阔市场、研发三方面。


  而就在四天前的3月2日,美国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Helix宣布已经完成两亿美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德丰杰成长基金领投,Illumina、凯鹏华盈、梅奥诊所、苏特-希尔风险投资和华平投资等跟投。Helix此轮融资将用于开发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创新型健康产品,推进个人基因组学的革命。


  Helix与23魔方接连获得大额融资,对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都开始步入快车道。


  产能将达到150万人每年


  周坤介绍到,近年来,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人口渗透率快速增长。以美国为例,PitchBook数据显示,2012年,全美参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拥有自身数据的个人用户总量为30万,2017年全美参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拥有自身数据的个人用户总量突破了1200万,其中仅2017年一年就有700万人。5年的时间,美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人口渗透率从0.1%增长到3.75%。


  “而在中国,2016年参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拥有自身数据的个人用户总量约为10万人,2017年约为30万人。目前,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的人口渗透率是0.03%。”根据周坤对行业的用户统计结果,他判断,“未来5年这一数字会达到3.5%,也就是说在2022年,中国将有5000万人拥有自己的基因组数据。”


  “短期来看,2019年中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就会成熟起来,届时23魔方整个消费级基因检测用户数量将会超过100万。”周坤告诉健康点。


  据23魔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23魔方已完成15万例检测,用户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区(含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社群。1月29日,同为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WeGene在宣布B轮融资时也提到,目前公司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基因组服务用户现已经超过10万人。


  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的需求正在日益攀升,但整个行业目前仍面临产能严重不足的难题,因此23魔方计划在本轮融资后将着力扩大产能。“在完成B轮4000万元融资后,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扩大产能了。目前,23魔方的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产能为30万~40万人每年,预计2018年末,我们的产能将扩大到150万人每年。”周坤补充到,随着检测量越来越大,23魔方需要优化实验室的供应链结构,购买更多的仪器,投入更多的人力。


  在具体的检测技术方面,23魔方选择了基因芯片技术。


  “芯片是当前最适合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技术。目前中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大多开始使用芯片技术。”周坤说到,“目前美国的23andMe、Ancestry也使用了芯片技术。”


  据健康点了解,2017年4月,23魔方发布了第三代芯片产品。其所选择的是赛默飞世尔旗下的PMRA芯片。该款芯片每一个检测板上有96个检测芯片。并且,每一个芯片上都集成了90万个基因探针,可以检测1个人的基因数据。


  为何这样选择?周坤强调,选用基因芯片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能够节约成本,目前,在检测相同数量的位点时,基因芯片的成本更低,性价比最高。


  相较之下,基因行业使用的二代测序成本较高。周坤解释到,“如果想用二代测序检测更大区域的基因,就要用全基因测序,这个成本是7000多元。再加上一些运输、解读、设备方面的成本,价格非常高。”此外,周坤表示, 23魔方的一代和二代产品也选择先通过基因捕获技术,捕获一段目标区域,再进行二代测序。 “但这种技术选型的检查范围达不到我们想要检查的位点数量。所以,我们的第三代产品把目光投向了基因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因芯片所做的并不是全部基因组进行测序,而只是对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位点进行筛查。其检测的位点只占人类基因组总碱基数的万分之三,数据总量先天不足。


  “数据”盈利萌芽期


  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C端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的不可预期导致23魔方不能仅靠检测服务本身盈利。而数据则成为其盈利的关键。在周坤看来,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在用户超过100万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后续服务产品了,比如检测后服务、参与保险控费等。


  目前,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而言,以数据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将数据卖给药企,二是与相关企业合作,三是根据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些预防疾病、健康营养相关的增值服务。


  美国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23andMe就曾选择将基因大数据销售给制药企业。对于药企来说,他们希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寻找特定基因特质与不同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这也成就了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的商业模式。此前,23andMe与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arma)以及辉瑞及基因泰克等公司的商业合作,为其带来大量的收入。


  不过,对于卖数据这种一锤子买卖,行业目前存在异议。相对来说,通过数据与相关企业合作是更理想的商业模式,比如:根据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积累高质量的样本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出售从中挖掘出来的新发现、新知识,或者自行对其进行变现。此前,23andMe和Genentech在帕金森病方面的合作中也不仅仅涉及到数据交易,还涉及到了数据分析和治疗技术的合作研发。


  除了药企,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也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周坤告诉健康点,真正的基因大数据可以辅助预测疾病发生的情况,帮助商业健康险公司干预参保人的行为,降低其患病风险,提高保险控制效率,降低赔付率。值得注意的是,产生这个影响的时间还远远未到。从法律层面来看,在美国,“保监会”曾犹豫基因歧视等问题叫停个性化保险定价,伦理上的问题还需要突破。此外,从准确性上来看,目前,基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比照数据库的数据量也远未达到具有准确参考价值的程度。


  不过周坤也强调,未来消费级基因检测项目该如何与保险、药企合作尚未得到定论。他表示,“药企和保险的数据应用一定会做,但不是今天,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怎样保护用户隐私,数据怎样用才合理等。就23魔方而言,在尚未探索出合理模式之前,公司是非常重视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周坤告诉健康点,目前23魔方上的数据是属于用户的,用户可以下载自己的数据。并且如果用户不想在平台上留存数据,也可以要求23魔方将数据销毁。


  此外,消费级基因检测企业还可以根据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些和预防疾病、健康营养相关的增值服务。比如,23andMe、Helix和WeGene等公司就曾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通过开放数据和基因分析结果,引入健身、第三方分析和解读、疾病预防甚至餐饮服务等合作方,为用户提供基于基因组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获取收益。不过,目前这个模式对于基因组数据的质量、用户规模以及团队的平台开发和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做起来并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Helix已经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盈利。其CEO RobinThurston表示,Helix在2017年第四季度销售了400万~500万个基因测试产品,且实现盈利。据了解,Helix于2017年7月25日推出了在线基因组学APP商城。对于每个Helix用户,该公司会收集一次DNA样品并进行外显子组测序,随后用户可以从Helix的在线APP商城订购各种应用程序,获得有关健康、健身、营养、祖源以及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本文首发于财新健康点 caixin-life;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30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242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512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512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825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685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混迹在互联网医疗创投圈的“新”人。医疗行业相关人士,长期关注互联网医疗,撰写相关文章三十余篇,对医疗行业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见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