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疫情推动互联网医疗加速走进“春天里”

20年07月09日 阅读:5147 来源: 秦王转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机构的正常服务秩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北京为例,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2月15日印发了《关于我市二级以上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的通知》(京防组医发〔2020〕7号)。通知要求全市三级医院原则上要在2020 年2月20日前、二级医院在2月25日前推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各医院取消现场挂号前,要对公众充分告知,并做好解释引导。毋庸置疑,该举措的发布,会对部分群众的就医带来些许不便,但是在疫情的特殊情形下,医院作为交叉感染的重点区域,该举措的实施也是权衡利弊后的必然办法。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必须要适应如今的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好的获得健康服务。这次疫情让大家在这方面的印象便更为深刻。新冠肺炎疫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加速前行。


  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据光明网报道,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表示,互联网具有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独特优势,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网上服务。


  一是搭建了服务群众的平台。各地组织开展远程会诊、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心理疏导、慢病复诊以及药品配送等服务,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诊疗纳入到了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拓展了线上服务空间,缓解了线下诊疗的压力。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大家比较了解的一些第三方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它们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二是组织“互联网+”支持湖北的平台。统筹多方力量,通过在线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能力,支撑湖北主战场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依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搭建了国家级远程会诊平台;依托中国医师协会组织远程医疗工作队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提供智能医疗服务;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提供针对新冠肺炎的线上咨询会诊以及中医的传统辨证论治等服务;依托北大六院、中科院心理所等,提供在线的心理培训、心理援助服务;依托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信通院搭建数字健康资源供给对接平台,提供技术保障服务。


  三是开展了部门共享的平台搭建。多源汇聚不同部门的数据,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做好对疫情期间可能密切接触者以及有风险人群的查找及监测。毛群安表示,希望我们能够把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服务和制度进一步总结完善。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把这些好的做法、好的政策固化下来,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被国家“点名”后


  互联网医疗加速走进“春天里”


  据科技日报消息,疫情暴发后,医院成了高危区域,大量非急症门诊关闭,求医不便的患者,开始转向线上问诊。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互联网医疗频频被“点名”。


  因为疫情的催化,互联网医疗“流量井喷”。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流动和方便患者寻医问诊上,互联网医疗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随着国家政策的加持,蓄势已久的互联网医疗,似乎迎来了春天。


  隔空问诊“爆发式增长”。“医生,我有点轻微咳嗽,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肺炎了?”


  “不要急,跟我详细说说你的情况……”


  不用“面对面”,隔着屏幕就能寻医问诊。疫情期间,阿里健康上线了义诊服务。不少一线医生在脱下白大褂后,变身“淘宝主播”,在线为网民答疑解惑。其中,江西省庐山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有一位叫张沛的医生,首次直播就吸引了近10万人次观看。短短1小时的时间,他回答了100多个问题。用他的话说,一场直播的强度,丝毫不亚于一台小手术。


  “此次疫情中,无论是从免费问诊、短缺药登记还是送药上门服务,阿里健康都展现出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仅体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也夯实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对此,海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胡珊珊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辟抗疫“第二战场”。疫情期间,一些传统的公立医院积极拥抱互联网,整合医疗力量,用互联网医疗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


  2月10日,上线“互联网门诊”,首批103名医生在线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在线咨询。3月3日,“互联网门诊”升级,可以实现线上支付、医保线上实时结算、药品快递到家等功能。运行一个月以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门诊”服务患者近6000余人次。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我们科的患者,比如慢阻肺等复诊率很高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只需要来医院做个CT影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冯靖表示,通过在线问诊,患者把病情以图文或视频方式在线提交,通过文字和语音线上沟通,医生给患者提供诊疗建议,还可以线上查看检查结果。


  “云诊疗”更是打破了优质医疗力量的地域边界。疫情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积极协调,多次通过远程视频,为湖北襄阳“线上驰援”。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宁夏已构建起覆盖到乡村的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在抗疫中,“云诊疗”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为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之战,宁夏通过发布组建互联网医院联盟抗击疫情倡议书,目前已集结22家互联网医院加盟,开展在线问诊3万余例,约40万人受益。


  “我们支援襄阳的医护人员名额有限,但目前双方已建立了联络员机制,更多专家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发挥作用。”宁夏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宁说。


  互联网医疗静待春暖花开。疫情催化“流量井喷”,与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经历的“寒冬”相比,此前并不活跃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悄然间好像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疫情期间,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政策,助推互联网医疗发展,明确各地可依规将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不过,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的短板也很明显。宁夏卫生健康系统一业内人士透露,实体医院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检查优势,是互联网诊疗手段无法比拟的。坐享便利的同时,不少患者更担心它存在诊断不准确、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另外,当前医保报销尚未纳入网上医疗体系,行业监管和行业规范都有待完善。专业人士认为,从客观上来讲,疫情作为偶发事件很难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爆发的拐点。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松绑、企业战略选择比疫情的影响更大。在政策方面,大多数新兴的互联网医院都无法拿到医保定点机构的资格,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


  不管怎么样,经此一“疫”,互联网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已经到来。马云曾说,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


  就医难、就医贵这样的老话题,有没有可能被互联网医疗所终结?从疫情期间的表现看,至少未来可期。久久为功,必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不用扎堆去医院,不用担心交叉感染,隔着屏幕就能向心仪的医生求诊,如此便捷的就医体验,确实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红利。像癫痫、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几类慢性病,疫情叠加病情,一旦停药可能引发各种断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阿里健康推出的“慢病福利计划”,从寻医问诊到个性化用药指导,成为1亿慢病人群在疫情期间的福音。


  在疫情的催化之下,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公立医疗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拥抱互联网医疗。特别是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互联网医疗确实正在加速走进“春天里”。


  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如何用技术力量来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让互联网医疗真正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民生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需要更大的国家决心。公立医疗资源尚待进一步松绑,医生多点执业需要真正放开,医保跨省结算迫在眉睫。时至今日,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依旧存在。


  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流动和构建更加合理的医疗新秩序上,互联网医疗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莫让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姗姗来迟。


  数据将深刻改变产业格局


  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通用支撑技术。据经济日报报道,建设数据中心,不仅能够创造新型信息消费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能,也具备战略意义。此外,数据中心建设还有一些瓶颈,要在解决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用率问题,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原则,以应用为牵引,从市场需求出发,避免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等问题,让数据中心成为“大家都能用得到,也能用得起”的基础设施。电信大数据监测人员流动、电力大数据助推复工复产、医疗影像大数据加快疫情诊断和药物研发、公安大数据紧盯疫情防控……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与大数据如此靠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其中,数据中心被列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未来,大数据将在各行各业快速推广,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能力。


  数字时代的支撑技术。在线电影、在线教育、在线游戏、在线医疗……在疫情倒逼下,人们深度感受了一把在线生活。在互联网应用大爆发的背后,是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户平均月流量为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业数据也呈爆发式增长,但只有不到2%的企业数据得以存储下来用于分析。“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通用支撑技术。建设数据中心,不仅能够创造新型信息消费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能,也具备战略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目前我国IDC(大数据中心)机柜数量只占全球的8%,相比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比例较低,有必要加速数据中心这类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可看来,数据中心建设具有基础特性明显、投资大、产业带动强、符合智慧城市、民生工程和数字经济发展等特点,将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主要包括三大环节,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包括计算机设备、宽带、制冷设备、电力供应设备等;二是数据中心托管环节,主要是运营商、IDC厂商和服务商等;三是数据中心的应用环节,涵盖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金融企业等多种类型企业,且企业范围仍在扩展阶段。


  以电力供应设备电源系统为例,其不仅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底盘,也是5G和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的底盘。在新基建带动下,该行业有望迎来变革,有机构保守估计,仅数据中心电源市场每年将新增100亿元左右。


  数据中心飞向“云端”。在此次疫情期间,大数据发挥了巨大作用。以阿里云为例,全国28个省区市与阿里云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


  基于腾讯云技术支持的各地疫情服务小程序不断升级腾讯健康码功能。截至3月17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25亿人次,覆盖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80亿次,成为服务用户最多、增长最快的健康码。


  疫情之外,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给生产生活带来更多改变。盘和林说,以企业数字化为例,数据中心的建立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实现企业中各部门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连接,以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重塑业务流程,提高人员沟通和产品销售的效率。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在浙江衢州,各个部门单独建设数据中心的模式已经改变,整个衢州新建项目都要上云,以后在信息化建设中将没有硬件采购的内容。


  “虽然数据中心是最底层的硬件设施,但关键的新变化在云计算。”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认为,数据中心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相比以前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云计算把数据中心从自建电站模式变成了高效的电网模式:点击鼠标就像按下电源开关,云计算厂商会把需要的算力从数据中心直接输送过来,弹性存储,即取即用”。


  云计算作为一个开放、公共的基础设施,一方面,避免了自建带来的浪费,另一方面,作为算力中心,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效率也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几十倍。


  布局时要避免重复建设。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我国IDC市场规模为1228亿元,2019年将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按照该统计口径,且考虑到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预计2020年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盘和林表示,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美国依然占据40%的主要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站点,中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合计占据总数的32%,在超大规模提供商中,除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外,中国的阿里巴巴表现较为亮眼。不过,前进的路上依然布满荆棘。“数据中心当前的瓶颈主要在技术方面,比如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问题。面对持续增长的数字规模,工程师需要引入分布式存储系统,还要控制成本。此外,大数据复杂的架构提高了运维和管控的难度。”盘和林说。


  针对提高数据中心技术,沈可建议,新型制冷、供电、模块化和AI运维的使用,可提高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的科技水平,如通过模块化,提高并行度,实现微模块到全面模块化,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减轻大数据中心偏远化的运维压力,提高数据中心规模化和集中化水平。


  新基建同样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在传统IT时代架构之上,每个应用彼此独立垂直排列、互不连通,这提升了维护成本、数据之间打通复用的难度,以及几年之后推倒重建的风险等。“我们要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重复建设。”张建锋表示,云计算作为一个开放、公共的基础设施,即取即用,可以避免社会计算资源的浪费。同时,云计算可以把底层数据打通,获得更多的数据,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数据中心应成为大家都能用得到,也能用得起的基础设施。”


  来源:健康中国观察


本文由(秦王)转载自:网址http://www.mhealthchina.org/21305.html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96阅读

医保局喊话医院引热议,15天强制出院的锅到底谁该背?

作者:仲崇海 时间:2024-04-16 17:19:21 文章来源:原创

403阅读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之路道阻且长(二)

作者:苏芽 时间:2024-04-16 16:44:23 文章来源:转载

617阅读

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将诞生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6 16:25:49 文章来源:首发

434阅读

在医保谦虚面前,商保垫付显脸大,下一步怎么办?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6 16:24:20 文章来源:原创

425阅读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之路道阻且长(一)

作者:苏芽 时间:2024-04-16 15:34:20 文章来源:转载

531阅读

港人“薅羊毛”深圳医保,对规划财务法规单位、商保合作有启示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6 14:23:53 文章来源:原创

秦王
简介
毕业于浙江某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疗行业文案策划10年,热爱民营医疗行业。现任某大型医疗集团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集团内文字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