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为什么医疗创业死伤者众?到底行业壁垒在哪里

20年07月17日 阅读:8762 来源: 艾国华原创

  作为一名医疗健康行业营销人,我对行业的成功案例之少感到震惊,同时又为那些前仆后继充满激情的医疗创业者们充满敬意,无论是管理者、投资者,还是医生等医务人员,个个摩拳擦掌冲进医疗创业的鸿沟,事实上,成功者寡、死伤者众。前段时间和睦家的新闻刷了几天屏,很多行业人士很兴奋,尤其是那些吹鼓手们,感觉是终于找到了论经布道的谈资,大气磅礴。


  我一直算是个冷静理性的人,老早就有老乡说我不像个湖南人,没有杀气,甚至有些朋友说我有点消极或者抑郁,看不到行业的希望。非也,不然我也就不会人到中年转入医疗这个行业了,起码在营销行业混了十年摆个摊卖点货还是会的。目前我也是医疗营销重担在身,但周围成功者少,连模仿的案例都少,和睦家这种实力毕竟不是任何创业者可学的,就好比做个微商就不要老是讲阿里巴巴的案例了道理一致。今日总结吐槽下行业难点,反正我的公众号也没有留言功能,就不怕大家骂了,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加个微信交个朋友,一起吹吹牛。


  医疗机构门面装潢气派


  投入资金比开个普通档口大


  我住的小区建成差不多有十年了,但毕竟是市区有学位,所以入住率还蛮高,整整五期还保持着旺盛的人气,于是乎小区楼下三横两纵五条街这两年陆续开了四家门诊,没错,是专业合格的医疗机构,加上原有的一家综合门诊,一共五家,逐一给大家介绍下:


  原有综合门诊,莆系变卖改造而来,占地四层楼,合计3000余方,各三甲医院退休医生坐诊为主,装修虽不豪华但也撒银子不少,门口挂了一堆金光闪闪的牌子,户外宣传显示可直通省城三甲大专家,但日常患者寥寥,门外街道的树丛里真的有鸟雀飞过;三个月前顶楼加挂了产妇护理修复中心的牌子,每天我从那里经过几次没见多少人流量。


  临大路街道上开了一家骨科门诊,我看了是专科门诊,已有一年半左右时间了,两卡门面120方左右。我跟老板聊过两次,据他所言算是个分店,在同城其它地方一个十几年的老店,想开到这里来主要做些正骨、腰间盘突出的服务,据我观察每周开门天数不超过两天,装修设计相对乡村风,但材料等价格比隔壁饺子馆应该高不少。


  中间横街拐角口开了家中医馆,正规牌照,三个医生,其中一个挂着祖传名中医的牌,一卡门面复式楼结构大概130方,装修古色古香,门头金碧辉煌,主打小儿鼻炎、老年风湿等特色疗法,门口随时都有白大褂小姑娘吆喝路人进店,路过门口,阵阵灸香袭人,但已关门,后转让开了个母婴用品店,前后坚持不足八个月。


  中间纵街有一家公立的卫生站,三间门面,总面积200方多点,装修和日常卫生规规矩矩,去年下半年签约家庭医生进小区热闹过一阵子,有次小孩顽皮摔跤破了膝盖去讨要点棉签和碘酒,医生倒也客气,全程没说话,按时开门营业按时关门,不管台风还是艳阳高照,他们都在班。


  卫生站不远处开了个以医生名字命名的全科诊所,一卡门面大概70方,每月租金4000-4500左右,装修简单,室外无任何宣传物,我入住小区两年多来未曾见开门过,问过隔壁便利店老板,没有片言只语的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三甲退休医生开的婴儿护理和游泳馆、两家小儿推拿馆、两家鼻炎护理馆、四家药店、各种美容机构十一家,这些都是没有医疗资质的以健康宣传为主的机构,除了美容机构不了解外其它几家感觉生意尚可,尤其两家药店人来人往。


  这四家医疗机构,不包括公立卫生站,我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进入正常经营状态,要么是有信任感的医生不足,要么是除了医生没有其他人员,要么是没有邻居进店,我也从来没了解到他们有任何的让人进店的健康活动,我不认为他们开在那里是为了周围居民的健康,而仅仅是老板的一个投资项目。


  围绕三甲医院和专家大佬的医疗项目都很痛苦


  上面分享的是基层社区医疗,当然仅仅是个小区域,可能也有些片面性,只是我看到的确实如此。下面分享下专家牛人充斥的大项目。


  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同行,厉害的就多了。医生集团火了一把,我们也进行了尝试,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大多数的医生集团都歇菜了。还有很多的名医中心、名医健康管理中心、名医咨询在线等,他们都是一个宣传套路:可以有大三甲医院、指定大佬专家的绿通,可以请专家做咨询、看诊甚至做手术,总之,他们有很多的专家资源。


  然而,专家大佬都是行业顶尖人才,他们的日常行事、开诊都需要高配的条件支持,比如开诊装修精良的会诊中心,讲课需要五星级酒店,并且车接车送服务到位……即便如此,这些医疗创业机构依然无法从大佬专家这里得到多少:收取的诊金给专家了,会诊费给专家了,手术费更是,服务成本高昂,干完一大圈之后自己所剩无几甚至什么都没了,因为专家不是自己的专家,不为自己挣钱打利润,老板们根本管理不了这班大牛。


  同样,很多机构和三甲医院做生意的,主要的就是药品、耗材了,还有这几年火热的医疗信息系统,同样存在收款账期时间长回款慢、各种服务难度大等问题。随着4+7药品采购的普及,空间逐渐被推平,北京已经开始管控耗材,纳入病历中核查,这些利润空间越来越规范,好日子也到头了,剩下的就是常规竞争了。


  于是乎,自己盖医院,自己招募培养医生的机构多了起来,融资十个亿的也在艰难锻造中,短期甚至中期看不到希望。


  作为一个老百姓,看病还是首选公立医院,大病去大三甲,小病去小三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不是首选目标。患者或者说客户,从哪里来?


  无论是医生集团还是落地的私立机构,从哪里获客?医美这么多年逐渐走在成熟的商业道路上了,据我了解获客单个成本高达几千的多了去了,而传统医疗领域的民营老板们,又有多少接受了获客成本这个客观事实呢?不重视客户的获取,不愿意投入,更不用说用户运营了。原来想着靠公立大牛来多点执业,但政策还不是很开放,其实真正来多点坐诊,真的能带来患者吗?做得平台大的,想着自己招医生培养,这些人坐下来就能获到客吗?博士学位的医生公立医院多得很。


  真正的还是老板的认知,有没有具备个人品牌力量的医生,他能否靠自己的行动就能吸引一帮粉丝过来,长期有没有一帮客户围绕在他周围;有没有帮助这些品牌医生干活的专业服务人员,能否为医生助攻;能不能有一个具备温度的运营小队,他们能否让客户感觉到真正为他们解决了问题,解决问题还不够,还要让客户感知到,并且超出心里的满意,这些是靠投个实体就能解决的吗?当然不是。


  所有的民营医疗老板们,当不能靠公立医生的时候,踏踏实实打造自己的队伍吧,医疗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医生队伍,可以做服务队伍,没有服务队伍可以做运营队伍,实在都没有就去做渠道,不要想做所有的事,做自己擅长的就好。


  有医生有服务有运营还是不挣钱


  盈利的关键点到底卡在哪


  做得好的民营医疗,都知道获取客户靠信任,但是信任从哪里来?


  病人常年围绕着一个医生,不是靠这个去拉,而是靠医生的个人品牌魅力去吸引,这是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顶层都不停地下发健康中国的相关文件,起码在精神层面这已经是共识了。然而,真正做到实处,去做健康教育的又有多少呢,作为市场化的民营医疗,又有多少认真做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是最容易建立信任的方式,师生关系是当前最纯粹的关系,再加一层医患关系,这个关系越拧越紧密,不仅是医患间,还可以病患间,这样的互动多了,大家的关系就近了,信任就强了。


  而现实中,大多数的医生不会讲课,请个能说会道的专家去讲课,费用之高甚至是MBA课程还不能比,这怎么能带动健康素养的提升,怎么能提升信任呢,教授讲完课拍拍屁股走了,连一个提问都没有,当然不能为机构获客了。自己的医生也是可以做健康教育的,建立医生个人品牌,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是第一步。我的老东家有个口号是把培训做成一场运动,这个理念我非常认可。虽是培训自己员工的,但也是个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民营机构搞来搞去内部都不能统一认识,对外总是不能让一帮患者追随,我们就基本没有市场价值了。


  有了客户的信任还不够。


  信任的裂变才是关键。


  裂变靠的是产品,不是服务,围绕服务的经营是无法裂变的。举个例子,一个新科状元去了红楼潇洒走一回,回来给同僚们吹嘘,一定是说跟某某姑娘相好了,被送了一把扇子或者一块宝玉,还拿出来炫耀一番,基本不会说那个姑娘功夫如何。当然现在的会所例子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说来说去,还是产品问题,产品是裂变的工具,是变现的道具,是价值的等价物。


  产品相比服务,不受制于特定的人,但依然要具备有一定的疗效、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价、人与人的关系具备了信任基础这些条件,一个有医生有服务有运营的民营机构基本具备这些条件了,就要选择好产品。


  比如癌症早筛这个产品就是个好产品,可以面向一定特征的人群,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横向裂变到基因筛查、特殊检查上来,更是可以在客户群中广泛裂变,前提是具备了信任关系的基础。


  解决了信任和产品问题,营业额和利润额就会哗哗的。现实中,我们都还在这两个之外徘徊,不能坚持建立可信度,找不到也不会设计产品。


  眼前的大平台大资本


  没有济世大爱必死无疑


  此前北方某省卫生部门内部发文,取消某挂号平台的合作,于是一夜之间席卷南北,所有的医院都要自我审查,因为这些平台或主观或客观地把这些背后的数据进行了商业化,这是积极错误且愚蠢,还违背伦理的事情。


  当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大资本掌控的大医疗平台,如果他们不具备济世大爱,迎接他们的一定是光秃秃的坟墓,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南方某大平台搞了几年后,攻城略地的节奏缓慢下来,今年开始大举收购药店,公立医院数量减少的同时私立大型医院数量增加快速,这些举动真的就能够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吗?我觉得难。


  所有进驻医疗行业的大资本,如果不是想着如何重新配置医疗资源,如何破解看病难的问题,如何提高永远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而是到处收购并购,甚至形成垄断,然后抢占一方市场,我觉得这些行为在医疗领域都是浪费资源、做白日梦,很快就会被广大群众抛弃的。北方某市之前公立医院私有化,几年之后又重建公立医院,多少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的。


  医疗不是销售行业,不是赤裸裸的商业,单纯资本式的扩张没有前路。唯有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着想,为人民服务,才能走远,做强做大。


  全文胡诌,如有雷同,请勿代入,仅供交流。


  来源:良医明德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26阅读

警惕自己,不要成了医美神坛上的祭品!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4-20 15:57:33 文章来源:原创

568阅读

部分地区将推出惠民保医院,从一星级到五星级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0 15:55:50 文章来源:原创

372阅读

假如有一天,不要瞧不起小医院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0 15:55:06 文章来源:原创

552阅读

六统一OR七统一或是一把双刃剑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0 15:51:05 文章来源:原创

951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972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艾国华
简介
医疗营销品牌化理论创始人,专注医生IP,擅长医生品牌建设和医疗服务品牌营销。
宣传口号
没有个人品牌的医生没有市场价值。
职业亮点
12年整合营销经验,倡导品牌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