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以皮肤类疾病为切入口,探讨互联网医疗、保险前景

21年09月10日 阅读:5781 来源: 码万祺原创

  9月8日下午,笔者与某皮肤类疾病“服务+保险”平台创始成员探讨红海蓝海、大山大河,感触颇多。总结下来,并非局限于单病种保险事务,而涉及到互联网医疗、保险,做些梳理。


  TIP1:互联网医疗的经营流量


  笔者感触:互联网医疗假如能使医生从日观50位患者,提效到日观300位患者,必然影响医生执业选择。有一部分医生干脆彻底平移到互联网医疗业务工作,当做主业,而非兼顾。互联网医疗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的供需匹配,请注意,不是简化,是精准且较丰富。这引出两种模式:一是医生节约问诊时间,丰富服务内涵;二是医生较快完成问诊,再向后做分诊。


  知名专家是互联网医疗的心头好。知名专家也被健康保险行业积极引入合作。然而,合作过程存在一个现象级资源浪费:即只想到了使用、作用,而忽视了积极围绕着做维护、开发。举例:为知名专家成立某某工作室,可以视为一种商业支持的流量冠名。也将运营成本转为经营资产。以专业人为本,将专业知识经验干货及时梳理应用,将方法论、经验谱续写好。举例:不一定会有字节跳动收购百科名医那么轰动、全盘,但也能配合知名专家继续完成创业心绪。专业精英往往懂得什么是在行,从行业实操故纸堆里挖出许多宝贝,不亚于创新。


  TIP2:专科治疗虚拟网络建设


  笔者感触:专科治疗虚拟网络建设,融合了远程资源、属地资源、分级诊疗。以皮肤类疾病防治为例,与医保、疾控、医疗、保健都有关联。没有做分级诊疗的地方,也可以做探索。互联网医疗,是O2O,是知道所有业务场景情形,不再有任何有待攻克的业务难题。不可能在该领域诞生“华为”,最多是“联想、中兴”,也挺好。避免走很多弯路、夜路、险路。创新医疗组织的平台信息/智能技术不难,现在没有成熟也不可怕。做强管理、秩序、习惯、导流,缺少的平台信息/智能技术也可以后期外购,锦上添花。重点不是想干啥,是应干啥。


  举例:最近,中再保险与国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可以看出,豪门之间合作相对看重资源网络,有资源再图创新。假如放在一个小县域里考虑战略战术合作,又有什么存量资源可用?比如皮肤类疾病,相同患者在地域内三甲医院治疗,收费普遍贵,还需要排队。这些医院也面临困难:学科建设遇到瓶颈,增加服务供给没有现实条件,需要适时做一次能级的解放。


  如果运用专科治疗虚拟网络,这些医院的专科科室牵头盘活地域内已建成资源,无论收费降价与否,都能享有自然垄断。资金、患者下沉,使人忧虑。因此,有必要为优势病种背书。只要是医疗行业的部门、专家共识,有正向宣传,且符合医改方向,医保部门一般会绝对支持。资金、患者从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稀释,有可能获得药企接受,使医生收入满足合规。


  TIP3:创新医疗组织与惠民保


  笔者感触:创新医疗组织可以是传统医疗组织的再集合、再管理。以皮肤类疾病治疗为例,这些组织使参保用户得到照顾,使惠民保开列了支出费用,又应为此体现总效率提高控费。皮肤类疾病“服务+保险”平台有可能、有机会通吃拿下全国惠民保市场需求(如果有需求、有决策欢迎)。也有机会获取工伤保险、员工福利的渗透份额,照料渔民人群、码农鼠标手。


  以皮肤类疾病治疗为例,建议可参考先进医疗市场的现行主流做法。比如香港、台湾省、日本,常态化下是怎样的卫生筹资、治疗路径、病程管理,把海外医疗的现成版本合理移植。如果遇到其中有未在国内上市的必要药品,也可以牵线引进,以最小投入、取最佳机遇。不可否认,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对疾病的卫生筹资相对发达,临床合理性有各方重视。


  除了惠民保场景,国内健康生态里还有厦门三师共管、象山健共体、邵逸夫医院智能应用、京东家医等比较有影响力的落地探索项目。创新医疗组织与这些具体应用场景的气质相合。对比美国健康险市场经验,中国惠民保最终应该与美国MA有极大相似,因为发展有惯性,人们有惰性。从医保到健保,需要低投入、高产出;健康意识唤醒、高流量、快发展速度。


  TIP4:解决患者不买账的问题


  笔者感触:患者其实大多数时候充当着不明真相的买账者。有数据指出,国内实际执业的牙医师数量远大于取得执业许可的人数。辩证地看,颁发执业许可这项工作,是否出了问题?做原始积累时,打一些擦边球,可能是迫不得已。积极地看,应颁发而未能取得执业许可的这批行医劳动者,身上一大特质是能干事、想干事。回到患者不信任互联网医疗的问题上:患者就是不使用、不信任,怎么办?两条办法:一是从医疗服务突破,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二是从卫生筹资突破,通过较精准地公益相赠、健康扶贫,争取获得现实应用及案例认可。


  医者仁心,本来是不该挑患者的。但患者本性要挑医生。与因病致贫情况相对的,是因贫拖治。这一患者群体相对没有选择,甚至没有机会及时就医,优先能够通过新型平台享健康。对一些初创小快灵的医疗服务平台,也应、也能坚持商业向善。比如专设一部分财务基金(可能来源于初始资本或当期利润),用于开列上述公益型推广案例的筹资支持。用事实说故事。有希望的单病种医疗、保险,对患者意味着什么?对于久治不愈,就是死磕病程管理,就是重建生活认同,就是争取疗效价值。诊断负责、治疗负责、收费负责,从业务化到产品化。


  对初创平台,小时可以小打,大时还能大打。小打案例时,虽然钱没赚到,但事情跑成了。这类事情坚定地做上几件典型,初心显出更厚。对成功企业、初创企业都面临同质化问题。举例:甲企业先做A,做好A又做B,乙企业先做B,做好B又做A,后来,两边都是A+B。互相观察,互相抄。最后打动投资人、消费者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细节,可能是排位赛。如果细分赛道里已经有了前三十名帮会,十分拥挤,突然冒出来几个人高喊要建新的帮会,被满街追打也是正常的。时代有大变局:从前,创新不敢想成功。今后,创新不敢想失败。


  TIP5:临床治疗路径与保险化


  笔者感触:以单病种举例,对应不同临床路径、病程管理。三位病人有三位医生诊疗,使用三个企业药品,三个月后:一位病人脱离治疗;一位病人坚持在用药;一位病人已转换药品。这其中已展现极大的不确定、不对称性,甚至医生、患者、企业都是懵的。事前沟通治疗路径,医生推荐给患者,并共同决策,给予一定阶段性治疗结局承诺,这就是疗效保险影子。


  这其中必然有事中走样、事后矛盾的现象,医生、患者都是无助的。保险工具可以把这些矛盾风险适度地包裹起来。比较有为的做法是:每个治疗节点的预期完成,由医患双方干预。保险在此过程控费,有双向发展:一是保额之下,如何节约治疗费用;二是服务之中,合理增加治疗费用。医疗、保险要先能客观说服自己,再正常说服患者(只能争取,不可欺瞒)。


  TIP6:服务、保险的销售都难


  笔者感触:一种思路是从保险销售赋能医疗服务,这个很难。患者自然是来找医疗服务的,不是在原本不知情、不了解的情况下找什么保险产品的。可以说,这个从初始逻辑上就难。另一种思路是从医疗服务赋能保险销售,带病投保。也可称为保险保障计划、方案。困难是合作伙伴关心筹资、利益分配,而往往忽略了、刻意回避了医疗服务怎么做适应化的改造。


  同样是做一件事,从互联网医疗开始,或者从互联网保险开始,哪个更妥当?笔者观察:一是牌照家数,互联网保险业务在从严治理,必须总公司登记,互联网医疗已开立一千多家。二是运行状态。互联网医疗虽然在45号文以后,又多了许多知名三甲医院开立互联网医院。但总的来说,心有余力不足,或者说,力无余心不足。从互联网医疗开始做,显然更顺畅。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90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874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792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712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988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889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