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老龄化时代,医养、康养碰撞出新火花……

22年11月30日 阅读:6437 来源: 晨晓转载 IP属地:四川省

  迄今为止,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表明要深度推进医养结合,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从《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到 15 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等实践,都在强化基层「医养」功能的实现。


  老龄化时代下,「医养结合」有哪些理念内涵,具体落地时遇上什么难题,又有何种实践和探索经验?


  在上海,26 岁的王程是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一名养老护理员,每天数十次扶抱老人,为他们翻身、喂饭、换纸尿裤,做全身清洁和更衣,一天工作10 小时以上。


  人终有一老,总有一天,身体会像一架年久失修的机器,机能慢慢衰退,许多疾病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慢性病、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等,都可能慢慢出现。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就超过 1.9 亿老者患有慢性病,约 4000 万老者属于半失能、失能状态。然而,很多大病康复期、慢性病老人往往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医养结合」的呼声越来越高。


  「医」与「养」打配合,并不新鲜


  医养融合,自古就有。


  在传统中医的理念中,「医」与「养」合二为一,素来打配合惯了。秉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论,从养生入手,疗愈身体疾病。


  现代医学则针对疾病和人的生物学特点,将医学细分为不同门类,诸如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深入推进医学实践,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恢复患者的健康,都是「医中有养,养中有医」。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强,将「医养结合」服务于老年人,一切都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传统的养老院,重「养」轻「医」。不过,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实际需求,探索出功能分区,注重护理功能。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为例,能自理的老人一般住在有公共设施的低楼层,失能失智老人住在高楼层的「专护区」,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


  但即便如此,还远远不够。据统计,截至 2019 年,在我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 2.97 万余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 4000 家,占比不足 13.5 %。


  医养结合,有哪些可探索的空间?


  简言之,加大现代医学成果及相关服务在养老任务当中的比重,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


  首先是,利用医学上日趋精细化的检查检验方式,尽早将重症扼杀于摇篮之中,防患于未然。


  例如,老龄化时代下,我们的长辈是否有罹患重大疾病的先兆,相关疾病能否在发病早期就得到识别,相关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是否能够匹配?


  这些都可以通过先进的医学检验技术和手段得到答案。


  其次,可以考虑将康复医学的理念和治疗手段融入医养工程。罹患不同疾病亟待康养的那部分人,可以引入康复治疗手段,诸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等,让他们恢复如常的生活。


  同时,用体贴入微的「康养」,润物细无声地呵护着身体不适的老者。


  例如,提供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


  又例如,及时配送相关药物、上门巡诊等,又或是,使用床头一键呼叫器、智能健康监控设备等,让「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等模式惠及更多老年人。


  如此一来,既重「医疗」,又重「康养」,这样的理念,倘若能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扎根,开出绚烂之花,就能芬芳每一位老者的晚年世界。


  然而,现实似乎还不尽如人意,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与解决。


  15分钟,医疗「飞」入寻常百姓家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老人家更乐意在家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离开家庭前往陌生的机构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个挑战。


  据相关统计,中国的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 」格局,即 90% 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 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 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强化医养结合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是国家在今年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与家庭,完善相关配置,匹配相应的人才团队,也最契合当下需求。


  基于此,“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康复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社区医院建设要求,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新一轮功能建设,青浦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建设社区康复中心,并列入青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以不断提升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满足居民“家门口”获得适宜康复服务的需求,织就社区康复网。


  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通过将优质康复资源延伸下沉到社区,解决患者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社区康复服务。


  其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是痛点。


  国家及相关单位多措并举,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年医疗护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


  例如,建立系统的培训、晋升及管理机制,为老年医护人员提供平等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职称晋升政策,加快探索对养老服务人员的鼓励政策。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管理制度,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或是医养结合签约的力量,让更多医疗卫生服务最快时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聚焦银发一族的需求,家庭医生正在积极开展出诊、家庭病床、长期处方服务、居家康复、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特色服务,与签约居民建立紧密、持续的互动关系,将签约服务覆盖到所有签约对象。


  以深圳市为例,全市 800 多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100 %,平均 2 万人就拥有 1 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截至 2021 年,已建立家庭医生团队 3528 个,共有 400 万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为构建社区「10 分钟就医服务圈」乃至「15 分钟健康养老社区」打下良好基础。


  解决了「医」的问题,还需解决付费问题。医养付费,困扰着许多捉襟见肘的老年人。


  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健全医保制度,将医保纳入养老范畴,进一步扩大养老机构医保结算的范围,可以解决老人日益增加的费用问题。


  另外,健全医疗保险机制,全面实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老年健康、长期护理、意外伤害等保险业务。


  如何让「养」更走心?


  银发一族的精神心理健康,也被广泛纳入养老的考虑范围。


  许多地方通过定向老年群体的用户调研,科学设置各类文体康养设施,进一步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同时,挖掘当地的传统娱乐项目。


  例如地方戏剧、皮影戏等传统艺术专场演出,定期推出跨区域文化走亲晚会,帮助老年人就近在熟悉的人文环境、村庄环境中颐养天年,托起幸福「夕阳红」。


  好的组织和活动小组都需要运营和管理。许多银发一族曾经是单位、家庭或是所在村庄相关事项的管理骨干,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管理才能,让他们运营相关的文娱小组等等。


  此外,组织代际照顾活动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比如,邀请托儿所或小学的孩子,进行社会实践,定时和老人一起互动。


  老人可以陪着孩子们做手工、玩游戏、搭积木,孩子帮老人们泡茶、推轮椅去晒太阳,陪老人下棋等等。


  更有甚者,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以英国为例,人们就尝试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孩子与老人可以同时被看护,互相学习、互相照顾。他们认为,老人能够给孩子带来经验学习与指导,小孩则可以给老人送上关注与陪伴,通过代际学习、互相照顾,实现「老幼同养」。


  未来,医养结合将会有更多探索的空间。随着多方努力,医养社区也将会迸发出更多活力,点亮老年人的天空。


  参考资料:

  1、《26 岁养老护理员,作为上海重点人才落户!》,上观新闻

  2、《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官网

  3、《中国养老呈「 9073 」格局:90% 老人居家养老,3% 入住机构》,澎湃新闻

  4、《广州:构建 15 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大洋网

  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群众就医带来便利》,人民日报

  6、《民心+,温暖家丨“家门口”享受优质康复服务!青浦新增1家示范性、3家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澎湃新闻


  来源:丁香医管、康知了


本文由(晨晓)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GRziS31AXJ9T6JSGSx7g6w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06阅读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之路道阻且长(五)

作者:苏芽 时间:2024-04-24 11:29:16 文章来源:转载

374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是支付方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4-04-24 10:54:24 文章来源:原创

412阅读

短视频泛流量和精准流量到底选择哪个?

作者:袁昆 时间:2024-04-24 10:36:13 文章来源:原创

397阅读

特需医疗不想好好整,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4 10:07:17 文章来源:原创

1046阅读

周期下的医美业——医生主导的周期或将来临

作者:凌晓 时间:2024-04-23 17:40:52 文章来源:转载

781阅读

长期医疗险理论优势,减去现实劣势,等于健保健康险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9:14 文章来源:原创

晨晓
简介
‍‍从事医疗编辑工作10年多,现任职于某民营医院。对于医疗信息的搜集、总结与汇总颇有心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职业亮点
10年多医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