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鉴于医生工作具有“责任担当重、技术风险高、劳动强度大、伦理性强”特点,如何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让医生有合理的阳光收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医疗反腐后时代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空间大大收窄,迎来风清气正的医疗生态新时代,随着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推行,医生阳光工资必将“高起来”。
党的二十大明确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提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改的开局之年,医改“组合拳”发力赋能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医急函〔2023〕75号)下发,十大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反腐“疾风骤雨”。国家六部门公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23〕23号)再次强调,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探索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欧美各国医生的基本薪酬基本上高于社会平均水平5倍,日本医生的月均收入是工人的6.8倍,台湾则是20倍、30倍。从各地医改文件可以看出,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一般控制在在职职工人均的3倍,在医院医生的薪酬相对较高,医生的人均收入多少倍到底多少合适?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医生的名义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算上药品/耗材回扣灰色收入,其实医生的综合收入还是不错的,但是各个科室的医生的灰色收入差异也是很大的,耗材占比和药占比较高科室的医生灰色收入相应就多一些,具体多少没有准确的数据。
在从事医院绩效管理咨询辅导十几年的经历中,开始做绩效辅导,医生关注度不高,随着药品耗材集采,较大的挤压了回扣收入的空间,医生对劳动价值正向认可度期望提高。但是,随着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加上疫情三年的影响,医院搞绩效改革,如果医生绩效太高,其他职系相互攀比自然“水涨船高”,都是编制身份,为何医生比我们高。由于医院的经济运营压力山大,医生的工作量加大,名义薪酬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有的甚至减少不少,医生的劳动价值依然不能充分体现。我经常开玩笑的说“我搞了一辈子绩效,调动医生积极性搞不过医药代表”,药品耗材回扣简单有效,回扣灰色收入作为医生价值补偿的重要渠道,对于调动医生工作积极性功不可没。对于药品耗材回扣业界人士都心知肚明,也是下不来狠心整治,主要担心医院内部绩效不能充分倾斜医生。所以,我曾经呼吁过,让医保部门重酬医生的博文,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执业者。
医疗反腐为期一年,让医疗行业震动不小,治理整顿过后,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导向,公立医院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再以“人民币为中心”,医生的薪酬来源及薪酬多高才好,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绕不去的坎”。
分析一下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原来的耀皮耗材加成收入已经被切断。主要来源是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中主要来自医保基金支付,还有患者自付。财政补助能不能大幅提高医生的待遇,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估计有些难。还有另外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大幅提高医务技术服务价格,在民众看病贵呼声日高的现实情况下,大幅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会不会引发社会反弹,都成为焦点和难点。面对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粗放式增收设置的“天花板”,提高医生待遇需要“人民币”,也只有在“控费降本提质增效”多努力。
还有,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使然,公立医院“公”的身份定位,大幅度提高医生薪酬,从政治经济学方面分析有些难。医生要提高待遇只有另外的途径,就是到民营医院去,现在民营医院在艰难中前行,较高的薪酬也是难以消化。医生提高待遇还有另外的渠道,就是下基层多点执业或开诊所赚取”外快”,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医改强基层的重点所在。
医疗反腐后时代,医生的名义工资必将“高起来”,但是高多少,不能过高的期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23〕23号)再次强调,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医生年薪制离我们会越来越近。通过综合分析,个人认为公立医院医生待遇大幅度提高不现实,要看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薪酬水平或年薪制规定3-5倍,就能推算出来医生的薪酬收入应该是其他员工的2倍左右,控制在当地人均收入的3-4倍,既可以体现医生的价值,让医生过上有收入尊严的生活,也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分配差异,有利于和谐内部关系的营造。过高的刺激医生对薪酬的期望值,不仅不利于医患关系融洽,经济上也是不现实的。
医院薪酬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基本工资,属于稳定收入,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属于激励部分。有的医院把基本工资中的绩效工资拿出来,归入绩效工资,增加激励部分占比。稳定收入起到“保健作用”,对于调动医生积极性不足,绩效工资起到的是“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世界各国的医生稳定收入与激励部门情况大致上是7:3,而我国正好相反基本上在3:7或4:6。绩效激励部分过高,容易诱发医生的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营造,也不利于医保基金的安全。这也是为何从政策层面上引导公立医院 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
对于各家医院来说,内部薪酬结构如何确定,关键要看医院文化、管理哲学、目前薪酬结构状况、医院竞争力、医院发展阶段等情况综合而定。特别是绩效方案设计,不能与收入挂钩,如何合理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成为一员比较头痛的难事。
随着医疗反腐力度加大,“以药补医、以材补医、以检查补医”时代即将终结,价值医疗时代已经到来,等靠要不可取,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靠“技术吃饭”才是长久之计。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于斐 时间:2023-09-26 17:30: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3-09-26 16:42: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3-09-25 17:50: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李善杰 时间:2023-09-25 10:0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3-09-25 09:56:1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3-09-23 16:46:3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