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第一桌:医疗、医药、医保
医疗复杂性是很深刻的,在按项目付费、DRGs\DIP、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下,必须也必然葆有很多具体、鲜活。
有的医生做得妙,不仅医疗质量上去了,结算结余也拿到了,并且还没有高靠弄假。这种行为水平像什么,像创新药。高,实在是高。其他医生可以怎么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人性来说,见贤思齐相对容易,特别是与利益挂钩时。其他医生要做“仿制药”。
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一定是全面覆盖、多元结合、十分深刻的。对此,卫健委要及早规划行业的趋同、业态的进化。按上面的逻辑,卫健委要在全行业、全方面展开医疗服务从“创新药”做法到“仿制药”模仿的渗透,从“生物类似药”模仿再到“先进药品”创立。要有计划,因此,卫健委似乎又适宜称作“卫计委”,此计划不再是生育计划,而是医疗行业适应医保、患者的服务效率质量进步计划。
具体怎么抓?主要是依托于绩效管理。“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先进药品”不是同一个水平,支付标准的实际兑现不同。也就是对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做多层次的审视,有总效率和总质量的一般判定,也有可调区间的判定,也有超出红线的判定及判罚。
第二桌:医保、商保、医疗、医药、罕见病、大健康
医疗复杂性是很深刻的,但从支付端来看,形势十分清晰。就是要看清支付共付都有谁,各掏了多少钱,用于什么方面。就是要看清自负。为什么?这与社会治理、社会稳定、共同富裕、避免因病致贫、防范颜色革命很攸关。这与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很攸关。
以罕见病救治为例,有多少钱是花在了交通费、住宿费、不必要的误诊误治费用,有多少钱是花在了罕见病用药、相关医疗护理生活照顾?医和药,在价值发挥和价格兑现上的矛盾与机会有多少?第一桌我们用很大篇幅在阐述以治疗为中心,这仍是当下中国社会很刚需的一面。
同时,在第二桌要把视野拉长远一些,阐述以健康为中心。这里逃不开一个话题:消费医疗。伴随深化医改,以治疗为中心在蚕食消费医疗。
那么,消费医疗向何处去?就是要去向预防保健,就是要去向保险提议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服务内容。并且也要控费的,所有都需要控费。
总的来说,大健康、罕见病都逃不开价格直接或间接地被改革。这是一个充分融合、更快竞争的时代,很多事情走得快,带来快节奏的红利。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7:19: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6 10:07: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32:4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09-25 17:03: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3-09-25 16:47: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秀华 时间:2023-09-25 16:45:0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