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挣不挣钱?
国内几乎没有慢病管理的经营者是赚钱或打平的,除了很多医院科室以外。
毕竟:过去及当前,涉及慢病的医院科室成功活下来,并养活着医务人员。
展望下一步,慢病患者只多不少。药耗费用支出的结余留用也有想象空间。
举例:集采在当前使慢病用药价格大幅下降,推迟并积累着康复护理需求。
慢病管理潜在用户包括但不限于:肚腩族、熬夜族、过劳族等亚健康人群。
在健康中国倡议下,对慢病管理的认知可期待:更活跃,更多地完成筹资。
慢病管理的最大开销,甚至在未病阶段。最长开销在疾病管理及生活照顾。
医务人员弱不弱势?
举例:我们到医院就医,最贵的部分在哪块?在于药耗价格、检查的费用。
我们不清楚这些到底是否必要、有效。医务人员弱势,沦为赚取佣金的人。
为扭转这种畸形状态,必须要做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必须要搞活人才流动。
从商保的国际经验看,相当一部分努力在围绕医疗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对接。
从国内情况看,互联网医疗虽然革命尚未成功,但笃定地不放弃医疗内核。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甚至不需要花哨的非医疗服务,只需提高可及性效率。
搞活医务人员多点执业、绿色通道,是公立医院医生和商保经营共同需要。
感谢庄鸿蒙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9: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2 20:3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3-12-02 20:2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57:0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1 17:12: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3-12-01 11:19:09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