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削减医疗床位能疏解首都压力吗

15年11月02日 阅读:10836 来源: 曹健原创

  在“2015首都卫生计生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北京市计划削减三环路以内医院床位,缓解城市核心区就医和交通压力。在此之前,北京已初步计划在核心区内减掉三四千张病床,将这些资源调整到新建居民区,包括社会资本新办的综合医疗机构在内。


  看病为何非要进城


  城区内大医院集中。据统计,北京市56家较大规模的三级医院中,有31家分布在东城、西城和朝阳区,同时这31家医院的收入与就诊人次占全市比重均超过七成。此外,从三级医院的地理位置看,北京市51.8%的三级医院分布在三环内,尤其是东单和西二环这两条交通主干道周围更是聚集了多家知名三级医院,例如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儿童医院等诸多全国着名的大医院,日均诊疗数十万人次。由此可见,在北京核心区内呈现大医院扎堆,而五环外则是三级医院数量较少,且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人才资源密集。老百姓看病对于医院的选择不仅仅只是要求医院的规模大,医院的品牌和专家才是吸引患者更为重要的因素。首先从医生数量来看,根据北京市卫计委2015年统计,全市所有执业医师(助理)总数量为89590人,而东城与西城所拥有的执业医师(助理)数量就达到了20760人,东西两个城区占到了全市的23.2%,而这两个城区的常住人口仅为全市的10.2%。其次从床位数量来看,东西两个城区所拥有的床位数量为26284张,全市所有医院床位总数量为109789张,东西城区占到了全市的24%(图1)。通过上述数据,无论是从医生数量还是床位数量来看,东西两个城区所拥有的医疗资源相比全市其他14个区县来说,都属于绝对密集状态。


  1.jpg


  削减床位后看病更难吗


  造成目前全国人民看病去协和的局面,主要由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均、不同级别以及相同级别的医院间诊疗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所导致。


  对于门诊患者来说,由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建成,居民就医仍然是优先选择大医院,而非基层首诊及就近就医。况且,此次北京卫计委并没有公布削减大医院门诊及强制基层首诊的计划,对于去三环内各大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说,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对于住院患者来说,由于削减城市核心区内医院床位数,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住院人数的减少,以后要想在三环内的大医院住院将比现在更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三环内医院床位总数超过3万张,如果削减三四千张床位,相当于降低10%左右的规模。按照目前北京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9.8天、床位利用率94.3%进行计算,那么削减的3000张床位约等于医院每年少收10.5万个病人。此外,北京市三级医院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如2010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3天,到了2014年则减少到了9.8天,5年间平均住院日减少了2.5天。由此推算,城市核心区大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每年最多减少10万人。


  影响百姓看病习惯原因何在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就医的痛点无需一一陈述,然而为了看好病,虽然忍无可忍,仍需一忍再忍。健康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满足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是国家应尽的责任,在新医改的文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而造成当前看病难的最重要原因也就是医疗资源公平性与可及性的不足。


  目前造成医疗卫生公平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相同卫生服务需求而不能够获得相同的服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密集分布在三环内,居住有更多人口的四、五环外则相对较少。此外,中小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水平与大医院相比有较大悬殊,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导致百姓患病以后不得不进城找大医院。


  在疾病发生后能否及时获得医疗服务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健康水平,医疗机构的布局和资源配置、就医距离等均应成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可及性的重要标准。由于受到医疗服务地域半径及服务能力的限制,注定只有少数居民才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当前在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没有体现出为真正需要大型医院诊治的重症与疑难杂症患者服务。因此,政府应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规划与调整,建立起适应人口分布的医院布局。


  出路何在


  既然医疗并非首都核心功能,那么疏解首都压力,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来说,应当实施以下措施。


  一是先增五环外优质医疗资源再减三环内床位规模。对五环外优质医疗资源的增加,既要增加新的医院供给也应对现有普通医疗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如像天坛医院那样继续对某些大医院进一步实施整体搬迁,或在郊区成立分院及托管现有医院等,这样对于解决百姓看病来说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减少城市的拥堵。


  二是构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据统计,北京市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其中23%的就医人员来自河北。北京与河北在医疗资源的分布与占有方面极度悬殊,如每百万人口拥有的三级医院数量上分别是2.5与0.8家,导致河北以及周边省市居民纷纷奔赴首都就医。


  三是组建紧密型医院集团。当前,国内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集团多是通过契约方式成立起来,处于一种“集而不团”的状态,集团内部医院间相互联系松散,无法发挥出医院集团及核心医院应有的优势。正是因为众多中小型医院在技术、设备上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才导致每天数以十万计的居民赴京就医。在发达国家,众多的单体医院通过加入到各类医院集团,从而实现管理与技术上的提升。以产权为纽带的这种紧密型医院集团的组建,有利于核心医院对集团内部卫星医院的资源投入和人才培养。


  四是拆分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对现有超大型公立医院的拆分,并重新组建新的独立医院,有利于优质资源的释放、医院的重新布局、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以及促进医疗资源均等化的实现。在组建新医院的同时,还可以吸收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资本办医,有利于打破大型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从而实现医院产业间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五是建立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增强基层及民营医院服务能力。基层医院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技术力量薄弱,居民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此外,民营医院普遍缺乏培训能力与人才规划,大多依靠聘请公立医院退休人员前来出诊,其服务能力不高。唯有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与协调,才能够建立起针对基层与民营医院的人才培养体制,快速提高服务能力。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80阅读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之路道阻且长(五)

作者:苏芽 时间:2024-04-24 11:29:16 文章来源:转载

345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是支付方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4-04-24 10:54:24 文章来源:原创

389阅读

短视频泛流量和精准流量到底选择哪个?

作者:袁昆 时间:2024-04-24 10:36:13 文章来源:原创

369阅读

特需医疗不想好好整,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4 10:07:17 文章来源:原创

1046阅读

周期下的医美业——医生主导的周期或将来临

作者:凌晓 时间:2024-04-23 17:40:52 文章来源:转载

767阅读

长期医疗险理论优势,减去现实劣势,等于健保健康险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3 17:29:14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曹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医院资本运作管理培训班授课老师。主要从事医疗卫生经济、医院资本运作和医院管理等领域研究。拥有医学与金融专业学习背景,医药企业、医院、金融等行业工作经历。为部分医院、医疗投资公司、PE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进行培训、咨询和演讲。参与世界银行中国民营医疗改革课题组,担任四川与贵州2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