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是去年以来上上下下一直在努力推进的,但效果并不很显着,最大的问题是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好医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医师多点执业也推了好多年...[详情]
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1.关于价格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2.协调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3.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增加到200...[详情]
新医改六年多来,多点执业总在放与管之间徘徊。即使最新的政策,也始终没有彻底放开,在最开放的文件里,也还是有“第一执业地点”的字眼,即使不再明确需要“...[详情]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北京热热闹闹地举行。作为医疗卫生人自然会对新医改更加关注,一方面因为,六年了新医改并没有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了明显的实惠,看病难看病贵仍然突出,暴力伤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医疗执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医生护士的职业尊严继续在丧失,...[详情]
一桩桩基层腐败案的爆发,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流域”崩塌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勾起了人们对新医改政策的深度反思,难道我们六年多来精心...[详情]
新医改糊里糊涂搞了几年,没有取得明显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重要概念不清,老在敲边鼓,一些实质性问题,即“机制”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很多所谓的专家、官员急功近利,为了所谓的成绩,不惜糊弄,甚至自欺欺人。对关键问题绕着,对基本概念抹着,对主...[详情]
当前不断强化“公益性”就是一个伪命题。把公益性等同于政府责任落实也不恰当。把坚持公益性与推行市场化对立起来更加错误。新医改也许更多的是促进很多原本某些...[详情]
随着几周前,一则女孩怒斥号贩子的视频疯传,挂号难、看病难这一沉疴痼疾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北京市迅速出台取消医生手工加号、非急诊全面预约等八项措施。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挂号难”、“黄牛猖獗”等现象也绝非北京独有,...[详情]
目前,全省共75家县级公立医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单位,成立了省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中心挂设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专家管理团队,负责...[详情]
医生护士们注意了!据《中新网》报道,近期,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无疑,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将搭上便车,享受加薪。此次工资调整优化了工资结构,将部分规范...[详情]
当然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公立医院费用上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也激发了群众就医看病的热情,释放了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自然会导致医疗服务费用...[详情]
医改很多深层次问题都与医疗服务价格密切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不能合理调整,以药补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带来很多副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价格改革文件,其中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其中重要一项,这为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圆桌话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