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一直备受争议,但却丝毫没有阻碍其“爆发式”的前进步伐。反而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级,这个一直被冠以“人类终结者”头衔的未来科技之物,迎着曙光以愈加惊艳的姿态呈现于全世界:美日斥巨资发展人工智能,寄希望于引领“超智能社会”;中国亦是“人工智能风”劲吹——2016年5月25日,四部委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18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2016年8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更是多次讲到人工智能。
Real Humans:何为真实的人类?
这两天,重温了由美国AMC电视台和英国Channel4频道联合,根据瑞典剧集《Real Humans》改编,由嘉玛·陈、科林·摩根等主演的《真实的人类》。剧中男主人公Joe Hawkins因妻子出差,而不得不在上班之余照顾三个孩子。于是,他购买了一个样貌与人类无异的人工智能女佣——Anita,让她来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并料理家务,以及由此引发了故事的展开。
对于《真实的人类》这个片名,我莫名地怀疑:一直以“人类”自居的我们,难道不是真正的人类?顿时不由自主地斟酌起“人类”这个代名词的真实含义。
以Anit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其实鉴于其功能应用,我更倾向于称呼它们为 “机械伴侣”——可以帮助人类做家务、照顾老人小孩的饮食起居,关注并监控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可以与人类谈心交朋友;更有甚者,在人类有需要情况下,机械伴侣还可以开启成人模式,便具有了性爱功能。
与人类高度相似的人工智能,在剧中所呈现的未来社会,将被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人类广泛使用。而人类的很多行为则因为受机械伴侣的影响悄然生变。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传统人类与智能人类平行共存的未来世界里,两种人类必将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机械伴侣应人类需求而生
跟所有的片子一样,我们清楚地知道“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但现实生活中,类似Joe Hawkins的需求,其实同样存在。人类迫切需要“伴侣”,它可能是生活上的、生理上的,抑或是精神上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拥有全世界最长寿的人民和最庞大的高龄人口。目前,日本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0岁,女性则为87岁,预期在未来45年内,日本的男女平均寿命还会分别提升到84岁和91岁。从2010年到202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将增加700万人。今天的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四分之一。预期到了2020年,比例将达29%;2050年,更会高达39%。
而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的是,日本的出生率很低。以致传统以子辈孙辈赡养父辈祖辈的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再可行,因为后生晚辈的数量将无法满足整个国家赡养老一辈的需求。或许你会说,通过移民引进劳动力不就解决了吗?但日本严格的移民政策限制了劳工数量,每年只核准5万份工作签证。据日本厚生劳动省预测,到2025年,日本将需要400万名护士来照顾老年人,但目前护士数目只有149万。两个数字的差额何止十万八千级,若要对接上,非大变革不可为。
同样,人口老龄化也是我们中国面临着的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预计到2050年,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将近5亿人)将超过60岁;同样的问题也降临在欧盟会员国,未来数十年,欧盟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会从17%上升到30%。
以上数据无不以铁铮铮的事实告诉我们,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以老人照护为典型的服务业将面临着严重的劳工短缺,而且情况日剧恶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呢?通过未来科技的发展,由机械伴侣来帮助人类完成类似人口老龄化等现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在未来社会莫衷一是的共同选择,当然这是人类在“不老传说”成为现实之前。
机械伴侣代替人类,功用有几多?
对于机械伴侣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劳工短缺,同时还因为人类生理、精神及生命的需求。当下社会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城里人套路太深”,这说明很多人的人脑CPU已经“运转”不过来了,但是毕竟人脑相比于电脑来说,更新换代的速度还是不在一个度量衡级别里的。那么,为自己找一个简单纯粹的“伴侣”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如同《真实的人类》里,某人类如此评价他对机械伴侣的需求:
——你知道她哪里好吗?
——在她身边我不用小心谨慎
——我不用考虑该说些什么才不会激怒她
——我不用躺在那猜测她是否还爱我
——出了事故后,我对她是否还有吸引力
——不用总是担心她的想法和感受
如是这般,或许也会让你动容。毕竟,“复杂”总难免让人类陷入疲态,而沉迷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伟人还是不太多的;何况,漫漫人类斗争时,也总会有斗累的时候。
回归纯粹之余,我们还会发现,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具有比人类更优越的性能。就拿看护来说,让人类医疗界都束手无策的聋哑人,在遇到机械伴侣后,或许就会“说话”了。那是一种叫“Enable Talk”的机器手套,能运用套在手指上的弹性感测器来辨识手语,并通过蓝牙,在智能手机上转换为文字讯息,接着再把文字转换为口语。如此一来,聋哑人便就能“说话”了,并且能即时被人听到。从而达到即时有效交流沟通的目的。
在生活需求之余,机械伴侣还是社会解决人类生存的需求。在医学上,机械伴侣不仅仅是主治医生的“伴侣”,甚至,开始在手术室扮演要角。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由机器人担当的医疗设备每年都在以约30%的比例递增,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万名美国人接受过机器人手术。它们的“智动作”将发挥人类所不能及的作用:如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制造的达文西系统,能将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转换成由小仪器进行的更精准的“微动作”,从而协助进行复杂的手术(例如心脏瓣膜修复);高柏格的团队所研究的把机器人暂时植入人体中释放出放射线,以治疗癌症。
作者:袁昆 时间:2024-10-12 17:22:3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0-12 17:18: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12 17:07: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4-10-12 16:55:1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10-12 15:04: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12 10:08:4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