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焜哥。
医美是个好生意,是大多数人的认知。
只是以往,医美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
也只有医美行内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品尝过其中的鲜甜。
这就引起无数行外人的好奇和窥视。
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但调查很多时候也仅仅是形式。
可偏偏很多人会被调查蒙住眼睛。
以为自己调查出来的结果就是事实。
并深信不疑的以此去决断,去行动。
于是就诞生大量在事后总结那些匪夷所思的失败。
这就是历史没有新鲜事的根本原因。
就在最近,有位行外人,以研究需求为名的、知名的行外人在调查之后说出她对医美的判断。
标题很符合当下的流量思维,医美是个好生意,为什么中国人做得这么烂?
好生意就不细说,核心论证就是医美的复购。
如果以复购为核心论据,这份调查显然忘记,医美其中还有美外。
美外曾是医美发展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当下很多机构的利润保证。
可在这个调查中,美外完全隐形成小透明。
医美,中国人做得很烂,核心论据也有几条。
1、在医美全行业扫描后,几乎全行业亏损;
2、医美全行业的钱,都被抖音小红书赚走;
3、医美太依赖渠道,需要品牌来对抗;
4、医美没有溢价,是因为白牌太多。只有白牌走向品牌,医美才有溢价。
最后这位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医美是奢侈品,需要高品质,需要彰显性,医美不是拼多多。
对于这个结论,焜哥很认同。
但对于以上论据,焜哥却不那么认同。
医美全行业亏损是否属实?
或者,医美到底是如何亏损?
亦或,什么才是医美全行业?
全行业亏损,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宣传抛出的钩子。
实际上,虽然盈利不比以前,但是全行业亏损太过危言耸听。
即使在当下,转让的机构虽然很多,但是肯定不会到全行业亏损的地步。
用正常逻辑思考去判断就知道,没人会一直做亏损的生意。
真正的亏损是用腿投票,不是用嘴去说。
其次,医美究竟是如何亏损。
如果一家机构,除了机构亏钱,其它人都赚钱,这种情况算亏还是赚?
赚钱的重点肯定是具体人能赚钱,而不是机构。
机构里面每个人都在赚,股东、医生、护士、运营、客服、咨询、前台等等。
每个人都在赚,机构亏又如何?
最后,什么叫医美全行业?
医美上游厂家算不算?
电商平台,互联网平台算不算?
医美培训,展会行业算不算?
是的,通常我们所说的是医美行业指医美机构。
那么公立算不算?
渠道医美算不算?
公立医美的发展势头就先不说。
渠道医美可是十年前就一直被看衰,十年内一直在发展。
许多渠道医美人自己都没看清,渠道不死,它只慢慢凋零。
再说渠道医美也在转型,在未来可能没有渠道和直客之分。
除此外,医美市场到底还有多少是黑医美?
在医美,几乎所有医美人都有个共识。
医美干不过黑医美。
事实是黑医美规模可能更大,盈利或许更高。
总不能骂人黑医美时候算医美,算规模又除开。
医美全行业的钱,都被抖音小红书赚走。
十年前,这个问题指向是百度。
十年间,新氧和美团也被问过。
如今,问题给到抖音和小红书。
当然,这里还是一个问题,这里医美全行业其实核心指的是直客医美。
确实,直客医美营销成本太高,已成共识。
但矛盾的是,从历史看,亏损不是营销投入高的直客医美。
往往是百度、新氧、美团上投入更多的医美机构,在医美上更成功,影响更大。
是的,很多医美老板都会说,如果我家规模有那么大,我也会投入那么多。
就如同有些医美老板会说,如果投比做到一比十,要多少预算有多少预算。
可惜,这是在倒因为果。
如今有多少占据前列的医美机构,就是从当年厮杀出圈。
全年营销费用两个月砸完的豪赌,也曾成就不少如今的巨头。
即使是在那个砸钱只需要胆量,不需要技术的年代,也没几人有此魄力。
所以也就该别人取得成绩。
敢花钱,特别敢花自己钱的医美人少。
如今会花,能花钱的医美人更少。
平台当然赚钱,但是比起其它行业,比如餐饮。
医美相对来说,被平台吸血的程度其实还好。
远远没到伤筋动骨的阶段。
如果没平台,其实很多医美营销花费会更大。
且想花都无法花出去。
不信看看曾经的户外时代,还有竞价时代。
哪有小医美的生存空间。
那才是真正的渠道时代。
医美太依靠渠道,所以需要品牌?
又说到渠道,这么多年,渠道医美一直被看衰,但是一直在发展。
甚至渠道都在演变进化,直客却还停在原地不动。
至于医美要不要品牌,焜哥曾说过医美无品牌。
且这么多年,医美没品牌,还都生存不错。
但是医美不能无渠道,没有渠道,大多数机构可能都无法存活。
这里的渠道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医美渠道,实际上平台、私域都是渠道。
渠道为王,不是医美首发。
这可是营销界的共识。
对于大部分行业,可以没有品牌,不能没有渠道。
这一点去商场看看也可以看到。
是的,品牌可以对抗渠道。
但对抗渠道的意义是什么?
是降低成本,是更高盈利。
如果做品牌成本太高,影响盈利,是做还是不做?
千万别说这是短视,因为很多企业都活不了那么长。
要知道很多公司都是死于品牌,而非死于渠道。
这是在其它行业正在发生的事。
最关键点还有一个,品牌是什么?
连营销人,品牌人可能都会吵的打架,却依旧没有答案,也没有方案。
对于医美,比起渠道的甜,品牌可能会更苦。
医美没有溢价,是因为白牌太多。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是陷阱,让人觉得医美真的没溢价。
医美没溢价吗?
乔雅登、伊妍仕、瑞蓝、菲欧曼会怎么说?
懂行的医美人自然懂。
不懂行的人看看不同地区的报价也会明白。
有人说,这只能说明上游端而已。
可没有终端消费,上游怎么可能溢价?
再说在当下,有多少机构凭借自己服务、技术、品质已经赢得溢价。
即使那些依靠拓客的医美机构,也有大量的溢价项目。
医美没溢价,本身就是伪命题。
至于医美白牌,就看怎么理解。
那些巨资投入户外广告的医美机构,是传统营销人最喜欢的机构。
这样就树立品牌了吗?
那些凭借服务一个个留住客户的机构。
即使是小机构,难道就是白牌,没有品牌吗?
事实就是,在大多数营销人眼中,它就是白牌,它就没有品牌。
因为它不花钱,不花钱怎么能做品牌。
不花钱,别人又怎能赚钱?
中国医美真做的烂吗?
医疗有个常识,就是有的品类,实操越多,技术越好。
医美就属于其中,熟能生巧的医疗品类。
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不菲的医美人群。
医美医疗技术必然会突飞猛进。
有医疗技术的打底,中国医美怎么会做得烂?
从生意角度,当下比医美好的行业又有多少?
有人说有高科技、互联网、金融等等。
请问以上行业是不是都集中在少数城市,又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
比起这些行业,医美是不是收入分布更均匀。
虽有不公,但是大多数还是能做到,多劳多得,多能多得。
且不看出身学历,城市之间的差异也没那么大。
生意大不大且另说,让大多数行业人都有一份比其它行业高的收入。
这个行业会是烂的行业吗?
又有多少行业能够像医美一样,对人员做到以才是主,用实力换实利?
要知道,很多行业好的岗位都像艾滋病一样传播。
传播路径大家都知道,母婴、血缘和性。
医美机构最近几年确实日子不太好过。
但在未来,医美的未来必然还是在机构。
哪个时候,必然也会诞生出机构的王者。
医美的王者,可能是奢侈品,也可能是拼多多。
都无论是什么机构,核心还是由医美人决定。
从来也没有烂医美,只有烂机构。
也从来没有烂行业,只有把行业做烂的人。
医美如此,营销同样如此。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