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缓和医疗

15年08月27日 阅读:13611 来源: 庄一强原创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起源于一场基督教临终关怀运动。1967年英国圣公会护士Cicely Saunders启用临终关怀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 Houses专门收治预计生命不超过6个月的病人。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以尽量舒适、有尊严、有准备和平静地离世。缓和医疗的开展需要,医学合作、义工参与、灵魂抚慰以及家属陪伴与聆听。


  WHO给缓和医疗的原则是:维护生命,把濒死看作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提供疼痛的缓解服务。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并进行抚慰。特别要考虑到躯体、精神心理、社会和灵魂的需求(身心社灵)。


  亚洲首先采用缓和医疗的是日本,纳入医保后99%日本人选择通过缓和医疗步入死亡。亚洲缓和医疗做得最好的是台湾,也是纳入全民健保,当医生判断末期病人生命只有6个月时间,就会启动法律程序,病人预立医疗遗嘱,放弃有创抢救,进入安宁疗护,然后音乐治疗师、营养师、临床心理学家、宗教人士会彼此配合。安宁病房的临终告别室设有可以转换的十字架、菩萨像等,可根据病人信仰需求进行不同的宗教告别仪式。


  在中国,缓和医疗被称为“姑息医疗”,我个人认为姑息一词比较被动,称“缓和医疗”更合适。在目睹父辈经历痛苦抢救,最终还是死亡的“红二代”们,很有感触。陈毅之子陈小鲁,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发起一个圈内的“不插管俱乐部”,建立“选择与尊严”网站,成立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推动缓和医疗,力图阐释一种新的“生死观”。至今已有2万多人在网上签署“生前预嘱”。目前,临终关怀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部分大城市的大医院逐渐开展起来。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554阅读

2025民营医院必争的7大成熟赛道与3大潜力赛道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5023阅读

最后一个问题:问到了原研药、创新药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4851阅读

职场心语:坚守善良与纯真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5178阅读

国家医保局:建立医保数据工作组,更好赋能医疗机构发展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4092阅读

21页会议纪要流出?医保局完全可以摘得很干净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3359阅读

日本口腔医疗行业:经验、困境与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医院观察》杂志社社长。医学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
职业亮点
《医院观察》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