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也有医方的因素。
1) 举证倒置制度。这给医生带来很大压力,为了自我保护,某些医生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从客观上增加了患者就医的成本,这又使原本比较紧张的医患矛盾更为激烈。
2)医生压力大,情绪低落。面临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觉得力不从心。部分医生心情压抑,上班抱着“打工仔”心态,缺乏归属感。对病人机械性照章办事,缺乏人文关怀,较少发扬“医者父母心”的精神。艾力彼的调研结果显示:①员工起床后是否愿意去上班,有60%的员工选择“愿意”,23%选择“不愿意”,17%选择“不知道”。②员工上班的最大动力:44%选择“生活需要”,38%选择“职业需要”,8%选择“兴趣”,9%选择“帮助他人”,1%选择“不知道”;③员工是否会在本院退休,50%选“会”,6%选“不会”,44%选“不知道”;④二次择业是否会选择目前职业,49%选“会”,30%选“不会”,21%选“不知道”;⑤员工心目中的医患关系,3%选“陌生人关系”,27%选“契约关系”,54%选“朋友关系”,6%选“亲人关系”。艾力彼因此提出“双满意工程”即,先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病人。
3)医学的过度自然科学化。西方医学是从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对疾病和人体作微观研究。在西医学院里,医科生接受的是理工科式教育,追求尖端科技,这本无可厚非。但现代医学的过度自然科学化,导致医科学生人文素养不足;而病人要求技术性医疗服务和人文性医疗服务并重,不仅要在生理上得到治疗,也希望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当前医生只懂“看病”,不懂“关心人”,医方服务和患方需求之间产生了差距,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另一个因素。
4)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大多数公立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寻求经济效益,有的医院甚至给科室医生下达“创收指标”,但公立医院同时也是社会医疗责任的承担者。若医院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握失衡,便会出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从而加剧医患矛盾。
5)医风医德。不排除极少数医务人员医风医德不够高尚,仍然存在“收红包”、“拿回扣”现象,这是医患不和谐的另一种原因。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