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医患陌路 APP热闹究竟为哪般?(上)
医生品牌化已成定局 APP里医生大聚会
我们都知道移动医疗滋生于互联网科技这一片热土,2014年被炒的火爆异常,2015年上半年资本总额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又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升级,两者相结合才有了现在的火热。不过医疗行业却不能完全的融入互联网的性质,其一是等政策的花开不知道猴年马月,其二是着实看清了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事实,患者群体还没有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之念,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自建医疗基地,很多APP也都开始放大“医生”作用,意思是我把医生做成了品牌,自然就高大上了,不怕你患者不来。
打开手机的应用软件市场,现在的医疗APP如过江之鲫,数量之多让人瞠目结舌,不过好在泾渭分明,也有层次之分。一些老牌的健康医药网站建立了对应的APP,这是略显被动之举,另外则是互联网发展衍生出的APP产品也有了自己的山头,资本充盈之后便是在整个医疗行业里插满了鲜艳的红旗,例如:瑜伽、女性健康、减肥、妈妈、宝宝等比较精准化的健康APP;当然,专注于移动医疗“服务”通道的问诊类APP,想通过“医生”来打开渠道已经迅速成为了当下的一种趋势,例如:春雨医生、叮当医生、贴心医生、问医生、好医生之类,其中必有号召医生入驻,自成一片天地,他们以庞大的平台优势为底蕴,想要建立出一种现象级的行业潮流,这也是被僵化的市场逼得没办法才开始抢医生资源;还有像杏仁医生这种纯粹特立独行的医疗APP,理念发源于国外,竟然是专门面向医生群体,创始人也是多年从业的海归博士医生,把西方先进的医疗模式逐渐的转移到国内的移动医疗领域,并且想要占领一块市场,这的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叮当医生也是如出一辙,拥有医生和患者双版本,前身则是老牌健康网站问病网,见风使舵,这也算是当下整个互联网医疗领域大致的方向吧。
看吧,医疗APP又逐渐的开始把医生品牌化起来,这样一折腾便显得颇具格调,也显得更加的合情合理了!这似乎也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医生们的动作了,是患者么?还是让传统医药领域皱眉头了?通过上面的新闻来看,反正传统行业里的风声是越来越烈了,如此一来,许多的不满现状的医生,或者说是一些年轻的医生们,想要选择以后更好的工作和出路,他们也大都会考虑一些优秀的APP平台,这也是今后必然的趋势。
传统医疗领域实现不了的 APP里却能实现
如果你去医院看过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总能看透一些场面场景,传统的医疗领域存在很多无法改变的问题,其中重要的还是一些无法转移的历史问题。没办法,现在缓慢的医改进程,也是顺其势,稳其心,这一过程可急不来。
例如:很多地区都在线下正在将“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作为医院的考核标准,但医疗服务评价在当下的中国却收不到实效。医患之间见面次数少之又少,看病也是冲着医院或医生的名声去的,医患本来就陌生;再者医生自己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更别说患者是否满意了;你比如前阵子的“重庆医改,闹得仅7天收场”,医院的脸都不知道往哪搁了,医生们几乎瞬间暴走……这是为啥?可见有些改变在传统领域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没有建立在良好的公共基础和医患关系之上,甚至留下评价的还不一定是患者。
反观移动医疗领域,现在的医疗APP却能轻松的实现这个提问,他们就有完整的医患沟通流程,系统化的服务平台。把医生拿出来作为一个突破口,建立医生自己的品牌,让一个医生可以服务于全国各地的患者,那么这种“评价”就是患者的如实评价,以移动医疗APP平台为基础,以绝对真实的医患服务流程为基础,建立在了互动、社交、信任的基础上,所以医疗APP还是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的!
移动医疗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在线咨询、挂号就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服务,不过现在更多的则是轻问诊的咨询,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医生也真正的入驻到了APP里,既然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移动医疗或许会更加像移动医疗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都会渐渐退出了互联网医疗的舞台。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1-24 16:34:3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6:00: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5-01-24 14:0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1-24 10:44:00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24 10:42: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24 10:37:28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