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障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面临很大风险。中国将在未来30年进入快速老龄化。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老龄化水平达14.8%,而20...[详情]
2016年,医疗改革将继续发力,政策仍将密集出台,市场改革的动能将继续累积。不过,受制于体制的惯性和改革的复杂性,大规模的变革可能仍旧不会马上来到。但是,见微知着,从各个细分市场可以慢慢看到未来的变革趋势,无论是从需求端的引导还是从供给侧...[详情]
2016年,医疗改革将继续发力,政策仍将密集出台,市场改革的动能将继续累积。不过,受制于体制的惯性和改革的复杂性,大规模的变革可能仍旧不会马上来到。但...[详情]
作为一个被资本强力催长的分支,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本身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虽然,中国医疗市场的变革正在展开,市场的需求也远高于供给,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远未到达爆发的时点。在欠缺成熟催化剂的前提下,目前被资本强力推高的公司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模...[详情]
在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的时刻,以医保为主的支付方面临着支出进一步增加,但收入增速日益放缓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政策上肯定会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各...[详情]
药企的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经进入瓶颈期,创新能力的下降和医疗控费的趋紧是制约药企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增强创新是开源,但非一日之功,应对控费保市场份额,对药企具有更大的紧迫性。中国本土药企自身创新能力薄弱,应对政府对医院渠道的控制就更重要了...[详情]
由于城镇职工在目前的年龄阶段经济上相对宽裕,且健康风险较低,配合中国储蓄型的文化将护理保障作为一种附加险种可能更容易操作。不过,由于中国市场缺...[详情]
从卫计委今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基础医疗受大医院挤压的势头并没有改变,三级医院服务量增长迅猛还在持续,基础医疗则持续低迷。2013年到2014年,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从12.4亿人增长到14亿人,增长了13%,相比之下二级医院、一级...[详情]
健康险的未来发展影响因素一方面是用户对医疗保障不断增长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仍然缺乏真正能够满足用户保障缺口的合适产品。就医疗保障来说,中国的医...[详情]
中国体检行业作为医疗产业链上一环,但缺头断尾式存在的怪相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整体医疗行业服务中缺乏基础医疗的角色,并且目前的医疗支付方式重治疗轻预防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大环境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中短期体检行业的竞争点将仍然围绕产品和服...[详情]
与在线医疗不同,医药电商离产品更近,也更容易获得营收,做大规模。但是,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长期以药养医的困境,药品销售最大的渠道是医院而非零售药店。这导...[详情]
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开始建设自身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微信、官方网站等办法提供预约服务。而对于VIP或者国际部的服务,则有专门热线电话或者网站进行预约。这些信息化手段是大医院提升就医服务体验的重要办法,也是长期来看,医院更加注重服务的一种趋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