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在讨论搭直升机看病:“‘空中120’是百姓福利还是富人专享”这个话题。此乃缘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出动直升机,把五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警用直升机如何为社会服务?女婴从汕头市接到广州救治,这趟花费近两万元的空中飞行历时108分钟,而汽车正常情况下要跑6个小时。
我认为事件本身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一来,飞行救援是应急救援的一种进步;二来,类似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救援需要强化。但这个手段能否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医疗工作中,还有待商榷。
一、 作为广东省经济发达的地区必须具备这样的空中救援通道。记得我们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警用直升机如何为社会服务?我们广东队是乘坐省政府安排的专机第一时间到达成都的。但是到了成都江堰之后,我们寸步难行,这个时候如果有直升飞机把我们111名队员以及医疗救治用品空运进去,我们发挥的作用和救治的人数必定多很多、很多。所以,政府有这个空中急救体系不管在灾难面前或一些重要公共事件的救援上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二、 空中救治体系的建设,在目前来讲,可以有政府和民间两种。政府目前不可能投入相当资金建立一条独立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故借助于现有的公共设施——公安系统的警用直升飞机。民间可以租用民用直升飞机来提供商业性的医疗服务。因此,警用直升飞机定性为公共产品是无可非议的。公共产品如何使用,大家是非常清楚。它首先的第一属性是公平性和人人享有。仅这一点,私人如何租用就是一个公共话题了,而不是一个医院和一个人的行为。
三、 在医疗改革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的的是公立医院如何体现政府责任的意志,很好地实现其公益性回归。这时候我们不加引导和协调的话,去发展这样一种政府而无法提供的高端奢侈服务给某些人,及考验政府这个“直升飞机”公共产品的私用租用也考验公立医院医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四、 目前,央府正在限制和考虑把公立医院VIP服务缩小到最低限度,公立医院该不该去发展这些特殊的服务?同时,我们也在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开展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因此鄙人认为,公立医院是否打破这种全方位的垄断,让公立医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人社会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这也是锣声省委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最实在的举措。政府目前要把所有的先进技术、高端服务公平地提供给社会所有成员,我认为不太可能。毕竟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连基本医疗都没有完全保证,医保体系又如何承担得起呢?不能报销的时候该怎么办?
五、 我的结论:政府必须有一套拿得出来的医疗紧急救治系统。如果要开展这项社会服务,在民营医院倒是大有发展前途,VIP医疗服务就得放手让社会去做,这也是一种社会分工。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而不是放任他们在市场上自谋出路和与民争利,这就是医改要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目前,公立医院应该是做好基本设施、基本医疗技术,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医疗服务的提供。
网友提供了一个直升飞机救援的案例,供大家思考:
日本有个医疗剧叫code blue-doctor heri,讲的是出动直升机的空中急救,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如果是这样公益的空中急救团队我支持,但是我认为这笔钱要国家来掏,把纳税人的钱用在纳税人身上。同时在天朝一旦开展不知会不会变成特权阶级的专属。支持直升机抢救,反对“高端奢侈服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