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人,自己还在学习,并抱持著「努力,是不够的;练习,才能成功」的哲学。
与人拉近距离的技巧是可以培养的;
至于,要如何学做人,提供4个小习惯,供读者练习:
1.记得别人的名字
想想看当你跟人一起拍团体照,拿到照片,你会先看谁?答案一定是先看你自己。
如果我们不要求自己,人通常只对自己感兴趣,只关心自己。
要踏出关心的第一步,就先从记得别人的名字开始,因为沟通大师卡内基曾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是他耳朵所能听到最悦耳的声音。」
记得别人名字,最关键的就是你要对别人感兴趣,有热忱再加上一些方法。提供的小技巧就是,当我们说话时,不妨将别人的名字带到话的内容裡,好比与别人告别时,你可以说:「再见!」也可以说:「??????再见。」
尽量将别人的名字带到你们的对话中,那么你记住别人名字的可能性就高很多了。「当你下次再见到时,能直接喊出对方的名字,不知他会有多高兴!」
2.多谈别人感兴趣的事
半年前,与一位在美国认识的老朋友见面,只见宴会桌上那位50多岁的先生,自顾自的讲自己的事,整整2个钟头,完全不让人有插嘴的馀地,以至于同桌的朋友,像被罚站听教似地,气氛一片凝滞。
若要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记得要引发别人的谈话兴趣,也就是要能多谈对方感兴趣的事,并让他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
他进一步提醒,鼓励他人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问,而且要真诚。
3.讚美要到心坎裡
真诚的讚美,更是一种做人的魅力。我认为,「人的本质裡最大的驱策力,就是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引用现代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所言:「人内心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肯定与赞美」,若你能掌握真心讚美的能力,可想而知,你的人缘与影响力一定是最大的。
关于赞美,分享了几个小技巧:
首先,想一次命中核心,就讚美他的成就,若想再更真切,就讚美他的性格与特质,譬如,「你好关心别人」、「我觉得你好真诚、热心」。
其次,若要让赞美的力量更强,就多增加一些证据,例如当你称赞别人「你好有爱心、慈悲」时,可以加上「因为有天我在百货公司前面,看到你向一个老太太买口香糖,给了100元台币没让她找钱,」有了事件描述,自然就会多了一些力道。
不过,提醒各位,赞美必须发自内心,不能预先有企图、目的,否则以后的赞美都会失效。
举例,若你对下属的赞美是「你是同事之中,最有责任感的人」随后加上「我今天晚上有事,拜託你今天晚上留下来加班!」即使你加了证据,这样别有居心的赞美,就会适得其反。
4.保持笑容与热忱
可别小看笑容的威力!
前美国总统艾森豪予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笑容。笑容不但让同事更愿意接近,让你更有亲和力,别人常以此来决定要不要跟我们在一起,要与我们互动到什么程度。
他认为,要笑得真心,靠的就是内心的热忱。要培养热忱,不妨定下一些小的承诺,按照时间完成,鼓励自己,也赢得别人的鼓励与讚美,藉著小事情的累积,变成一种强大的驱动力,让自己真正热情起来。
【同场加映】听出好关系--说得好,不如听得巧
关系要好,必须听说兼具。顺序上,先听后说。心态上,听要专注,说有分寸。事业做得越大,越需理解「听与说」的艺术。
我常觉得,在关系学裡,听与说,分演的角色,很像一支棒球队裡投捕的搭配。
善说者,像投手,球路要多,球质要重,控球要稳。
善听者,像捕手,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全神贯注之馀,还得协助投手配球,对不同打者,配出不同球路。
投捕搭配,放在一位职场赢家身上,就是他要「会说也会听」。
据说,不少大老板都再三教诲麾下年轻主管,要多听,要从听的经验中汲取智慧。
一点也没错。善说的人,一定比善听的人,在第一时间裡显得耀眼抢眼。不过,若时间一拉长,日久见人性,那善听的人,一定后来居上,几无例外。理由太清楚了,听,像磁吸力,能聚集人才,网罗人心。而说,若说过了头,变成巧言令色,或官大学问大的一人独角戏,只会把人才向外推。
懂说话的艺术,固然能抢先机,争取到别人的好感,但说话的艺术裡,一旦少了一条「听」的中枢神经,那话多就绝非好事,一个多话,不懂听之艺术的年轻主管,肯定发展机会不会太乐观。
说的艺术,确能争取别人注意你的先机。像一名球路犀利的投手,站在投手丘上,谁人不瞩目?可是锋芒毕露的投手,少了队友火力支援,只能当悲剧英雄。霸气夺人的投手,缺乏捕手的叮咛配球,往往就在一球定江山的瞬间,饮恨投手丘。
强化关系的续航力
说,能抢先机。听,则强化续航力。不懂听的艺术,别人的好感稍纵即逝,唯有懂了听的艺术,方能在别人注意你之后,把「印象式好感」转成「具体的网络」。
听的学问,可从3个层次去掌握。
听,首先是礼貌。而礼貌,是一座桥梁,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通常,我们不会对一位哗啦哗啦说不停的人,太有好感,即便他是你的客户或老板。反之,一位诚恳听你说话的人,我们通常第一反应是,他有教养有礼貌,在关系营造上,立刻拔得头筹。
听,其次是策略。所谓「谋定而后动」,这「谋」字,照字面解,是跟某人言说、研商,那善听,肯定是居中关键。不听,或听不下别人的话,何来「谋定」的可能呢?我们说一位领导人刚愎自用,不就是指他听不下别人的话吗?听,一定可以是策略,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下一步对策。
听,最终是艺术,是领导的艺术。善听的领导者,不仅听一种声音,他还听多元的意见。高明的领导者,不只听他想听的,还会刻意挑他听不下去的批评,认真听。
偏听,助长刚愎自用;兼听,减少犯错机率。顺耳之言,听多了,等于没听;逆耳忠言,常听多听,视野跟著海阔天空。
听的艺术,放在关系网络裡,优劣立判。偏听或听不下意见的领导者,我们若检视他身边的人脉,要多元像彩虹,绝无可能。管理学上,说一个组织常常在集体思维陷入“groupthink”后,犯下致命的错误决策,这也是因为领导者长期忽略多元意见,只爱听想听的声音,必然导致的企业困境:决策圈裡,尽是模样很像的一群人。
领导者要先蹲捕再练投
不妨这样想像吧,不懂听之艺术的领导者,如一根绳头,底下繫著一堆粽子,外人也搞不清楚,到底那堆粽子裡个别的口感如何,一切以领导者马首是瞻。
而善于兼听,或肯听不同意见的人,在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关系像众星拱月,也像摩天轮裡各个向外辐射的环节,虽然仍是以中心为支撑点,但每一环节都是个别的主角,形象鲜明、角色突出。
关系的搭建上,说得好,不如听得巧。譬如开店,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这店要长期经营,就得让每个顾客真心感受到服务的效率与诚意。效率,是以顾客感受为淮;诚意,是以顾客的满意度为指标。这些,都需要捕手一般的能耐,静静蹲在那,全方位的倾听。
要成为优秀领导者,说与听,二择一的话,先听,再说。听多了,自然会说。
4大做人心法
易有偏见、墙头草…这6种人最掉入3种「人脉偏食」陷阱
用心付出的灌溉人脉4字诀
好人脉不是要你「攀权附贵」!想清楚「人脉4 不」再迈进
幸福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2 14:29: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1 13: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5 13:44:0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