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者吹响号角前的冷思考

15年12月10日 阅读:15736 来源: 刘志勤原创

  进入正文前先一起看个案例。


  某经济发达县医院院长到上海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考察学习后,事业豪情被激发。回院便决心要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县级医院。


  在咨询公司指导下,历时一个月“一把手战略规划”诞生:斥资历年节余1亿元,两年内建成肿瘤疾病治疗中心。具体措施包括:花500万元挖一位院士,打造国内一流肿瘤内科;花300万元挖一位国家级名老中医,开设中医中药防癌治癌专科;花1000万元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花200万元派团队外出进修,建国内一流肿瘤外科;花5000万元购置pet-CT、直线加速器、γ刀等,建国内一流放射治疗中心;花3000万元改造医技大楼,以安装放射治疗设备;另1000万元用于办理相关手续。


  战略规划拟定,医院中层干部+全体医师联合大会旋即召开。不过,会上各种议论很快传到卫生局、市政府甚至省卫生厅。然而,无论是医院员工的抗议,还是上级领导的质疑,都丝毫没有动摇自信院长的决心,战略计划如期启动。


  现实很残酷,次年四月,该院长“东窗事发”。十月,判刑七年,锒铛入狱。


  那么,让我们沿着“国标”GB/T-19580和GB/Z1957指引,来看看这位院长所作所为。


  确定方向:这位院长在决定医院发展方向方面,有前瞻性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吗?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在与医院的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方达成组织文化共识方面,有驾驭、拓展能力吗?有合作共建意识吗?


  双向沟通:这位院长对‘员工是主人’的认知,对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制度的认知,以及“下情上传、上情下达”方面的做法,符合“国标”吗?


  营造环境:这位院长对营造诚信守法的环境有认识吗?他具备改进创新、快速反应的统筹兼顾能力吗?在脆弱性分析、匹配资源、规范制度落实方面,有掌控能力和落地意识吗?


  产品安全:医疗安全及生产安全,均需要建立健全对“黑天鹅事件”的风险管理,对“瑞士奶酪”理论对应的人为错误的“容错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频率,拉长“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周期,减少人为差错的发生。


  然而,这位院长的“战略规划”给员工造成如此之大的困惑和纷争,对安全生产和医疗安全会没有影响吗?会是正向的作用吗??


  品牌建设:这位院长的“战略规划”,能够引导医院踏上正确的品牌建设之路吗?


  问题抛出,来看现实。从这家医院有1亿元的经营节余来看,它应该是没有“生存危机”的,只要做好风险管理,持续经营应该不成问题。强化风险管理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医保支付规则风险、预算·成本·运营风险、政府对社会资本办医扶持的政策性风险、医疗安全风险、民营医疗机构对人才的抢夺风险、自由执业时代来临的风险等。


  这位院长的“战略规划”,恰恰给医院带来了严重的战略风险,他怎么可能带领医院持续经营呢!


  绩效管理来看,能有1亿元的经营节余,应该说这家医院的“绩效”不错。但我不认为这个结果是院长科学管理带来的,详细了解这家医院,它并没有完善的“运作仪表盘”—没有针对各层级、各岗位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这位院长将1亿元全部投放到近期净效率并不高的“肿瘤中心”之日,必将是医院的绩效管理“坠入谷底”之日。


  如同所有的机构管理一样,医院质量管理是永恒的主题。


  当然,这个“质量”是广义的。对于医院而言,其涵盖了政府所关注的医院运行质量,社会及患者所关注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以及员工所关注的薪酬待遇质量,供应商所关注的信守合同和付款周期管理质量等等。


  质量管理那些“奖”


  关于质量管理,日本有戴明国家质量奖(1951年设立),美国有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设立并于1999年引入医疗卫生行业),欧洲则是EFQM卓越奖(原称欧洲质量奖,设立于1991年。)


  相较之下,我国质量管理奖历程更为丰富。1982-1991年便有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质量管理奖,而着手试点恢复则是1996-1997年。自2000年7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后,2001年才正式恢复国家质量奖评定。2004年颁布的《国标》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就是我国的“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现在实行的即是GB/T19580-2012和GB/Z19579-2012。


  在“国家质量奖”的评审标准中,首次以“国标”的形式,对“领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主要包括“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的治理、社会责任—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三个方面。“高层领导”不但要管理好组织结构、治理体制、关键顾客、关键供方、竞争地位、标杆与对手,还要厘清关键业务、运营、人力的战略优势与战略挑战,还要决定整个单位的绩效方向与绩效方案,等等。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465阅读

"价值医疗"——建议民营医院从规模扩张尝试转型到疗效付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6513阅读

善待员工:不要让员工成为你的掘墓人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8610阅读

医疗废物怎么从合规风险到降本增效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9945阅读

破解危机漩涡:民营医院CRISIS管理模型实战手册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12533阅读

重构绩效体系:民营医院4D管理模型实战解析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14188阅读

"人才柔性管理"——从固定编制到灵活用工的组织变革介绍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刘志勤,医学学士、法学学士、MBA;医院管理培训师、宁波大学法学院兼职硕导,医院法务、绩效与运营管理专家。主任医师、医院运营管理师、专业律师;多加报刊杂志及新媒体的医院法务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撰稿人,资深“医品病安”培训师;坚毅、果敢、智慧、理性是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