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14-15两年,在医美行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夸张快速,资金断裂死得快;二是外行投资风暴来袭,求大求快死得快。据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就广东省内,已有5家以上面积5000平-1万平的医美机构倒闭,有3家从年初到年末还处于装修期,长期没人装修?还有医美行业靠被收购,套钱还息...那么,已进入微利时代的医美行业,投资者需要看清什么呢?
看清一:不快速扩大,做好慢慢长大。
医美行业需要积淀管理链与患者链,如果是外行跨界投资,就做小而精、小而美;如果是内行人投资,也最好像一些医生开医美诊所那样从小到大。别因为看到别人在牛市赚钱而眼红,你或许不知道他曾经在熊市备受煎熬。
很多投资者在别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或者听说做整形专科医院很挣钱,或者自己有点医疗情怀,或者曾经就医是家人或自己的痛点,于是乎搞几个论证会、请几个专家座谈,就呼啦啦上马了。但事实上告各位:除非自己是从小门诊小医院一步步做起来的,除非能解决医生与经营团队这一核心资源问题,外行投医院上去就“做大做强”不是好事。更直接点说:做得越大,死得越快。因为医美不同于别的生意,医美需要根基需要时间积淀,医美也是管理链条最复杂的行业之一。
投资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医疗运营四大成本:房租、人力、营销、政府公关,分别占营收比多少,直接决定了你的经营指标。实际营业5000平方,房租每月需50-100万元左右,一般房租占营收不超过20%,这就要求月度营收不低于250万元。继续推演,营销占营收比不超过20%,人力占营收比30%,医疗原料、耗材占比15%,管理与公关费用占比10%,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请问还有利润吗?前期投入根本就不要想收回了。也就是说,每月做到250万,财务报表才勉强持平。请问你一个新机构,无知名度无老顾客,用什么去维持业绩?除非你不用付房租。但不用付房租或房租低,并不代表你有很好地营收。除非你有优秀、实在的运营团队。
但按照各个数据推演一下……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结论:别做大!如果要做大,就记住:人要学会慢慢长大。
看清二:医生要实在,贵在精;技术别整吹的,贵在效果;
医生是医美投资最核心的资源,如果你要做医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好医生。
别整那些不靠谱的,什么全球医美专家库,什么100位顶级整形专家,真正有水平、有20年临床经验、整形手术能做好看而不是更难看的医生,有3、5个足矣,再配几个年轻一些的执业医师,立足一线城市是没问题的。
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是个年轻的学科,好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是稀缺品,很多医生都是转科过来的,整个广东省“三证”齐全(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的医生有多少?内参君敢说,一家机构有3个“三证”齐全的医生,生存绝对不是问题。怕就怕有的机构一个也没有!
如果人家“三证”齐全、技术又不错,你就别拿老板架子了,马上送股份拉人家做合伙人吧!
看清三:时代变了,医美进入微利时代。
很多人投资医美,看中的是暴利,基本听风就是雨。内参君却要棒喝:别做梦了,时代变了,暴利时代已一去不返。
割个双眼皮几千元,你以为暴利?你想不到人家机构的摊销成本有多大。做个隆胸,假体的成本雷打不动,打针,更不用说了,玻尿酸、肉毒素价格越来越透明,医生的审美、设计、技术越来越不值钱。现在的顾客都聪明了,人人有知识有文化,还能万事不决问百度,好不容易包装个项目玩个壁垒,马上就有同行为了成单背后拆你的台。
什么?一个大单成交上百万?别逗了,培训课的忽悠教材你也信?即使有,那也是10年前,玩法还是见不得光的美容院派系。你去问问各大机构的经营院长,谁真的见过一个大单上百万的?如果真碰上了,经营院长们能激动得在星光大道裸奔。
看清四:选总经理最好是经营出身。
年年日子难,今年特别苦。经济下行,大势不好,连奔驰宝马都不好卖了,作为改善型、面子型医疗消费,整形美容的预算是首先被砍去的一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顾客的争夺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白热化。
医美机构,一个比一个气派、奢华;咨询师,一个比一个讲究话术;医美项目,一个比一个引进得快;项目包装,一个比一个追求互联网的迭代思维。当然,销售费用,一个比一个舍得花,但是,更高的营销成本却没有带来相应的营收增长,营销伎俩失效得更快,到诊成本越来越高。
上半年,百度和莆系干了一仗,其实傻子都知道,百度竞价越来越不划算,越来越多的老板在削减百度竞价预算,甚至只保留品牌词,几乎算是停掉了。
移动互联网来得太快,以至于百度和机构都没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9月新广告法,以前吹牛+代言+价格战的老套路行不通了。年轻的客户成长起来了,官网再漂亮,人家不看,移动端的营销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以前,营销总监就是短命鬼,现在更是命如蜉蝣。业绩上不去,板子都打到营销总监的屁股上。
而其实,营销和经营越来越合二为一。每一个经营院长都应该像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经理那样,雕琢好经营的产品,调配好各种资源。对营销总监而言,只懂营销不懂经营,注定被淘汰。
看清五:品牌个性化才是营销重点,权威、唯一已成过去。
关于营销,内参君想多喷几句。内参君一直在旁观这家机构的营销活动,这家“中原首家超万平五星级医美旗舰”,从开业伊始,几乎没有一个营销企划是踏到节拍上的,对,时代的节拍。
现在的互联网一代对高大上、权威无感甚至反感,你大你权威你了不起啊?他们反叛“威权”、对抗“成功”、嘲讽伟光正。他们用自居屌丝来彰显自己的另类和逼格。他们喜欢品牌人格化,品牌有精神,品牌有肖像。
看清六:高大上的硬件,一定要匹配相应的软实力。
现在医美机构都在升级,硬件高大上,可软实力呢?是否相应水涨船高?一家医疗机构的成功,必然是整个体系的成功–医疗技术、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缺一不可。而无关紧要的环节,比如印度门童、空少前台,比如鸡血或鸡汤式培训,要用奥卡姆剃刀坚决砍掉。把有限的金钱和时间,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去–一切为了满足客户需求。
而整个体系的布局,操盘手至关重要。所谓操盘手,往往是老板,有的总经理和院长,根本不算操盘手,只是一个看家护院的傀儡。
所以,在很多病入膏肓的机构,很牛逼的职业经理人往往败下阵来。因为老板的格局和思路已经固化,搬动一张桌子都要头破血流。
看清七: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很多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活下来。而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那天,徘徊在这家机构紧闭的门前,内参君脑海第一个反应就是李煜的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医美甚至整个医疗行业而言,2015年是一个漫长的寒冬,2016年可能更冷更绝望,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5 13:56: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5 09:50:5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23 15:33:03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