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J法
KJ法是日本川喜二郎提出的。“KJ”二字取的是川喜(KAWA JI)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这一方法是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用一定的方式来整理思路、抓住思想实质、找出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方法。
KJ法不同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强调一切用数据说话,而KJ法则主要靠用事实说话、靠“灵感”发现新思想、解决新问题。KJ法认为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往往是灵机一动、突然发现。但应指出,统计方法和KJ法的共同点,都是从事实出发,重视根据事实考虑问题。
KJ法与统计方法的不同点
KJ法的用途:
A、认识新事物(新问题、新办法);
B、整理归纳思想;
C、从现实出发,采取措施,打破现状;
D、提出新理论,进行根本改造,“脱胎换骨”;
E、促进协调,统一思想;
F、贯彻上级方针,使上级的方针变成下属的主动行为。
川喜认为,按照KJ法去做,至少可以锻炼人的思考能力。
(2)系统图法
系统图法也称树图法,是将目的和手段相互联系起来逐级展开的图形表示法。利用它可系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系统地分析、探求实现目标的最好手段的方法。在质量管理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选择和考虑某一种手段,而为了采取这一手段,又需考虑它下一级的相应的手段。这样,上一级手段就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把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需要的手段,按照系统来展开,按照顺序来分解,做出图形,就能对问题有一个全貌的认识。然后,从图形中找出问题的重点,提出实现预定目的最理想途径。它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质量管理中的一种具体运用。
系统图法的用处:
A、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系统地进行质量设计;
B、在质量目标管理中,将目标层层分解和系统地展开,使之落实到各个单位。
C、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中,可将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展开,进一步开展质量保证活动。
D、在处理量、本、利之间的关系及制订相应措施时,可用系统图法分析并找出重点措施。
E、在减少不良结果方面,有利于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矩阵图法
矩阵图法是指借助数学上矩阵的形式,把与问题有对应关系的各个因素,列成一个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中确定关键点(或着眼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先把要分析问题的因素,分为两大群(如R群和L群),把属于因素群R的因素(R1、R2……Rm)和属于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不同的记号予以表示(如用“Ο”表示有关系等)。这种方法,用于多因素分析时,可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它在质量管理中,可用于寻找改进的着眼点,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
(4)矩阵数据分析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与矩阵图法类似,它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形成一个分析数据的矩阵。
(5)PDPC法
PDPC法是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的英文缩写,又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它是在制订达到研制目标的计划阶段,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及结果,做出预测,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有条不紊地按第二、第三或其他计划方案进行,以便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它不是走着看,而是事先计划好。
(6)箭条图法
箭条图法又称矢线图法。它是计划评审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使质量管理的计划安排具有时间进度内容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抓住关键线路,集中力量,按时和提前完成计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校长舒特尔(Shortell)和其他学者的许多研究均证明,使用“全面质量管理”(TQM)工具可以使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得更加彻底,而且质量改进工作对医院人力资源发展,病人诊疗结果、医院财务结果、临床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平均住院日缩短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六西格玛(Six Sigma)
六西格玛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德国数学家卡尔·高斯(Carl Frederick Gauss)。高斯发明的正态分布曲线是六西格玛的基础。六西格玛作为一种测量误差的标准首先出现于1920年。当时,美国统计学家华尔特·石瓦特(Walter Shewhart)建议距离平均值3个标准差,及3个西格玛,就需要重新纠正。
六西格玛在工业和商业中的应用最早起源于摩托罗拉。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被誉为六西格玛之父。史密斯经过多年努力,最终说服摩托罗拉高层采取统计学方法降低错误率、提高利润。他一生中用了大量的时间向商业领袖、政府官员和教育家普及六西格玛概念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已经有了一套检查质量的方法,其检验标准是每千例产品中的错误数量。当鲍勃·盖文(Chairman Bob Galvin)成为摩托罗拉主席时,听取了比尔.史密斯的建议,决定采取更加严格的检验标准,即每百万产品中的错误率。更重要的是,摩托罗拉在制定质量标准的同时,营造了质量改进的文化。具体来讲,六西格玛方法虽然依靠数据收集、分析、评估等一系列定量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其开创了“自下而上”的企业质量改进文化。据统计,六西格玛方法在摩托罗拉实施的前期就帮助摩托罗拉节省160亿美金。随着六西格玛理念的推广,许多美国知名大公司都开始使用六西格玛工具,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通用电器公司成功地从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的方法体系,正如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2000年年报中所指出的:“6σ管理所创造的高品质,已经奇迹般地降低了通用电气公司在过去复杂管理流程中的浪费,简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材料成本。6σ管理的实施已经成为介绍和承诺高品质创新产品的必要战略和标志之一。”既而成为世界上众多管理卓越跨国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和管理哲学。在我国,至今六西格玛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第一医院、浙江省台州市人民医院,并取得较好效果。
六西格玛,希腊字母“6”,意为标准偏差,最初在统计学上用来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偏离程度。主要用来度量缺陷率。如±1Sigma为68%的合格率,±2Sigma为95%的合格率,±3Sigma便达到了99.73%的合格率,而六西格玛它的水平为99.99966%的合格率,也就是每百万次出错机会中只出现3.4个错误。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理念、文化和管理方法,其精华是六西格玛五大表现特征。即真正关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数据量化为基础、以减少偏差为侧重点、确保持续改进的五步过程(DMAIC)即 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控制(Control)和六西格玛文化。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