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学院校众多,名家辈出,自然而然就分出各种流派,有地域之分的京派、海派,也有院校之分的华西、中山、湘雅、同济……不一而足。当各路学子来到医院,在同一个科室工作,难免会有各种理论与实践之争。比如诊断思维、体格检查顺序与手法、用药习惯,甚至一个外科结的打法,都会争得头破血流。但无论如何,都是基于医学科学之上的唇枪舌战,我们统称为学院派。而更实质性的论争,则是民间派。
民间派,是医院里的小众群体,他们可能报不出一个震耳发聩的毕业学校,更没有闪闪发光的学历头衔,有的时候甚至游走在某些资质的灰色地带,但不可否认他们真实地存在着当今中国卫生系统中的各个角落,只是数量多少的区别。
一般来说,民间派都明白自己的"出身",大多采用夹着尾巴做人的方法,与趾高气扬的学院派"和平"相处着,基本上相安无事。而,总有那么几个"骨骼奇清"加点奇遇以及不懈努力并假以时日的"熊孩子",在某个方面的确有所建树,非要站出来与学院派一比高下。这是医院管理者心中的最纠结的事。
不可否认学院派光鲜的表面,足以亮瞎某些唯文凭论的上层领导,而实质上的眼高手低,让医院管理者恨得牙痒痒;而民间派的实干与实效,在医院运营中也其中不可小觑的作用。如同手掌的五根手指,有长有短,才能灵活自如,应对生活所需。而当着五兄弟开始掐架的时候,就不好办了。
对于此,我们常常是这样做的:
1.各取其长,避其短
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能够走到医院做个平台上来,都是通过了一定的"门槛",好在医学学科天地广阔,如今正逐步趋向精细化分工,以前的大外科一统天下,现在大部分都分普外、骨科、神外、心胸等大类,还可向下细分乳甲、肝胆、胃肠、脊柱、头颈-颌面等等,地盘是分不完的,只要愿意钻研,总有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各自的领域里尽情发挥,自然就没有闲工夫去讨论师出有名还是剑走偏锋了。
2.减少正面冲突
正面冲突一直都是管理学上的大忌,在当今医患关系复杂时,更是不可将内部的冲突表面化,这将成为双输的局面。虽然治疗效果是衡量医师或治疗师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可以迷信。一千个患者会有一千种治疗体验,学院派与民间派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与绝对的错,大部分的时候是殊途同归的。当患者因为治疗体验的差别而有所质疑甚至直接提出更换医生或治疗师的时,满足患者需求为第一位,但不必将此现象上纲上线。只要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患者群,都能够获得一定数量患者的认可,即是圆满了。
3.适当支持,减少偏袒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一团和气在管理学上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来说,管理者更期待的是"鲶鱼效应",这才能够激发整个医院的活力,一次一次攀向业绩与技术的高峰。而"鲶鱼"的扮演者通常都是民间派。平心而论,民间派相对而言,内心更坚强,也更渴望得到支持与理解,他们默默隐忍着各种不懈、冷眼,难免会在某个关键时刻纠结"进"还是"退",此时,管理者的一句肯定之词,一次表扬或认可,足以令民间派"满血复活",而学院派则有不少是内心敏感的"瓷娃娃",脆弱的自尊心有时候让人猝不及防,"一哭二闹三上吊"并不鲜见,让管理者倍感压力。
不管是打一巴掌给颗甜枣,还是各打五十大板,总的来说,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不能有失偏颇,以免心理失衡,使矛盾激化。当然,这其中的"火候"掌握,则是各位管理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2 09:46:2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