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医闹的态度,总有一些暧昧甚至同情,不但有人站出来为医闹寻找诸多悲情因素,仿佛他们有着逼上梁山式的无奈,同时还给他们很多社会关注感。"实际上,医患冲突问题在中国从来还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之所以如此无所作为,是因为中国大陆的医疗界从来不关注患者的精神健康状态,特别是步入老年的慢性病患者,在缺乏社工援助和精神康复的现实中,自杀和他杀的念头或许本能滋生很久了。在发达国家,人类服务是针对任何群体的全面性服务;医疗是其一环节,不能脱离其他服务而单独于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否则社会暴力事件无法控制。面对中国国情,对未来中国人类服务的建设,提出防范医闹的措施是为医疗服务提供安全保单。为此,设置临床咨询师职业势在必行。为什么肯定?请读下面解释:
人类健康服务是通过互动所完成的诊疗过程,互动是诊疗的载体;诊疗知识和技能,或是针对躯体或是针对精神,都是医疗实践者所必备的专科资源。资源是否能够转化为有效医疗服务,取决于医患互动过程的成熟模式;临床咨询师就是把专科资源最有效地转化为临床服务的人才。作为临床咨询师,不仅具备专科资源,还要具备诊疗载体能力;能力体现在与患者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形成医疗合作共同体,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健康价值。
由于躯体性健康服务与精神性健康服务之间的差役明显,临床咨询师在精神领域的角色作用要比在躯体领域更为突出。在躯体医疗服务领域中,临床咨询师与患者的互动,侧重于关照患者的焦虑症状和精神创伤反应,因为这两个精神问题几乎是每个躯体性疾病患者必然出现的本能状态。在精神医疗服务领域中,临床咨询师与患者的互动,可能涉及到所有精神健康问题,其中包括当事人不安全感引发的精神危机表现为恐惧和忧郁,以及假性痴呆遗忘等普遍问题。
在精神健康服务中,只有按照DMS指南诊疗才可以获得国际医疗保单,而临床咨询师的执业范围不包括精神诊疗服务,因此其国际保单是针对医患互动行为规范而指定的标准。临床咨询师在与精神求助者互动中,所运用的互动技术(包括心理治疗)在精神诊断之下属。在精神健康服务中,除了精神诊断医生之外,临床咨询师、精神康复师、家庭治疗师,以及患者案例主任都参与患者中心服务模式。
总之,专业助人者是指以标准化国际教育和培训专业为资质的人类健康服务者,包括人类生命的躯体和精神的健康服务。因此,涉及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所有人员都是专业助人者。根据助人专业的双职性,诊疗医生定位于原位职业,临床咨询师定位于继位职业。如果医疗单位尚未配备这个继位职业,那么互动教育网为此填补大陆医疗空缺,并未医疗单位的患者提供国际标准化案例管理服务。
备注:临床咨询师的培训项目包括自我管理、互动技术、案例格式、行为规范,四个方面的执业资质能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