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民营医院在医疗生态圈中并不受待见,与发达国家以私立民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市场相比,我国的民营医院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巨大差距。而我国民营医院或者说私立医院该如何迎头赶上,真正在医疗生态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我的观点是—— “保共性与玩个性”。
“管理的共性,就像人体的共性一样:206块骨头!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块骨头都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无论你认为它是否重要,每一个小小的点,都有它的作用,即使你感觉不强烈。风险失去时才知可贵,往往已经出了大问题,悔之莫及,”房志武以一个比喻开头,解释了共性和个性的理解。“个性的基础包括,脱离了共性的个性,有变成畸形怪物的危险,保住了共性的健全,就可以尽情地玩儿个性。”
政策背景
目前我国的医疗经济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顶层设计的产业三板块所有制混乱,在理念上混淆了公益和福利,而民众错误认为私立就是逐利。当然,宏观经济决定了公益性,当下我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收入上存在国进民退、收入不均等问题。
当前医疗体制面临的各种困难
医改是众所周知的世界难题,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彻底解决,包括英美等发达国家。而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多。过量开药、过度诊断和治疗,并非结合疗效和成本考虑的最佳治疗方案,如大量使用普药;医保局缺少对药品流通环节及对医院购药和医生开药的管控,造成中间环节的非法返点;由于缺乏完善的审核工具和监控手段,导致报销中存在欺诈、浪费、滥用的现象;药品销售网络分销层级过多,效率低下等。
这些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是公立医院的问题,也是民营医院的难题。当然,有困难需要克服才会出现机遇。当前民营医院的发展正迎来巨大机遇。
首先,市场广阔无边。我国人均年医疗花费达到2000元,而百姓抱怨看病贵的诸多恶性根源,恰恰是有良心的医院建设者的最大底气。
第二,民营医院实现管理职业化的速度要远快于公立医院,效率提升空间巨大,具备高速复制、集团化的基础。
第三,政策壁垒年年削减、成功在望。回头看五年前的政策环境,说明了提前建设布局的重要性。政策层面,未来呼吁改革的关键点是价格、质量及一视同仁。
职业化,职业化水平才是支撑公益性的关键,才是民营医院突围的突破口。将来医疗市场的理想状态是四四二结构,即公立医院 40%,职业集团40%,单体20%。
《百千万规划》
一是百院国际化在3年~5年内,可以有100 家医院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我国将成为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的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最多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条件,就是必须由国家来组织培训两类人才:培训100+名资深医生熟悉国际评审指标;培训300+名青年医生精熟国际评审专业用语及程序。
二是千院标准化。同样在3年~5年内,中国可以通过建设合理和有效的医院评价体系,对上千家二三级医院的院长和科主任们的工作进行“指导”甚至是“干扰”,强力推动公立医院的实际运营进行标准化改革。部分缓解中国医院院长多为资深医生半路出家的尴尬和困境。
三是万院规范化,“解剖麻雀”必须通过对一线工作的“规范程度”的监督来实现。中国大多数的医院可以在“保持个性”(其实就是“非标准化”的既有的工作习惯)的同时,实现遵守基本的操作规范,大幅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房志武: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JCI中国亚太理事、前中国总干事。本文为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2 15:12: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2 09:46:2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