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做医生职业群体分析
1、有助于对行业的了解
2、有助于对岗位的了解
3、有助于指导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
二、医生职业群体行为特点的思考
(一)感性认识
1、名医名言
v “做一名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同时还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吴阶平
v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特鲁多医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v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业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着、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仅是满足可治疗某些疾病。---爱丁堡宣言
2、归纳总结(1大7高)
① 社会责任大
② 工作危险性高
③ 工作强度高
④ 知识技能集中度高
⑤ 培训周期长,投入成本高
⑥ 团队协作性高
⑦ 成就动机高
⑧ 职业道德潜质高
(二)理性思维
1、医生职业生涯分析
2、医疗机构级别相关因素分析
v医院级别划分介绍
职业发展方向分析(重点分析二级、三级医院医师群体)
v 二级医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自己执业能力的自信心不高,迫切希望加入有学科带头人的团队,期望通过外院进修、培训等途径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有限,因此出现较高离职意向,这就是二级医院医师,一个夹缝中生存的群体,目前他们在职业化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需要从专业能力、培养方式等各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究其原因,医生的真实感受其实与二级医院的定位不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级医院的诊疗科目、发展方向、患者来源等因素常与三级或一级(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交叉,二级医院艰难地寻求着定位和目标服务人群。
县级医院人员流动趋势明显,超过6成的县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难以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在86所县级公立医院中平均每所医院每年流出20-30人,流出人员以临床医生为主,其中70%以上流向上级医院或经济发达地区,青年,中级职称占76.6%,副高职称占36.4%。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县级医院人才(流动)流失情况调查报告》
v三级医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自己的执业能力的自信心最高,三级医院科室设置较为全面,一级科目下通常设置二级学科 ( 专业组 ),医师参加继续教育主要方式为医院、科室、教研组等组织专题培训,病例中心教学帮助专科医师掌握理论知识 , 提高疾病鉴别能力。但是三级医院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聚集,工作压力大缺乏休息时间因此很多的临床医务人员有离职或转行的意向。但是有想法不代表真正离开体质,个人顾虑会比较的多,真正离开的人数很少。
3、职称级别相关因素分析
初级职称医师群体特点:
① 执业发展规划期,相比于其他级别医师,初级职称医师群体对自己的执业能力自信度较低, 对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建设依赖程度较高;
② 对医疗风险和纠纷事件的总体感受度均低于其他医师群体;
③ 在努力提高个人执业能力的同时表现出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
④ 相比其他级别医师, 初级职称医师离职意向最低 (公立医院) ;
⑤ 在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上倾向于首先考虑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⑥ 薪酬水平对初级职称医师的吸引力明显低于其他级别医师。
中级职称医师群体特点
① 专注于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个人执业能力,习惯通过参加规范化培训或外院进修提高专业能力、确定专科发展方向;
② 有针对性筛选并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
③ 面对医疗纠纷的数量相比高级职称低,但对不良医患关系及医疗风险敏感性很高,对未来医患关系发展趋势所持态度最为悲观;
④ 离职意愿相比其他级别医生更为强烈,尤其是 31-40 岁中级职称医生所表现出的离职意向更为突出;
⑤ 在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上处于多项选择阶段,因此离职后去向也更为多样;
⑥ 个人薪酬水平可能直接影响中级职称医师跳槽后职业方向的选择。
高级职称医师群体特点
①拥有自信心的执业群体,执业能力自我满意程度较高,对执业较有信心;
② 在执业中倾向于严格遵守各项诊疗规范,相较于其他级别医师更为重视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
③ 重视职称晋升体系,重视发表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④ 在诊疗活动中重视体现个人技术能力,对医学前沿信息时刻保持敏感, 经常参加学术会议, 相比其他级别医生群体更倾向于通过专科、专业培训方式提高自己专业技术能力在诊疗活动中重视体现个人技术能力,对医学前沿信息时刻保持敏感, 经常参加学术会议, 相比其他级别医生群体更倾向于通过专科、专业培训方式提高自己专业技术能力;
⑤ 在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乐于接受各种来源意见,常常客观听取同行同事建议;
⑥ 面对因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带来的压力最为突出(疑难病例)。同时, 也关注到高级职称医师群体还具有一些异于其他级别医生的特点:对患者的非医疗需求关注度普遍较低(患者量大)。
4、职业风格类型相关因素分析
职业风格类型分析对人才引进匹配的作用启示:岗位需求分析、人才引进标准
四、医生流动的三种趋势
医生流动的趋势
n 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流动
n 公立医院向民营医院流动
n 医务人员向其他行业流动(互联网行业、制药企业等)
医生流动(流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2、组织因素
3.个人因素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医师流失调查报告》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2 15:12: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2 09:46:2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