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市场需要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虽然离不开行政干预,但干预过多会乱了市场的秩序。医院等级的划分完全是行政干预的结果,这种干预使得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均,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的社会问题。要想使医疗市场健康发展,医院等级的划分很有必要消除。
看病难的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医院占有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病人趋之若鹜,而小医院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即使其院长求着病人去看病大家都不会领情。这便造成了长期以来最严重的资源浪费。要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就必须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病人不仅仅迷恋大医院的大医生,更要对小医院甚至民营医院的小大夫情有独钟,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病人都可能轻易看上病。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政策因素造成的结果,要想对此资源进行再配置,就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最近有关医院去行政化的传闻应该是一个有益的信号。医院的行政化是从人事方面对医院进行的等级划分。由于人事制度始终和资源的配置与结构相挂钩,所以人事制度直接决定了医院拥有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不同。那么一旦这种行政级别的划分格局被打破,各种级别的医院将会从制度上平起平坐,很多小医院会彻底摆脱先天性的不足,结果医院获得资源的机会就可能终于实现均等。
医院去行政化的措施对实现医疗资源的再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措施为不同级别医院的公平身份提供了一个制度方面的保障,但仅仅借此尚不足以获得真正的公平。
了解医疗市场的人都知道,目前的医院被人为分成了多个等级。医院等级的不同,意味着治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等因素的不同。病人看病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痛苦,解除痛苦就一定要看好大夫。按理说,不管什么级别的医院,也不管什么人开的医院,医院之所以被称为医院,都是因为它具备了起码的看病的功能。同样的道理,对于不同医院的医生来说,既然大家都有了行医的执业许可,就都应该是合格的医生都应该会看病才对。
但是,目前残酷的现实却是,民众根本就不相信很多医院的很多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呢?除了一些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医院的“标签”不同。
三甲医院被社会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那里被认为聚集了大量等级最高的医生。而小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里,由于被社会强制性地贴上了不体面的标签,于是其医生也就不得不被认为是“庸医”或者“骗子”了。在这种畸形扭曲的现实中,对于那些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来说,大家怎可能舍弃三甲医院的好医生而到小医院民营医院里找“庸医”找“骗子”看病呢?
医院一旦被全面推向市场,就要求有一个平等的身份和地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如今医院等级的划分却与这样的要求背道而驰,于是等级的划分就成了市场发展的桎梏。
市场经济有自身运行的法则,虽然离不开行政因素的指导,但行政的干扰过多肯定不利益市场的健康发展。医院去行政化政策的出台,使行政因素对市场的干预明显减少,但医院等级的划分却依然是行政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要想使这个市场更健全,等级划分一定要尽早消除。只有大家等级一样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身份的医生才能有一个相同的出身,才能有公平接诊的机会。而只有在地位相同的前提下,医疗市场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合理均衡的再配置,最终使民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4 12:01:2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30 14:21: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7-29 09:38: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4 07:44:3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5:29:39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