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医院心胸外科每年有将近180例心脏手术,几乎所有的心脏术后患者都需要在ICU度过最危险的第一个晚上,危重症心脏术后患者的监护更是重点。患者手术结束后从手术室到ICU,要经过几次搬动,而且需要更换微泵,微泵里往往装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药物,加上患者术后全身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引流管、静动脉导管,如果在交接期间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因此,术后患者怎么管?心胸外科与ICU常常容易产生分歧,相互抱怨。
当患者从胸外科转到ICU的过程中,如果生命体征出现超常变化,胸外科医生会抱怨ICU护士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迅速,梳理微泵输液皮管等花费时间较长,导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等。而ICU护士则抱怨术后患者输液皮管转入时就过于混乱,导致花费时间长,而更换微泵会造成药物短暂停止,短时间影响血压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作为主刀的胸外科医生,习惯于主导术后治疗,虽然患者在ICU期间的医嘱应由ICU医生开出,但是外科医生总喜欢自己下医嘱让ICU护士执行,有时候就会导致医生意见不统一,护士执行难,最后干脆是“谁的患者谁做主”,ICU一有事情就直接呼叫胸外科医生。于是胸外科医生、ICU医生、护士三个主要群体之间的相互抱怨逐渐升级,这对医院和患者来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怎么办?与其一味地抱怨,不如好好商量达成共识。这样不仅对两个科室是好事,最重要的是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经过讨论,心胸外科和ICU两个科室开始试着去体验彼此的工作,再来商讨流程上是否需要改进。于是,ICU医生和护士走进手术室观看心脏手术全过程,了解如何麻醉、如何手术、如何护送至病房,并提出可以将床铺、微泵从ICU直接带入手术室,减少更换次数,保证患者术后血压平稳。ICU还主动实行护理术前访视,派出护士在患者手术前到病房访视,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在ICU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手语需求。而且胸外科和ICU的医生们还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明确了术后患者管理由ICU医生主导,并负责日常用药、观察,处理各类情况,必要时联系胸外科共同商讨。在诊疗理念上,双方共同遵守心脏术后监护的理念。通过相互的了解,两个科室的对接越来越顺。
为了两个科室配合更加默契,心胸外科与ICU相互邀请对方科室的医生参加同行评议,并多次召开两个科室的协调会。从以往的一味抱怨到现在的相互理解,台州医院心胸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打出一副“信任”和“共赢”之牌,从以往的“各干各的”到现在的“一起干”,改变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
方永乐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5 13:37: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2 14:29: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1 13: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