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为什么中国医美机构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么差?

19年04月30日 阅读:26775 来源: 凌晓转载

  前言


  中国医美行业在自作自受的价格战之后,哀鸿一片;但上游厂家们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对医美机构的自相残杀,作壁上观,悠然自得。


  为何中国医美行业的所有机构,对上游产品供应商如此缺乏议价能力?为何在国外十分便宜的器械或产品,在中国市场却能高出数倍?(千万别拿关税说事儿!)


3.jpg


  在这些产品或器械刚刚引入中国的红利期,医美机构可以高来高走,最终让消费者买单,如今利润空间被自己弄没了,降价却无法蔓延到上游,而有些产品居然还能做到逆势涨价!为何?那些面对医美同行穷凶极恶的所谓大型连锁机构,在面对欧美厂家的时候,手无缚鸡之力,为何?


  不知道医美行业的同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所有的行业大会,都离不开厂家的赞助,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所以,多如牛毛的各类峰会论坛,没有任何对上游供应商的质疑之音。


  行业的分散化,是医美业整体缺乏议价能力的深层次原因


  几乎所有分散型行业都有一个特殊现象,即极低的进入门槛,所以会聚集相当多的中小型机构,鱼龙混杂。2016到2018年间,但凡有些资金的,都涌入医美行业,便是一个例证。不少地产商和矿主对医美业的所谓高毛利发生浓厚兴趣;一些医美消费者也误以为这个行业赚钱很轻松,干脆自己也开一家。这些极度缺少行业经验的投资人把一潭浑水进一步搅浑,致使行业的分散化状态不断加剧。


  从业人员在一盘散沙的产业结构里,伴随着行业认知度的参差不齐,在应对供应商和消费者时,毫无规模优势,更缺少议价能力。面对同样认知粗浅的消费群体,医美机构只有不停地降价;面对上游供应商,无论是设备、产品还是媒体资源,只能任人宰割。


  百莆大战是最典型的案例。


  媒体资源也是医美重要的上游营销资源,上游的媒体公司在缺少垄断监管的市场上往往一家独大,坐拥垄断地位。


  无论是百度还是新氧,一旦企业不得不做“市值管理”的时候,必然要对用户进行疯狂收割。莆系医疗占据了中国民营医院的70%以上市场份额,他们来自于一个同样的村庄,说着只有自己人才能听懂的方言,一部分机构洗白了早期创业的原罪,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本来莆系医疗是最有条件克服分散化,联合起来与上游议价的,与百度的激烈碰撞就是一次争夺议价权的尝试,然而最终还是因为内部的不团结而失败了。


  1、供应商的“收割”心态


  面对一个转型期分散型市场,供应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投机心理,高价收割。


  曾经有人笑称中国市场“人傻钱多”,其实更底层的原因是各自为政、缺少凝聚力。医美机构之间,鲜有长远眼光,在零和博弈的心态下,彼此争斗,找不到降低成本的正确路径。供应商们恰恰是看准了这一点,上演一场又一场掘金盛宴。


  比如行业内比较追捧的水光针产品菲洛嘉,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是在欧洲市场的3倍左右,韩国产的玻尿酸艾莉薇更是达到了3.7倍。而且,这是已经将关税成本和销售国消费税成本考虑在内的比较。在国际市场销售3万多美金的激光器,到了中国,可以卖到60多万人民币。


  国内市场,医用产品和器械的销售价格没有任何严肃性可言,这是一个缺少尊严的市场。所有的供应商都知道,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销售价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卖给公立医院的价格可能高出民营医院一倍甚至数倍。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一个没有自尊自律自强之心的行业,如何指望别人对你心生敬畏?


  2、信息不对称给无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交给境外厂家这么多年的智商税,国内医美界仍然乐此不疲。国内外信息长期处于不对称的怪圈里。


  前些年,风靡全球的超声刀,是一个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厂家面对的是泛滥成灾的水货市场,于是果断放弃了申报CFDA的动作,因为办证所耗费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无法确保合理回报,所以超声刀至今仍然是无证设备。问题是:你如何要求一个商家在没有秩序的市场上从善如流呢?


  菲洛嘉是另一个例子。这是出自法国的一款透皮注射的水光针产品,用于中胚层皮肤美容治疗,在法国是中规中矩的医疗用品,但是在中国却是与医疗不沾边的化妆品,但是厂家做足了消费者教育,顾客趋之若鹜,效果也还不错,违法使用化妆品用于医疗的锅,甩给了广大医美机构,全行业上演一出猫捉老鼠的游戏。极度分散的医美行业,只要不被药监部门抓住,就万事大吉。最近深圳开始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各地也是不举不纠的状态,反而培养出一批讹诈医美机构的医闹。厂家只顾赚钱,玩弄广大医美机构于股掌之间。


  3、国人在洋货面前的卑微心态


  医美业的知识分子是医生,他们经常往来于国内外的各种会议展览,参加各种培训,应该是对国内外的行情了如指掌。但是他们拿了厂家的赞助,对于国外厂家在中国市场的掠夺行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期以来,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导致洋货高人一等的心理定势根深蒂固,只要是进口货,一定比国产的好,所以价格昂贵是理所应当,人们普遍缺乏议价意识,这种自卑心理给了境外厂商可乘之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医生们为何对成本及供应商价格普遍不敏感呢?因为他们的薪酬往往与成本无关;成本关乎利润,是投资人的事情,而投资人大多外行,医生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消费者不再为高价买单,机构之间大打价格战的时候,行业整体盈利情况就变得越来越可怜。


  4、行业协会没有起到为行业代言的作用


  医美行业的分散化不仅仅在我国如此,欧美国家同样有类似特点,但是他们找到了平衡的方法。


  行业协会是欧美国家真正的行业管理者,在分散的医美行业握有相当的话语权,协会可以代表行业说话,可以代表机构给出合理价格,让市场保持平衡。但是在中国却不行。


  国内的行业管理权分散在六七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这么多的协会,除了开会和收·钱·盖·章·之外,不能真正代表行业,或者联合分散的医美机构,逼迫上游厂家降低虚高的器械、产品价格,让市场回归理性,它们做不到,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5、行业转型期一个重要标志是竞争的重点转向成本的竞争


  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期之后,医美行业向成熟期迈进,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企业的成本分析变得更加重要。


  无数的医美机构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但是它们缺少降低成本的能力,面对上游供应商,无论是百度,还是进口厂家,显得弱小而无助,它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为谁打工?


  一个行业的健康成长,在五大竞争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包括现有竞争者之间的角力、新进入者的威胁、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对买方的议价能力。而涉及到成本的方面,明摆在那里。


  Tips


  从目前的阵势上看,唯一拥有与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就是莆田系,他们自己老乡们组织的协会,拥有6000家民营医院的庞大阵营,关键看他们内部是不是能真正的团结起来。


  作者:李滨


  来源:丽格李滨


本文由(凌晓)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iapmCnP2IKe5Dz_AKPvvEg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34阅读

国家医保局发文,医院监管全面升级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27 10:06:35 文章来源:转载

986阅读

医保申诉| 违反医疗服务价格相关政策的违规类型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25 16:57:25 文章来源:转载

1053阅读

严查医保违规!三家医院 “踩红线” 被查,最高罚款310万元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25 16:09:41 文章来源:原创

2213阅读

美国药品零市场或面临巨变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1346阅读

可惜 医美 不是金牛座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2073阅读

双D监管|转嫁费用会被处罚?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转载

凌晓
简介
资深医美咨询师,从事医美行业6年。曾服务于深圳某医疗美容医院、某整形医院等多家知名医美机构。咨询师培训、客服体系构建和质量控制实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