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一个例子:诈骗短信。
我们不陌生吧。是不是觉得非常弱智,一眼看出来就是骗子,但是真是不少人上当啊。
为什么这么蠢萌的诈骗短信还能骗到人呢?
原因是:蠢萌的短信,是一种高效的筛选机制,对大量人群进行了一次有效筛选,筛选出很容易受骗的人,再进行后续的策略,从而诈骗成功。
今天要分享的获客逻辑就是高频转低频。
具体是怎么理解呢?
> 就是用高频、低价、轻的服务,吸引足够样本。
> 然后利用有效筛选机制,筛选出目标人群,转化到低频、高 价、重消费。
这个逻辑大家并不陌生,比如生美转医美,引流产品(脱毛,肉毒,玻尿酸)转大项目都是这个逻辑。
上述都是些比较常见,比较直接的玩法,接下来介绍一些不太常见的玩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开淘宝店获客。
医美项目解决的用户痛点,淘宝拼多多都提供一些更加高频,更轻的商品来解决用户需求。
比如:双眼皮手术对应双眼皮贴
比如:隆鼻手术对应隆鼻神器
比如:吸脂手术对应减肥药
...
截图中的产品都是上万人的购买,这么大样本基数总能转化不少客户吧?
有了大量的潜在客户联系方式以后,接下来就是进行顾客的筛选。通过粉丝群,社群,机器人电话,群发短信,电销部门开发都可以完成客户筛选。
对于电商品类的选择,尽量是选择有品牌的,用户认知度相对较高的。因为你不指望卖产品挣钱,可以利用价格战,迅速获得销量。
二是:趣味小游戏获客。
相信大家都玩过测颜值、测年龄这样的小游戏。那么,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比如测发量,测皱纹,测水分,测五官结构之类的趣味小游戏,来获取大量潜在用户。其实这些游戏在忽略测量值准确性的情况下,技术开发的成本很低。
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设计更多任务关卡进行初步筛选顾客。比如最快完成答题送iPhone Xs,设计的题目跟医美项目相关,就能进一步筛选出医美潜在用户。
三是:智能硬件获客。
我们经常能在商城见到一些自助的拍照机器,拍完扫码获取照片。同类型的还有:自助测体重,自助测健康仪器,自助测皮肤仪器,自助按摩椅等。
玩法逻辑是大概这样的:假如在各大商城部署200台,假设每天便涨粉3000,一年就100万粉丝。算上50%的流失率,最少也有50万粉。
通过皮肤,健康,体脂相关的仪器获客,然后利用微信公众号设计活动或者内容筛选出医美目标用户,进一步转化开发。就算不进行筛选,一年下来就接广告收益也还不错。这个玩法红利期很短,如果没能及时部署在足够多商场,也可以考虑跟已经部署好商家一起合作。
其实,高频转低频获客,这个逻辑很常见,可以延伸出很多玩法。但是针对高频转低频的获客玩法,是否能跑通?很大程序取决于筛选机制是否有效。
筛选机制效率高,总投入成本才低。筛选机制效率不高,目标人群就不精准,后续的跟进成本也较大,就容易白忙活。
比如:脱毛项目拓客真的不行吗?
> 也许优化一下筛选机制,就能变成有效的获客手段了。
> 是不是可以在电话预约的时候就筛选一次呢?比如升级进口设备套餐才能预约上预期的时间。不升级的客户就给排在医院不忙的时间,尽可能降低转化成本。甚至往后排让顾客放弃(设计好话术,不要引起投诉)。
设计筛选机制的核心,是降低转化成本提高收益,保证最终收益大于总投入。蠢萌短信筛选,机器人电话筛选,社群运营筛选,价格筛选,任务筛选,复杂规则筛选都是常用的筛选机制。
最后想提醒的是:筛选机制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多次优化迭代,才能高效地筛选出目标用户,从而实现通过高频转低频获客逻辑,获得不错的收益。
来源:美业增长营销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3 13:57:3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22 15:25:3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22 10:57: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19 10:58:4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18 09:30:3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17 11:50:24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