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朋友圈里流传很久了,每每看到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怪怪的感觉。本来不想理,因为一看就知道太不靠谱。
但当看到很多所谓的中医迷们狂赞狂转时,更有一种冷气从脊梁骨缝隙里冒出来,直为中医的未来担心。所以,也就不得不说两句。
中医目前的处境怎么样?
中医目前的发展环境真不错。体现在三个方面:
法有了。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是实施了,各地中医药条例陆续制定通过,与之相伴随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规定陆续出台。
政策也很支持。几乎所有的重大规划和政策中都无一例外地强调要把中医放在重要位置上。仅从各个时期确定的卫生工作方针就可以看出来。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将卫生工作基本方针修改为:“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
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根据卫生改革的经验,对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做了修改和充实,形成了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卫生健康工作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大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讲话中的38个字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俗称“38字卫生方针”。
国家很重视。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不管字数多少,都无一例外将中医药工作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主要任务。今年的报告被称作跨度最长、篇幅最短的报告,但仍然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
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捧杀,二是棒杀。
很多人对中医缺乏最基本的科学认识,缺乏最基本的正确尊重,存在一种盲目的不加区分的神一样的崇拜,直接把中医放在了不恰当的位置。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一直存在,之所以会将中医神话,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近年来,多次集中爆发。一次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一次是中医药法通过之后,最近的一次就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很多人对中医的就有了飘飘然的感觉。另外,有一些人对中医从骨子里的就看不起,认为中医有太多说不清,不像是科学,特别是最近北京中医药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写上了“不准诋毁、污蔑中医药”,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不但对诋毁、污蔑难以判定,而且似乎是要将中医放在不容置疑的地位,并不利于一门学科的发展。
靠一个组织就能解决问题?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不能仅凭成立一个组织,中医药要振兴需要团结、凝聚更多更广大更广泛的力量,要真真正正得到更广大人们群众的认可。实际上中医已经深入人心,在人民群众中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这一点也是中医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不需要固步自封,也没必要妄自菲薄。而且,从目前看,中医本就有国家级的管理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本无需再设立一个什么不伦不类的“中医委”。
再者看看那个所谓的中医委都是干啥的你就知道有多么不靠谱。
中医委成立了,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
基中委 基中委 1周前
中医委的成立,你看到了什么?
01 将卫计委中医司和中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中医继承和发展委员会(下称中医委),使中医独立管理中医;
02 成立由名老中医组成的中医委监督小组,负责监督中医委的工作,防止偏离中医正常的发展轨道;
03 废除以西医标准管理中医师的法规,由中医委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评定中医师职称和设置临床机构;
04 废除以美国医药标准为中医药标准的规定,由中医委制定符合中药自身继承和发展的鉴定标准;
05 中医法颁布后,由中医委细化和补充各项中医法律和规章制度,现行的医药法规只适用于西医药(民间中医是在民间基层发掘,不能由中医执业医师推荐);
06 将中医的教育权从教育部移交给中医委,鉴于中医药只是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全国的中医药大学更名为中医大学;
07 试点成立纯正的中医院校,设立纯中医临床专业、剔除中医院校的无关专业(如营销等),院校教材主要以《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濒湖脉学》为主;《易经》《难经》《医宗金鉴》郭生白的《本能》版为教材,为辅导;取消无关紧要的教材。在中医院校和民间恢复师承制,将有中医特色的师承制申遗;
08 改革中医院校的招生办法,将文化课和中医知识同时用于高招考试,降低师承者和民间自学者的入学门槛,加大中医院校招生力度,弱化或取消英语晋级考试;
09 汲取日韩的经验,成立针刺、艾灸、正骨等细分专业或中医学校,对合格的针灸师、艾灸师、正骨师等其他理疗师颁发证书,并准许行医;
10 建立纯正的中医医院和诊所,借鉴韩国中医发展经验,取消中医院混用西医输液等疗法,为纯正中医院和院校提供经费保障;
11 恢复民间中医的行医权利,有居委会、村委会推荐的民间中医可以注册诊所、中医馆、中医堂、中医门诊、中医研究院、中医院等机构行医,评价中医师合格与否要兼顾疗效和医德;
12 恢复中药店内的坐堂医师的传统,恢复师带徒制度,为继承老一辈中医先哲的遗愿,停止一切以欧美医学标准为中医标准的错误做法,防止以中医现代化为幌子削弱和消灭中医,使中医走上有中国特色的自我传承、发展和复兴之路,100多位民间中医经过充分讨论提出如上建议;
13 中药不能用管理西药的制药方式来管理中药,必须用中医药传统的泡制工艺来进行泡制才能提髙药性,增强药效,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
中医应该怎么振兴?
首先是依法。以什么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目前振兴中医最主要的依靠。任何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制定条例都必须以此为据。
其次是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广泛动员各种积极因素继承、保护、发展中医药。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在发展中医药事业当中,既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也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特别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不能有意无意制造中西医对立甚至分裂。
再次,一定要明确重点。发展中医药,第一个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完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要在现有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建好中医药科室,还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对于举办中医诊所实行备案管理,要注重把握政策,不能因为备案而降低标准。第二个重点是依法做好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认定工作。不能让游医药贩和江湖骗子继续毁坏中医名声。第三个重点是保护好中药资源,没有好的道地中药就无法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第四个重点规范中医养生保健和文化传承,要特别注意科学看待中医,认识到不足和短板,扬长避短而不能把认识的局限当做虚幻的伟大,这就不是科学的态度。
期待中医界以及真心想要中医好的所有人,在中医药法的旗帜下为振兴中医贡献力量,别再做有意无意戕害中医的事。
来源:老徐评医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