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近日,有人吐槽去云大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挂号,VIP门诊挂号费310元,认为是“天价”;2020年4月也有人惊呼,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特需号诊金1200元,太贵了,甚至还有人诘问钟南山先生:你差钱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高与低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特需门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专家的知识价值、技术价值以及劳务价值?又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说法?
第一,什么是特需服务,如何看待特需服务。所谓的特需服务是相对于一般基本医疗服务而言的。作为患者,完全可以到任何一定医疗机构的一般门诊服务窗口排队挂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并能按照医保相关规定进行报销,最后只负担自己应负担的部分。同时,一些医疗机构在保证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满足有较高就医需求的患者,在服务时间、内容、环境等方面的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但这个特殊需求的前提是完全出自个人自愿、个人选择,医保不报销任何费用的。文章开头提到的去云南大学医院产科挂VIP门诊挂号的就属于特需服务,诊费310元,完全出于自个自愿的。
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属性,价格是比较低廉的。而特需医疗服务的价格是按成本并加适当盈余、兼顾市场供求情况的原则进行定价的,由医疗机构根据各自不同情况自主确定,事前应将价格标准分别报市物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收费都是合规合法的。
特需医疗服务的产生,还源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正在从早期的基本医疗服务转向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需求,医疗服务也正在呈现复合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需求特点,特需医疗服务应运而生。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医疗专家的价值。本人从事医改工作20年,医生的诊金收费标准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以北京为例吧,2017年,北京进行以医药分开为主的改革后,知名专家(名医)的门诊诊查费由30元调整到100元(其中报销40元、自费60元)。此前,知名专家看一个病人诊查费30元,主任医师看一个门诊病人的诊查费8元,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就更低了,他们一天收入可能还不如一个收入较高的保姆。
目前多数省份医生的诊金标准仍然沿用的是多年以前的收费标准。不用说2017年以前的诊金标准高低,即使2017年(北京)提高后的诊金标准,专家的知识、技术、劳务、风险等价值仍然被大大低估了,也就是还没有完全体现专家的自身价值。专家的知识价值、技术价值、劳务价值和所承担的医疗风险,要远远高于他们目前的诊查费、手术费用等。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医疗系统多年来重物轻人、重药轻技造成的,药品耗材价格虚高,而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却被大大低估。而今天稍微提高一些、体现医务人员“真实”价值就被吐槽、围攻甚至群欧。
第三,310元特需门诊费用到底是高是低。对于云大医院VIP门诊挂号费310元,引发了网上热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对比一线城市,享受着高端医疗服务,300多元的专家号一点不贵。但也有网友认为,300多元的专家挂号费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太贵了。
首先说,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专家,都是医疗行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一般都有20多年,甚至三四十年的专业经验,无论是从经历经验上说,还是从专业角度说,他们都是行业的权威,应该说300多元服务费用应该说一点都算贵,并且还应该说低了。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呼吸内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成员钟南山,也曾因“挂号费1200元”引起社会热议。以钟南山院士80多岁的高龄,以其在国际上的地位,1200元并不高,甚至是太低了!恐怕是12000元、甚至22000元都完全可以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医院开通的VIP客户通道、国际部、特需医疗部等是给一些国际友人、外国朋友和国内经济条件比较好、想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人士开设的,价值明显高出基本医疗服务。但这完全是个人在理智清醒、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的自愿选择。绝对不应该出现,自己一边选择了特需医疗服务,一边又极力吐槽甚至恶意攻击的现象,这就有点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味道了,理都让你一个人占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等阶层人数的不断增加,享受特需医疗服务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特需医疗服务的价格可能还会不断上涨,未来的一次门诊费用会多在500-1500元之间。特别是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等的诊查费用应该会更高。
第四,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急需提高。多年来,我国医务人员的阳光薪酬待遇远远低于他们的实际价值,无论是从他们目前的劳动量、技术含量、行业风险等,还是与国际同行的收入是本国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相比,我们国家的医务人员的待遇可以说是国际的最低的薪酬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允许”,但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落实。自2018年来国家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了大量的资金。随着集采范围的不断扩大,集采力度的不断加大,节约的医保资金会越来越多。当初提出的“腾(药品耗材价格之)笼换(医疗服务价格之)鸟”应尽快实现,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
来源:医改界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13 11:27: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03 17:32: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