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品牌的主体就是产品本身,文化打造也是由产品熟悉决定,场景品牌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场景,用一个场景或者平台来连接产品与消费者或服务与消费者。场景品牌的构建比产品品牌更加复杂,需要的时间更久,消费者需要体验的纬度和频次更加丰富,信任度也更高,延伸空间更大。
如果医馆是产品品牌,其先决条件就是医生是产品,医馆对医生具备打造和控制能力,但实际上99%的医馆(外行投资医馆聘请医生)对医生没有任何控制能力,所以这种情况下,你按产品品牌来打造,可行性是非常低的,最后都是为医生做嫁衣,医疗机构唯一成功案例就是公立医院,(插个题外话:很多人说某田系是虚假广告做起来的,不可否认这个因素很关键,但更为关键的是某田系对医生的绝对掌控力,进入某田系机构的医生,谁不按他们说的做试试?)
如果医馆是场景品牌,其先决条件是客户需求的价值是多样的,创造多维的体验,尽可能地弱化医生的主导地位,即疗效不是决定医馆生死的唯一,这个假设从运营的角度是成立的,但从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只能做不能说,因为说出来就会产生误会和冲突,但又确实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医馆生存和发展的逻辑,是单纯的依靠医生带来的疗效吗?显然不是的。
相比产品品牌来讲,把医馆看成场景品牌,我们整个运营工作就会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更富弹性:
1、把引流工作做到极致,为医生输送客户。这方面最好的对标对象就是公立三甲医院,为什么医生在公立三甲医院听话的很,说白了就是让医生不用担心没患者,客源稳定,医生才会稳定,医生稳定,医馆才能持续的提升疗效,不然就是瞎忙活。
2、场景品牌的特性是要求把技术、产品、服务融为一体,他是立体的、多维的,疗效只要能做到行业平均水平,你的医馆就能发展起来,因为你为客户创造了多维的优质体验,足够你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场景品牌的外延性更加广阔,我们即可做诊疗,也可以做产品,还可以做健康营,变现方式多种多样,摆脱诊疗变现单线路径,降低对医生的依赖度。我本人从来都不看好中医馆在诊疗市场能有多大的竞争优势,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整体的抱残守缺、保守自私和毫无创新之心,很难跟上市场竞争的步伐,更不可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新价值和持续降低客户就医成本(越来越少人说中医看病便宜了吧,以后会更贵的),当中医人这个群体存在问题时,你医馆如何能避免这些问题呢?所以,医馆必须要弱化医生的主导地位。
4、场景品牌创造的客户价值会更丰富更持久,诊疗是低频的,疗效是也是难以把控的,但客户除了治疗需求外,健康需求才是贯穿一生的,核心就是我们如何挖掘并服务好客户的健康需求,增加接触频次。
当然,现阶段,想要弱化医生的主导地位,必须要做到三件事:
1、建立起强大的运营团队,解决好流量问题。
2、围绕专科打造品牌,持续性投入,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径,并能复制,降低对医生的依赖。
3、挖掘并服务好客户的健康需求,多维度高频次的跟客户建立连接,持续的提供优质体验,弱化医生主体。
当前能做到这样的医馆目前几乎没有,所以,一般不建议外行投资中医馆,在健康这条赛道上,有很多路可选择,也远比投资做中医馆要强。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24 11:24:3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23 13:44: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22 11:16: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22 09:50: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22 08:57:0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9 11:24:18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