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6位院士参加的“中医药发展论坛”上,大家经过一番“辨证论治”,为中医不振找到了8个“病症”,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下。
第一个病症:对中医药在构建中国特色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中西医并重方针落实不够。社会上“中医不科学”的错误认识,用西医标准评判中医的观念,影响了中医药发展。
疑问点:到底是谁认识不足?是G家吗?还是中医人自己?如果是中医人自己,我想,即使G家再怎么扶持,也会被现代医学摁在地上摩擦。医疗虽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公益属性,但也面对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就看你的效率和价值,以及是否符合人性需求。
中医是否科学,我想我们每个中医人都认为它是无比科学的,自成体系的。可问题是,中医内部对中医理论体系有统一的认知吗?建立了自己的疗效标准吗?中医理论体系和疗效有持续的纠错、进化能力吗?没有吧! 我们说的中医思维谁能讲清楚吗?中医思维跟他的内核具备跟现代人沟通的语境吗?
第二个病症:现行管理没有遵循中医药规律,大多参照现代医药管理模式。中药新药和院内制剂审批标准脱离实际,一大批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及院内制剂无法取得批号。中医药纵向管理“高位截瘫”,“寸步难行”;横向管理“九龙治水”,“天下大旱”。
疑问点:中医内部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没有具体的疗效标准,请问,如何能得出中医药的管理规律?得不出,拿什么来遵循?中医人不能老停留在这不行那不好,然后自己从来也没有提出具体、可执行的管理解决方案,不是瞎探讨折腾,年复一年做无用功。
第三个病症:由于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合理、诊疗项目偏少、技术劳务价格偏低,加之药品价格机制改革的影响,中医医疗机构单纯依靠提供中医药服务,难以维持生存,导致服务方向出现偏差,中医药特色优势受影响。
疑问点:中医人不是历来视资本为洪水猛兽吗?怎么需要投入和补偿了?核心是G家投入补偿给我们干什么用?用在训练我们“望闻问切”的器官上吗?再说我们不是一直认为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家医院,三根手指打天下,多牛逼,怎么难以维持生存了?
第四个病症:中医药资源过多集中在城市中医院,农村、城市社区的中医药人员缺乏,技术薄弱,网络不健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疑问点:民间中医人一直质疑学院教育,可问题是,中医传统师承模式,能培养出一代超越一代的医疗人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既然当前师徒传承模式和学院教育都不行,拿谁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第五个病症:中医药教育没有突出中医的规律和特点,医疗与教育脱节、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功底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人才缺乏,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的瓶颈。
疑问点:从古至今中医药教育其实都是失败的,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中医药本身的问题呢?
第六个病症:中药野生药材资源采挖无序、无人管理、破坏严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下降,影响中医疗效。中医中药割裂趋向加剧,中医药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领域的发展滞后于医疗。
疑问点:中药材问题就不多说了,相比中医其它的问题,解决这个是最容易的。
第七个病症:中医药学术继承、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疑问点:中医真的能传承好吗?中医人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创新能力吗?中医人手里的那点技术愿意分享出来吗?
第八个病症:中医药文化建设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
疑问点:好像市面上中医药文化方面的书比真中医技术的书多,假中医技术的书比中医药文化的书多。从新媒体平台来看,我们很多哲学家、国学大师、民间中医高人,基本上天天在倡导中医药文化啊,怎么被忽视了?
自接触中医4年多来,看到的好像是我们中医人一直在找病症,一直觉得中医衰落不振是别人的问题。如果能找到真正病因还好了,关键还找不对,更别说提出正确解决方案了。
我们是不是先想想,或许中医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这个可以优化、革新、颠覆,如果我们中医人出了问题,剩下的都是别人的问题了。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9 11:24: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7 11:45:1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6 10:23:2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5 11:07:14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2 18:21:4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