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同行对焜哥说,一家2021年开业的医美邀她入职,犹豫之后没有选择。
也对,疫情这3年,医美人都不愿意选择新开机构。
很多准备新开的医美,遇上疫情后直接放弃开业,甚至还有机构装修完成后就宣布歇业。
所以这几年,老医美人对新机构都有点敬而远之。
不过她说出这家机构名字后,焜哥的惋惜没从口里憋住,直接不吐不快。
这家在疫情中开业的机构在杭州。
她的名字叫原素。
原素是家奇怪的医美机构。
奇怪源于她和当下很多医美的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是,原素离医美又远又近。
远是因为,开业几年,很多医美人从未耳闻,其中还包括近在咫尺的杭州医美人。
近是因为,经营初始,就有业内大佬时常出没,丽格、新氧和行业协会的高层都曾拜访,且私交不错。
格格不入是,很少人在2021新开医美,因为这个时期行业普遍悲观。
而原素,偏偏选择这个时候新开。
不仅开了,还拿了一层和院内面积相当的办公室。
格格不入是,装修好后砸掉重装,这种事居然发生在医美。
这么做过,最有名的公司是乔布斯时期的苹果。
那次是为了苹果新品IPHONE上市的展示店。
原素又是为了什么砸掉重来?
答案可能有些丧心病狂。
是为充分保证客户的隐私,所以砸掉重做。
砸掉重做后布局当然好,客户进入原素后完全不用打照面。
前门进,后门出,配合时间规划,整个动线即使客户满员,也能做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完美杜绝转角遇故知的尴尬。
只是仅仅为了这,砸掉不菲的装修,有多少医美人会干?
更疯狂的是,为了保证隐私,原素直接不设大厅。
没有大厅的医美,国内可能就这一家吧。
特别面积过千平,不设接待大厅,这很不医美,这很格格不入,这也很奇怪。
原素的门头只有原素的LOGO,没有多余文字赘述。
大面的留白,细节的精致,用材的考究,让人第一印象感到典雅。
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院内。
大约是这种品牌调性和装修风格,让在杭州那些知道原素的医美人,都有一个错觉。
那就是一提原素会说:“哦,那是家渠道医美。”
原素就这样经常被人误认为渠道医美。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知?
可能品牌的克制和装修的精致都容易造成这个错觉。
毕竟整个院内没多少项目宣传,打折海报。
房间内充满各个奢侈大牌LOGO的物件。
再加上对外宣传几乎等同沉默,不仅对客户的广告宣传少。
低调到连同行知道的也不多,这确实少见。
这在以往也确实只有渠道医美才如此。
当然,和渠道医美差不多价格,配上不低的服务标准,也可能是原素被误认渠道的原因。
如果仔细看,虽然呈现如此,但原素的定价依据和服务交付与传统渠道医美又有明显不同。
原素的定价依据有两个特点:
一、有意识砍掉一些同质化严重的低价项目,以保证定价的筛选;
二、采用行内头部厂家的材料和仪器保证交付质量。
简单说,就是砍掉常见低价项目,保证交付质量。
这样的结果呈现到价格端,难免不会太低。
而仪器和材料的选择,更是彰显与传统渠道医美的不同。
比如原素配齐整套皮肤仪器,不少都是以顶配去配置。
光是皮肤检查仪器,都能摆满一个房间。
这是传统渠道医美不会做的事。
不是因为考虑成本,核心是渠道医美的命脉是渠道。
为了避嫌,渠道医美也不能开展皮肤项目,不然很容易被渠道误会是抢客户。
再比如一个从成本去考虑的细节。
传统渠道医美重包装,轻成分,因为渠道机构需要通过包装达成溢价。
而原素在对客户的沟通上注重材料成分,注意信息透明,产品选用正品。
信息透明,选用正品,无疑会增加更多成本,在价格上也会失去一定竞争力。
不过,无疑更符合客户的利益。
这一细节,也在表明原素与传统渠道的差异。
再从服务的细节去观察,也能感受到种种不同。
传统渠道医美服务的强悍是源于生美的加持。
而原素的服务,别说直客和渠道医美,大多数生美也很难媲美。
这不免让人定势思维,不是渠道,服务怎么会这么好?
仔细研究,其实两者服务并不相同。
生美服务更多是熟悉感的建立,是长期接触后的熟悉。
渠道医美服务多是脱胎于此。
进门都是姐,来往全是客,这是渠道高客单、高奖励带来的服务。
脱胎于生美服务的渠道医美服务,虽然很热情,可难免有点小功利。
而原素的服务则更像五星酒店、空中贵宾、奢侈大店的服务。
让客户都能感知到专业和统一,又不失热情。
引领客户参观院内,介绍院内仪器和医生,用仪器的特点和医生的优点强化机构的卖点。
这是每家机构都会做的事,无论直客还是渠道。
无非是直客偏专业,渠道偏包装。
但无论直客还是渠道,引领介绍院内的人要么是咨询主管,要么是美学总监。
不少医美机构还必须是运营院长才能做完整的介绍引领。
在原素,这是每位前台客服上岗必须完成的功课。
很多机构其实都明白服务的重要性,很多机构也天天在要求服务,但真正能做到的确在少数。
至少,焜哥是第一次听前台在介绍机构,介绍仪器,介绍医生,并能有中生有的说出特点、优点、利益点。
可能有人会说,要是能给前台开出合适的月薪,也能招到如此高素质的人员。
实际上,这几年用高薪招空姐的机构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做到专业和服务同存的机构,依旧寥寥无几。
不少机构,高薪招来的高级客服,很多也只是沦为机构象征。
很多事,比如服务,是用来做,不是用来说就能实现。
类似这种彰显原素特质的细节还有很多,种种细节都在述说一个现实:
原素,非渠道。
原素与传统渠道医美有明显不同。
但也不能就此把原素归于直客医美。
之前种种细节,服务、定价、调性确实不能把原素归根于传统直客。
项目筛选带来的高客单,“医美经纪人模式”带来的精准营销,这是与传统直客基因完全相悖。
特别是对品牌力和价值观的重视,所带来的员工对机构的认同,这也是直客难以企及的梦想。
传统直客,对员工管理更多遵循铁打营盘流水兵思维。
每个人都是颗替换更改的螺丝钉。
特别是营收超过一定数值后,机构只能通过冰冷制度和惯性去管理。
这也带来员工和机构的虚与委蛇。
其实这也难免,毕竟在KPI的追赶下,谁还有精力去重视缥缈的价值观。
毕竟大多数医美人不明白,价值观也是品牌力的体现。
只有融合价值观的品牌,才能生根。
也只有落到实地的价值观,才能发芽。
才能和机构更紧密,对机构也能更认同,所以战斗力也就更强,就像当年黄埔北伐。
当然,这一切必须有强大的品牌力去支撑。
很多人可能误会品牌力是对客户才需要的支持,而忽视品牌力对内的重要。
实际上,品牌也需要从内开始,每位员工都是核心品牌受众。
当员工认同后,才能通过员工认同将品牌传递给客户。
大多数医美,别说品牌,连员工认同都难做到。
有多少医美人,发自家宣传都是被迫的任务,选择项目也不会相信自家。
可以说,医美能做到对自家的认同,就已经可以超越很多竞争对手。
原素,这家刚两岁的医美,是家奇怪的机构。
既不能把她简单归于渠道,也不能轻率归于直客。
其实这一切都在预示,当下的医美变化。
医美变革正在慢慢发生,传统医美的界限正在慢慢消融。
在原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牌,挂绳上醒目的印上4个字:
新医美人。
也许新医美,这就是原素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
不算直客,也不叫渠道,只是医美,有别于传统的医美。
这就解释原素那些奇怪的格格不入。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原素实际上也在用行动在践行新医美,新医美人的理念。
原素试图以点点细节和具体行为,尝试重新塑造医美,努力进化成为医美新物种。
当然这种尝试是否成功,不是由你我某个人决定,而是需要客户用脚投票。
实际上,每天都无空档和客户愿意守时的预约最能说明这一切。
也许有人会说,客户满员不一定代表就对,说不定赔本赚吆喝。
君不见,这两年不少突然关门的机构,曾经也是门庭若市。
是的,也许有的机构天天忙碌,却盈利甚微。
不过,虽然看不到报表,可所有盈利机构都有个常人能看到的现象。
那就是人员的稳定,特别是医生团队和核心骨干。
而原素自开业以来,医生和支持部门核心员工都很稳定。
来自员工的认同,这也是机构难得的财富。
这些年,医美虽然亏钱很多,但赚钱的也不少。
但原素的意义不是证明疫情开业也能赚钱。
而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医美的实践,一次新医美人的突破。
据说原素有一个隐藏的含义,那就是翠雨。
即春天打在嫩绿叶子上的雨。
代表事物的新生。
也许原素想用翠雨来代表她对医美的野望。
而原素也正在证明:
一家医美是对的,那么她的客户就是对的。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