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的三年,在疫情防控上最值得总结推广的,应该是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慢性病防治一样需要发挥社区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模式的三维结构(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来说,最为强大的是生物医学治疗,虽然现在各社区也多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服务站,貌似形成了社区治疗网络,但这种治疗还是医院治疗模式向社区场所距离的延伸和接近,仍然是传统的住院式或门诊式的单一药物治疗服务模式,至多增加了一些功能康复治疗手段,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治疗。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治疗,在服务模式上,至少有三大特征:
第一,是以社区为中心,融合了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治理服务的综合服务。现在大力发展的医联体、医共体,只是把医疗专家与先进的医疗技术延伸到了社区,还是医疗机构独家搭台唱戏,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单一的药物治疗元素,即使有所谓的康复治疗也只是基于生物医学层面的功能康复,而非健康角色恢复。这可从许多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的现实状态中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结果得到有力的证明。观察现在的社工机构,做得更多的还是社区患者的关爱,譬如精康融合项目经费,很多就给到了社会工作机构,而真正承担精防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面临着严重的经费不足。
第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治疗,是以社会学手段主导、让患者基于角色健康的治疗。包括疾病治疗、功能康复、心理治疗和回归社会生活的综合性治疗,而非单一的药物治疗和功能康复治疗。社会学手段的介入程度可考察医疗外的社区组织参与规模与程度,特别是起领导作用的是卫生部门还是基层社区组织。如果卫生部门从过去的领导者转变为指导者,这样的的社区治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拿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来说,新时代的大健康医疗的理想领导者不应是卫生部门,而是具有政府职能延伸意义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下设精防办(社区居委会、社区治安联防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真正意义的社区治疗,是以管理举措来整合与融合各种社区资源,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同时将患者的个别治疗与患者同伴群体互助治疗结合起来,利用健康人群担任志愿者,形成一个社区组织者、社区家庭和志愿者三方共同来帮助患者的新型治疗模式,通过帮助患者治疗来进一步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提升社区整体的健康意识,激发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健康。从现实的社区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大健康的资源的利用是分散的,是各自为阵的,这无疑降低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社区治疗的成本。
第四,真正的社区治疗,是充满了慈善公益元素的医疗。目前的社区医疗,基本上是国家提供资金,其从业人员也基本上是国家供养的人员,虽然有一些志愿者服务,但往往不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化、形式主义较为普遍。要想做好社区医疗,其资金来源一定是有相当成分的社会公募资金和包括药物医疗物资,需要有爱心企事业和爱心人士的捐赠,特别是需要有医务工作者的志愿服务参与。根据笔者尝试组织的公益慈善举措来看,至少在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慈善公益募捐来看,要么是组织者的努力不够,要么是社会尚未形成医疗公益慈善的社会氛围。
相比于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社区治疗模式具有诸多潜在优势。首先,社区环境更为开放和自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融入社会。其次,社区治疗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家庭支持、邻里关系以及社区活动等,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此外,社区治疗还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
然而,要实现精神障碍治疗和其他慢性病医疗从医院到社区的转变,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社区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指导和监督,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社区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因此,要推动精神障碍治疗从医院到社区的转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组织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可以加强社区医疗团队的建设和培训,提高社区治疗的专业水平;社区组织可以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和融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家庭则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精神障碍治疗和其他慢性病防治从医院转向社区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要实现这一转变,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并加强多方合作。
作者:张磊 时间:2024-12-03 17:03:2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沈翰墨 时间:2024-11-27 17:15:3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林欣华 时间:2024-11-14 10:07:1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沈翰墨 时间:2024-11-08 17:49:5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1-06 11:09:2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倪清荷 时间:2024-11-05 16:09:47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