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唯一的优势是有明晰的产权制度与灵活的经营机制,但很多资本进入民营医院后在经营机制上不能形成一个清楚明晰的经营机制,除了大量的广告就没有更合适的经营方法,所以也出现了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的进退两难局面。
那么,民营医院这个襁褓中的婴儿,首先是应当如何生存下来,其次才是如何发展壮大,从而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这块大蛋糕中取得更大的份额,更好地形成社会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是民营医院所有者和经营者迫切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民营医院和国有医院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和经营环境、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等发表一些个人观点,以供民营医院界的朋友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战略思考。
首先要明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一、在经营管理方面
(一)在产权制度上:
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一直是困扰国有医院发展的难题,医院产权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与医院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仅靠管理者的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心维系着医院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这成为制约国有医院发展和经营管理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根源。
而民营医院的产权或为独资或为合资或为股份制形式,有着清晰的产权和法人结构,医院产权的所有者与医院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要求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确保医院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这将成为民营医院发展和经营管理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源动力。
(二)在经营机制上:
国有医院有着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主体,在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具有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但由于法人结构的不合理和产权制度的不明晰,政府行政部门对医院干预过多,医院的自主权难以落实,管理者和职工都抱着铁饭碗,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各服务环节过于烦琐,无法方便患者及坐等患者上门求医现象普遍存在,医德医风问题成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民营医院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势单力薄,社会影响小,医院的危机意识极强,经营手段灵活,受行政干预少,市场意识和自主性强,能够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和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和服务形式。
(三)在经营规模上:
各地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都是国有医院,国有医院凭其较大的规模和技术实力,抢占了当地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市场份额。但是国有医院因其管理体制和区域的限制,大都只能在当地发展,现行医院改革中所发生的兼并、重组大都在当地医院问进行,政府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很难、也不大愿意在区域外设立分院,走市场化经营道路占领外地医疗市场。而医院医疗服务業务的区域化限制了各级医院的发展,同时国有医院的大而全导致在一些细分市场中很难做细、做深、做精。
民营医院建设之初规模较小,很难与国有医院全面抗衡和竞争,也正因此得以生存,政府并不鼓励民营医院与国有医院全面抗衡和竞争,而只希望成为国有医院的补充。但是民营医院有很好的经营机制和极强的市场意识,能够做细、做深、做精一些细分市场,并迅速向区域外发展,在全国各地形成连锁医院集团,从而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二、在资源管理方面
(一)在技术资源上:
医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常常作为医院是否有竞争力的标志。国有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子大量的医学人材,拥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在技术资源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医院在重视人材培养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服务的提高和改善。
民营医院虽然在技术资源拥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可以通过引进人材来迅速拥有技术资源,同时也可在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却可大做服务文章的一些细分市场中寻求发展。
(二)在资本运营上:
医院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医院是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其选址要求人口相对密集、交通便利,这就造成了医院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同时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和人材的拥有、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国有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有了较为厚实的资本积累,其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规模总量很大,但因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产权制度的不明晰,使其在资本运营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民营医院建设初期资金是其发展的瓶颈,但是民营医院不必与国有医院展开全方位竞争,而在细分市场中发展,以减少资金瓶颈的制约作用,在医院经营走上正轨后,因其产权结构明晰,较易从银行融资或发行股票上市在社会上融资,从而快速发展壮大。
(三)在人力资源上:
国有医院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特殊性,聚集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材,其拥有的人材数量和质量都是民营医院所不可比拟的,同时国有医院现有的规模和品牌优势也较易吸引和培养人材。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医院行政和后勤保障部门机构人员均十分庞大,所有职工都抱着铁饭碗,以及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导致人材的激励机制薄弱,主人翁意识淡薄。
能否拥有高素质医学人材是民营医院发展的又一瓶颈,现阶段民营医院没有规模和品牌优势,只能靠极具希望的发展前景和合理的薪酬制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来引进和拥有人材,同时因其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保证了人材的进出口通道的畅通,优留劣汰,不断优化人材队伍,使医院和人材共同发展。
(四)在市场营销方面:
国有医院凭借品牌、规模、技术优势全方位吸引患者,占有当地医疗服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规模化、全方位的服务使其在市场营销上难以侧重,缺乏有效的营销机制、营销手段和营销人材。
民营医院在品牌、规模、技术上处于劣势,其战略定位多在细分市场,营销战略重点突出,营销机制和营销手段灵活多变,营销人材的招聘和管理方便灵活,市场开发和市场病源跟踪管理优势明显,广告宣传也效果显著。
如何找到自己的机会和威胁
一、宏观政策方面
国有医院大都享有同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医院”格局仍然存在,民营医院无法享受政府的财政补助,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在税收管理和卫生行政管理上都会出现“国松民严”的情况。但是随着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经营管理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财政优惠、税收管理和卫生行业管理方面的差别会逐渐缩小,影响会逐渐消失。
二、市场需求方面
1、在购买需求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消费需求的质量和档次会越来越高,同经济发展一样,我国的医疗消费需求的-上升趋势将保持较长时间,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同时群众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还需要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这对以服务和经营见K的民营医院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2、在行业竞争上:现阶段国有医院是民营医院的主要竞争对象,国有医院占有医疗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民营医院力求在细分市场上抢夺市场份额。同时民营医院也不容忽视潜在竞争者的加入,随着民营医院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显现,以及国家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医疗市场,条件相同的民营医院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3、大顾客的竞争: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公司将成为所有医院的最大顾客。现阶段国有医院一家独大,医疗保险公司不得不依赖国有医院来完成其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但医疗保险公司和国有医院因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双方矛盾和分歧较大,一旦民营医院发展壮大和医疗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程度提高,保险公司同样会青睐民营医院,成为民营医院的主要顾客。
4、医疗纠纷的威胁: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就医者会对医院的技术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有不满意就极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国有医院有详细而规范的医疗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医疗管理经验,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但其庞大的组织机构、科室专业林立、程序繁琐、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都对医疗安全构成了威胁。民营医院虽可借鉴国有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但缺乏医疗管理经验,人员素质相对更差,这些也对医疗安全构成了威胁。同时民营医院经济实力和品牌影响较弱,往往经不起医疗纠纷的打击。
5、危机攻关:
随着第四大传媒(网络)的壮大与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以其众多优势赢得了大部份中青年人群的青睐,这个群体的年龄小到12岁左右,大到60岁左右,而这个群体绝对是消费群体的主要对象,而且在经济能力上有一定的优势和自我决策权,所以也让很多医院从中受益,但从上述第四点来看,网络的言论自由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打击,这其中除了部分医疗事故处理方法不当引起用户的网络第三方发泄外,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商机而进行恶意扩大事故的原始真实情况,大有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势(昨天还一路飙升,一夜之后就一路狂跌),给企业一个措手不及,冰火两重天的感受,正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所以,在新形势下的(媒体)危机公关是医疗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而这个难题对于公立医院来讲即使出现也毫发无损,但对民营医院来说,确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而且难以解决又让人头疼的问题。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