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医院和银行的合作可行吗?

15年09月12日 阅读:96860 来源: 蒋辉原创

  医院和银行,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是,因为卫生部试点医疗服务新流程,实行“门急诊先治后结算”.而且,医院在平时工作中,也时不时地会遇到一些病人欠费之后逃走,留下一笔呆账,只能由医院承担损失。有时候,还会有一种情况,就是病人一是筹集不到资金来缴纳医药费,医院不得不中止服务或只进行基本的医疗服务。这样就有人提出一个话题,对此,病人在医院的医疗消费,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信用卡来透支呢?--相信有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有的人认为完全可行,有的人则认为不具备可操作性。


  在我看来,医疗消费毕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消费。患者欠费的原因,并不是只有“缺乏诚信”这个原因。更可能是因为“缺乏支付或及时支付的能力”.从银行方面考虑,办理信用卡都要考查客户的经济能力的,但是实际上,不管客户的经济能力有多强,一旦生病之后,在现有的支付体系下,即使是小康之家,也很可能“因病致贫”!那么,银行方面会给支持医疗消费的信用卡吗?


  政府方面的想法,看来又有别一番的考虑了。门急诊先救治后结算的试点,就是这种考虑的体现。或许这种做法能造福一部分群众,或许会鼓励一部分缺乏诚信的负债;但对医院而言,医院都是利益的受损者,有必要得到政府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


  所以,我认为,可以做到的就是:对于有支付能力的,在一定支付范围内的,可以和银行挂钩起来。对于因为重大疾病而不够支付或达到社会保险标准的,可以用实名制的形式,和社会保障机构挂钩起来。


  也就是说,对于完全有偿债能力的,银行办卡,医院提供vip服务,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做回访,甚至定期做好健康体检。对于具有一定偿债能力的,银行可以设办卡条件,医院有限度透支医疗服务费用。然后,通过银行征信系统的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收回欠债,甚至包括分期付款的利息。而对于没有偿债能力的,可以由社保机构担保,以实名制的形式结合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农村合作医疗里面,这样必将大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减低成本,更能赢得民心。


  有的人担心急诊住院的问题,来不及办理信用卡。其实,急诊病人办理入院,或者结算急诊治疗和药品费用,如果已经有信用卡,可以凭信用卡支付住院押金。否则,也不可能马上申请银行卡。即使申请银行卡,也不可能在医院现场办理。再说,信用卡的使用,必须符合银行的用卡规定。不管是什么情况,就算是病人“昏迷”了,急需用钱,也是不能刷卡的。如果因抢救治疗欠费,其家属或医保机构,也要以其他支付形式向医院支付欠费。


  此外,银行在医院驻点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这样可能给病人的态度和信息不好,觉得医院就是为了赚钱的,而不会想那是方便群众。但总之,用信用卡结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用信用卡做预支,是完全可以试行的。


  至于刷卡时的手续费,一般是商家支付的,所以,如果在医院刷卡,不管是银联的储蓄卡还是信用卡,手续费都应该是医院承担的。


  2009-12-5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435阅读

医保按人头付费:民营医院的冰与火之歌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08 14:26:09

2524阅读

开展"生态化"经营,从单点盈利到产业协同的价值跃升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08 11:11:17 文章来源:首发

10907阅读

"资本运作"新范式——从资金管理到价值投资的利润跃升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05 14:04:39 文章来源:首发

681阅读

掘金医疗蓝海:理想与现实的冷思考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05 11:32:55 文章来源:原创

13309阅读

医疗成本从粗放支出到精细化运营的利润提升模式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04 14:01:53 文章来源:首发

14068阅读

让医生专利成为医院新利润引擎——技术证券化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03 15:41:14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蒋辉,《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年编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福建省医学伦理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临床研究委员、中国伦理学健康专委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生命伦理专委会理事,丁香园卫生事业和医院管理版荣誉版主;先后轮岗于院办、科教、教学、质控、医务、人事等部门,目前专注于医学伦理和医院管理。承担临床本科《医患沟通》授课,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为《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