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核权与奖惩权,如果没有建立系统、科学的考核与奖惩体系,管理者就会失去管理权,从而造成管理缺位,最终导致各自为政、人心涣散。
应提倡向科学的管理要效益!
要提倡用系统管医院,而不是靠人来管医院,人管人累死人,而且,也不可能管得住。更不能靠经验和人情来管,经验永远是不完善的、不持久的,而人情的随意性太大。当然,也不能靠简单的手段或权谋来管医院,否则,职工会变得越来越机械、被动,最后会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
管理首先要有目标和愿景,所以,必须通过战略研究明确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愿景。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化管理,而制度化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全面绩效管理制度,这是医院管理的平台,任何管理都必须贯穿这个平台,才能整合成一个整体,否则,制度难以落实,文化建设难以深入人心,质量难以控制,措施难以贯彻执行。科学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一个整体,而只有围绕管理的整体目标把各项管理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体系,才能使医院的管理走上科学、系统、综合、协调、持续的道路。医院的全面绩效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绩效管理,二是基于规范岗位言行的过程绩效管理,三是基于目标或产出结果绩效管理。建立全面绩效管理这个科学管理平台(激励机制)之后,要使各项管理如制度管理、文化建设、质量管理等都紧紧围绕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愿景,然后穿过全面绩效管理这个科学管理平台,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学管理系统。
考核体系是全面绩效管理平台的基本框架,把这个框架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根据管理的具体需要,把各种管理的内容变成考核的内容,填充到考核体系之中,各项管理就可以真正起作用了。所以,建立科学管理系统的第一步是建立考核体系。
1、应该正确认识考核体系的作用:
(1)开始的时候,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建立考核的形式和程序比确定考核的内容更重要,必须先建立考核制度,每个月的月底得有个说法,每个月干到最后都没有说法,人心就散了。所以,在每个月的月底一定要开考评会,大家一定要坐在一起说一说,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说,不要在私底下做小动作,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完全公开地进行表扬与批评,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把考核的形式建立起来了,就有了管理的框架了。
(2)考核要经过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考核可以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相对完善,从重点考核到全面考核,从不与经济挂钩到与经济挂钩,关键是必须有考核,从无到有最关键。
(3)考核不追求方案的完善,只追求有效
再完善的方案如果执行不了,还是等于零,而且,完善的方案不一定有效。考核是为了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如果考核发现不了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那考核就失去了意义。过于主观的考核会流于形式,所以,一定要以客观的考核为主。主观考核的分数不能超过20%,客观考核的分数应占80%左右,这就是2/8法则。
(4)考核不是目的,奖惩也不是目的
考核不是目的,不要为考核而考核。考核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管理沟通提供依据,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奖惩更不是目的,奖惩是为了激励人们解决问题,提高绩效。如果考核结束了,没有发现问题;如果奖惩落实了,问题照样存在,那考核与奖惩都失去了意义。考核不是为了追求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不公平。考核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执行力,应该遵守“效率优先”原则,考核是为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核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满意、都高兴,考核是为了使大家都有进步、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是为了激励大多数想进步的人,考验少数不思进取的人,形成正向激励作用,造就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
(5)考核要个性化,适合不同科室和部门的需要
不同部门、不同科室的考核有不同的要求,应该根据各自的管理方式和重点来确定考核的形式。不同的临床科室应设计不同的考核,临床辅助科室的考核、职能部门的考核、不同后勤部门的考核也不同。应该到各部门去做现场研究,协商出一个适合本部门的考核方案。或者由各科室和部门根据总的框架和要求,制定出各自的考核细则。
院长对副院长、书记对副书记的考核,应采用“任务单考核法”,即把各项要做的工作都做成任务单, 说明任务的名称、任务的要求、任务的时间限制、任务的得分、任务完成后的评分方法,如圆满完成得满分、完成百分之几按比例给分、完成情况不好扣分、没有去做不得分。最后,每个月的月底核心领导在一起检查一下任务单的完成情况,院长主持,副院长逐项汇报,最后,由院长确定给分,统计分数,与部分奖金挂钩。
核心领导对职能部门中层干部的考核,应采用“事件描述法”。
核心领导对临床科室及临床辅助科室的考核,应采用“目标考核法”和“综合考核法”。
(6)考核是一个调节器
要始终坚持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考核。每个发展阶段有每个阶段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把这些问题作为重点考核的关键指标(KPI),其他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作为次要考核的普通指标(CPI)。在管理的过程中,想解决什么问题就把什么问题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加大考核的力度和权重,加大奖惩力度,确保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考核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根据具体的管理需要,随时要进行调整的工具或手段,是为管理服务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调节器。切忌什么都考核,没有重点;更切忌一直考核这些指标,不管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管理重点是否已经转移。
在前期,应该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目标管理、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执行力上。
(7)把考核作为一种沟通方式
确实,考核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比较程式化,在有充分的数据、证据、依据的情况下,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直接沟通,避免凭感觉说话,减少人情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沟通是考核最重要的环节,一定不要把考核结果作为一种批评和指责的依据,而是作为改进工作、解决存在问题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考评会上以表扬、肯定和要求为主,要批评一定要一对一单独批评。批评或题要求时,一定要根据考核结果逐项进行沟通,尽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同,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8)考核对职工有一种导向作用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职工心态。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是使职工看到:学和不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加强学习;做和不做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努力工作;做好和没做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做到最好;多做和少做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尽量多做;主动去做和被动地做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抢着做;创造性地做和机械地做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有创新的激情。
(9)考核对科室的经营和管理有导向作用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行为。如果只对营业额进行考核,不对纯利润进行考核,提高含金量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对团队协作不进行考核,团队协作没有利益,那要倡导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一句空话。如果不对人均创利进行考核,而只强调个人效益,那科主任就不会有积极性去培养年轻人。如果对质量不加大考核力度,质量就永远管不住。所以,医院应该用考核体系来指挥科室朝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而不是指东打西。
(10)考核是一个整合器
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在考核,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也没有统一的行动,各自为政,各项管理相互独立,没有协同作用,而被考核的对象整天忙于应付,消极被动,没有主动改进。统一的考核体系不仅紧紧围绕医院的管理目标,而且,能把各项独立的考核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变得有所侧重,而且,相得益彰。
……未完待续。。。。。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2 14:36:1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