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管理学上也有条黄金法则“制度为王”。管理依赖制度而行,这样一个朴素和常识性的思想,早已存在我们的脑海中,但它却一直在生活和工作中被忽视。我们民营医院的管理也常常会出现这种问题:一边高呼医院要建立起完备的制度,规范起医院的日常运行;一边又在工作中过分依赖私人情感,做事畏手畏脚,最后反而使得建立起来的制度徒有其表,管理效益低下,医院发展举步维艰。
民营医院的管理,怎样才能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日常运行让制度说话呢?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都了解一套制度的贯彻落实,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制度的完善,我私自觉得“制度的制定”是三者里的重中之重,是一切的开始,却也贯彻医院发展的始终,是需要医院的管理者、行政人员、甚至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必须考虑和参与进去的。制度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收集过程,也是管理者对医院的一次全面了解的过程。制定制度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可我们不妨先从简单的基本规范制度着手,然后一步步的延伸,这样既可以减少制定的阻力,又利于工作的顺利展开。
制度的执行需要严格把好关,要从简单处抓执行。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改变。民营医院要求生存,就得改变松散、懒散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变为严谨和苛刻的服务体系。有的人禁不起制度的考验,自然而然的被淘汰出局,而剩下的那些经过制度锻炼的人,业务技能上必然也会得到应有的成长。上下班严禁迟到早退做起来应该不难吧,微笑服务的开展也不难吧,治疗时贴心的问候也不难吧,我们的医生和护士都能很自信的做到这些,可是,为什么总会收到病人这样那样的投诉呢?这就是一个制度执行的问题,短期的执行很容易就能做到,长期却难以坚持,为什么呢?因为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短期只能说是应付差事,长期的执行才能正真考量医务工作者、部门、甚至整个医院的运行状况。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最初制定的制度会伴有遗漏,随着医院工作的展开和深化,最初的部分规则可能不再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依据医院的发展,及时改变不合适的章程,处理和完善好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规章。始终要做到制度指导工作,却不能束缚住工作,民营医院要做到这一点,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制度说话,做到医院管理和运行“有度可依,有度必依,执度必严,违度必究”,那么我们的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也会轻松很多吧!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2 14:36:1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