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的政治体制有它优越的一面,只要充分发挥起来了,一定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比如说,我们的人大就是一个很好的政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起了新的一轮医改,而且明确了我们的目标,制定了实施的路径,但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推进医改面临多方面施加压力的同时,还缺乏动力,我认为,其中不能忽视人大的作用,不要忘记人民代表的作用。
谁都知道,医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是作为中央政府的一项工作,可不是儿戏。我们中央的领导多次提到领导力的问题,医改能否成功,其实也是对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当年,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建设,后来邓小平领导的农村土地改革和国企改革,我党这些成功的实践都表明,一项改革的启动并获得成功,往往是在改革的主体中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必须有各方受益者共同驱动。医改的受益者是广大的城乡居民,但他们却无法作为改革的动力源直接参与医改。医改的主体之一是医生,但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体验和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处。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而现行的体制机制是政府在特定的环境下制定的,并不是医生、护士或者民众去制定的。这就决定了公立医院改革从政府本身开始,从政府制定的体制和体制开始。现在不是说有部门利益吗?部门有什么利益呢?部门是为谁谋利益的呢?是什么东西形成了部门利益呢?谁又可以去监督部门利益的泛滥呢?人民?人大?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广大城乡居民利益的代表者,应该作为受益者的代表参与医改工作,充分利用质询权、调查权、建议权,对政府部门推进医改工作施以压力、给予督促。
我认为人大代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直接参与医改:
一是监督政府医改政策,既强调政策的质量,也要强调执行的时限。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实行,必须向人大提出理由,甚至向上一级的领导机关报告。不能拖,更不能不做。不然,一份方案执行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好于执行坏一个样。反推之,一份如此大的涉及多部门的方案出台前应该让人大提出意见。
二是监督政府卫生投入补偿政策和人事分配制度等运行机制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这两点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尚在建立之中,医疗卫生的投入尚没有像教育一样列入法定的财政预算;医疗卫生单位也缺乏改变现有人事分配制度的动力;院长的权力也没有监督,等等,这将成为医改的难点,也是人大代表监督、督促的重点。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