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将对60家国产药品企业和进口药品代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初步调查结果称抽查的药企多数药成本价不到售价一成。我们先不要说调查结果与财务计算口径如何,想想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呀,问题既严重也非常复杂!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信号——正如有人将这解读为或为pic未来的药价改革铺路一样,酝酿一场医药行业大肃整运动。可能导火线就在最近的葛兰素史可贿赂门,这更是助推着大家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药价”这一问题上来,新闻中、微博上各种讨论随处可见。
有人认为,葛兰素史可是我国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下的牺牲品,是“以药养医”造就了现在的医药贿赂产业链,造成了药价越调越高。也有人认为,正因为这样,所以患者买药时所支付的价格是出厂价的8倍,甚至还远远不止。其实,我们不妨细想一下:假如定价是合理的,哪里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可以行贿?“以药养医”政策固然是毒瘤,但虚高作价更是毒瘤扩散的根源与养料!药品虚高作价才是硬伤!
首先,现在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只是隔靴搔痒。举个简单的例子,100块的药品,原来医院可以卖115元,现在砍去15%药品加成,也就是医院按照100元卖给患者,同时,医院也就失去了原本正当的可以用来发展医院的资金。可是,我们别忘了,只是砍去药品加成,药价其他的部分都没变,100元还是原来的100元,药品的定价和中间的流通还是一模一样,药品的“水分”依旧!可见,取消药品加成,损失的是医院,但腐败根源未除,仍毒害着医生与损害着患者!因此,药品虚高作价才是硬伤!
再者,“以药养医”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存在,是因为当时国家财政不足以支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故而采取此政策来促进发展。所以,在我国物价改革前也是“以药养医”,但那时没有虚高作价,即使“以药养医”毒瘤存在,但是没有过多的利润可以行贿。没有了养料,“毒瘤”并没有扩散,而是带瘤“和平共处”。那时的医生多受人敬仰、敬畏呀!现在,医生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虚高”的收入而自豪,反而成为制度的牺牲品,甚至于医生成为了一种危险的职业,随时有被辱骂,被砍杀的危险。所以说,药品虚高作价才是硬伤!
还有人以生活用品的虚高来思考药品的虚高,这就是把药品与其他商品的性质混淆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生活用品与药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药品对应的是健康,生病了要吃药,不管价格如何变动,都得买药吃药,所以弹性非常小,几乎为零。相对而言,生活用品的需求会随着价格变动发生变化,弹性更大。正是由于药品与医疗需求刚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商品,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有替代品。穷人“自行血透”就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当然,药品和生活用品的属性也给了我们警示:如果我们的顶层不好好区分两种商品的属性,认清政府的责任,所制定的政策就是违反伦理的。或许,从此次GSK事件到药品的虚高作价,可能会引起高层再度思考我们的医疗卫生政策和我们改革的思路。我们切不可用药品虚高作价来拉动我们的GDP,切不可用药品虚高作价来体现医生的价值!纵观各国,只有中国的医疗制度是毒害医生的!医生流走是对制度的不满,对管理的不满!如果改革不彻底,医护人员的压力不除,医护人员流失率必定会越来越高,这个行业也必然倒退甚至崩溃!虽然高层看到了,但是看到的是表象,并没有从医生的价值上策划医改。所以,我们需要彻底的改革!我们必须直面存在的困难!我们要回归医生本来的价值,让医生获得应有的尊严!
与此同时,正因为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即使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把有力的杠杆,但是保证药品的质量是我们最最关注的。吃药就是为了治病,倘若连药品质量都没法保证,像之前曝光过的“毒胶囊”,让百姓如何安心?让患者如何抵抗战胜病魔?其次是兼顾国药的研发能力。我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已成为业界共识。国药受到外资企业的大举进逼,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费用少,创新能力低,缺乏创新药品。所以,药品定价还要兼顾国药研发能力,以提高国药的地位。除了药品质量和国药研发能力是药品定价的基础外,保证流通也须兼顾。如何保障药品安全地送到患者手中?如何杜绝流通领域的各种贿赂,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费用?总而言之,药品定价的目标要集中在出厂价与流通价的合理性。
药品虚高作价是“以药养医”的催化剂,更是医生价值不能体现、患者负担加重和医患关系恶化的硬伤。此时,药品合理定价既是“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是体现政府责任的时候。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