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医院融资双城记

05年10月18日 阅读:19984 来源: 杜乐勋原创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摘自狄更斯《双城记》

  迄今国内医疗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一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一终于又有了新的实质性举措。

  在前后历时4年的曲折之后,这个全国瞩目的“北大国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投资总额约60亿元,将于年内先后破土动工。

  这一被业内视为“推动北京医疗产业的现代化”的项目,由于其“不用政府投一分钱”的融资模式,北大与协和一路走上市场化融资的险途,历经曲折。

  都是长庚惹的祸

  故事应该从北京的奥运承诺讲起。

  在北京当年的申奥计划书中.北京曾承诺,在北京郊区建设一座5000张床位的国际性大型医院。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是最早开始垂涎这一项目的人选之一,也是北京市政府最青睐的候选人。

  多元化的市场筹资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一大特色,与其他项目一样,“奥运医院”也开始了市场化之路,但非营利的天性与市场化融资的要求注定了“奥运医院”的路途不可能一帆风顺。

  2002年3月前后,台商工永庆与北京市政府签订相关协议,拿下了这一国内最大的医院项目,计划投资4亿多美元在北京郊区设立一座5000张床位的“长庚医学中心”,以供1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

  按照王永庆当时的规划,这个定位为现代化标准的国际性大型医院将建设5000张病床,其规模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医院。

  王永庆此举,得到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在北京市政府帮助下,长庚医学中心选址在位于北京昌平回龙观镇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  该区二期工程约20公顷的土地准备给长

  庚医院使用。2002年3月初,台湾长庚医院派了5名长庚人员到北京准备医院动工事宜,并在北京市朝阳区松榆里设立筹备处,办公室的租金和订金也都预付。但不久情况发生大转折一临时办公人员撤回台湾,长庚医院突然宣布暂停。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国家政策规定不允许外商建独资医院,而长庚医院一度坚持独资。后来经过多方协商,长庚采取了变通方式:在国内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由基金会对医院进行投资。这将避开政策限制。但由于台湾推行的系列政策,令王永庆的资金不能到位,基金会迟迟未能成立。台湾“审委会”以岛内企业赴内地投资中没有医疗类别、缺乏审批依据为由,将长庚医院在内的一些医疗投资项目的申请报告搁置起来,王永庆“长庚计划”随之落空。

  协和,起大早赶晚集

  正是“长庚计划”的落空,才有了北大和协和介入这一项目的机会。由于这一项目关乎到北京市政府在申奥中的承诺,随着2008年国际奥运会一天天靠近,拥有大型配套设施的国

  际性医院动工迫在眉睫。

  王永庆“长庚计划”的落空,着实给北京市政府出了道难题。当时北京市市委领导人拍板,“长庚医院台湾方不做,我们做。”

  土地征用只是与长庚方面达成意向,收回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但收回土地后由谁来做?怎么做?北京市政府为此召开了多次内部会议,研讨出路。长庚医院退出后,国内一些个体投资商纷纷找上门来,但均遭婉拒,因为“这是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大工程”,必须慎重行事。

  经过几番探讨,北京市政府作出初步决定: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一起运作。

  然而,这时的协和,却似乎没有感受到这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对于项目的投入热情并不大。据业内人士分析,协和一开始的动作迟缓,一方面是没有估计到其他有实力和协和扳腕的竞争对手对这一项目的热情.另一方面更在于由于协和长期以来的建设都是计划经济下的政府拨款,自然缺乏市场融资的思维,遭遇到了融资方面的障碍只得放缓步伐。

  应该说,初时北京市政府并没有考虑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半路杀出”,且后来居上。北大能争取到这一“奶酪”,一方面与北大的积极态度分不开;而另一方面也与协和介入之后的动作迟缓不无关系。

  于是本来一个完整的项目,由于北大的介入被一分为二,曾任北大国际医院常务副总经理的王玉玲这样说:“协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巨无霸,所以刚开始,这个项目就落在了协和的头上,但协和的思维毕竟是计划经济的,缺乏市场化融资的思维来推动这一项目,就给了我们介入的机会。”

  北京大学横刀夺爱

  “就是你这个王玉玲,使得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分成了两家医院。”后来与王玉玲关系甚好的协和医学中心负责人徐东曾开玩笑地对王说过,对于原本属于协和嘴里的“肥肉”却掉了一半到北大的嘴里,多少有几分无奈。

  北大拥有全国数一数二的医疗资源,但由于以往医院平台的限制,这些资源并没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因此,打造一个大规模的医院平台,更有效地彰显北大的医疗品牌和实力,一直是北京大学的梦想。

  但北大接触到这一项目,着实有些偶然的成分。2003年3月底,中关村管委会有关人士与时任北大产业办副主任的王玉玲在一起谈事,偶尔提到这个项目,王立时眼睛一亮:北大何不介入,也建一座大型国际医院?

  王玉玲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是留学英国的医学博士,又在世界银行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接受过专业化训练,对打造国际性医院有独特的敏锐眼光。此时,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已合并,成立了新的北大医学部,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王的建议立即得到北大高层一致赞同。

  2002年7月,北大党委书记闻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联名向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写信,恳切表达了北大建国际性医院的需要。

  2002年10月,北大被正式纳入该项目,与北京协和方面共建。2003年1月9日,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组织召开会议,将该园区定性为“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并对两家进行了用地分配。

  二期工程土地并没有完全交给两家医院。据《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分区图显示,北大国际医院的规划总面积约为30公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约27公顷,其余用地分别被标示为科研产业用地和业务配套设施、公共配套服务等用地。

  后进入的北大确实显示了它们在市场融资上更强的信心。北大国际医院董事长王杉曾自豪地说,北大打造国际医院采取的是全新运作模式,所有资金将通过融资获得,“不要财政一分钱”。

  2003年1月,由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北大资源集团三方出资共同组建成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来负责筹建和管理北大国际医院。其中北大控股40%,北大方正、北大资源分别各占30%股份,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在当年5月,该公司召开董事会后,基本确定了管理层人选。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王杉任公司董事长,北大方正集团副总裁张国祥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北大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玉玲则为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名誉董事长贝则由北大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担任。

  2003年8月,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办的北大国际医院、北京协和医学中心进驻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签约仪式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行。而这时的协和,才对外公布了其筹建方案,北京协和医学中心将以北京协和医院的综合医疗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其属下的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病性病医院之力量,组建成为“小综合、大专科”模式的现代化医院。

  本来属于协和的项目,从北大“虎口夺食’到合作签字仪式,在这个时段上,北大远远地走在了协和的前面。

  股份制融资思路

  接盘长庚医院,如何在“不花政府一分钱”的前提条件下,打造成国际性医院?无论对于北大还是协和,均是严峻的考验。

  北大和协和都是定位于非营利性医院。这一时期,北大国际医院的市场化融资思路比协和进步了太多。当时,北大国际医院总经理张国祥表示,以往的大型医院都是由国家拨款建设的,而这次北大兴建国际医院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所有资金都将通过融资获得,不要政府提供一分钱。

  通过当时的媒体报道,许多商业银行及国内财团对北大国际医院的项目都表示出浓厚兴趣,台湾和美国等地一些基金公司也积极与其接触。

  而当时的协和,还没有成立一个招商融资的公司主体,甚至连一个起码的融资计划都还没有拿出来。

  虽然在合作签字仪式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常务副校长刘谦表示,“投资人可以是企业、金融界、政府资金”,建成后“不排除从外地和国外引进人员,包括管理人才”,北京协和医学中心建设资金将采用市场化的融资模式,以股份制为基础,吸收国内外资金人股,进行社会融资,接纳针对医院的定向捐助,并欢迎医疗设备供应商和投资商以融资租赁等形式参与建设。

  如此的操作方式,与北大如出一辙,显然是跟在了北大后面做“学生”。

  然而北大并没有领跑多久。

  北大国际医院的非营利性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融资。根据中国2000年新出台规定,国家首次对医疗领域进行政策开放,并将医院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医院。国家对非营利性医院有税收等政策优惠,正是这个原因,北大方面才将其定位为非营利性医院。

  但这种定位的弊端也显然易见:营利性医院可以获利分红,而非营利性医院则必须将利润投入再生产。如果不能利润分红,怎样吸引投资商?王杉董事长承认,目前这是道难题。不过,“我们正在拟订融资方案,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套可行的退出机制,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实际上.王永庆长庚医院最初模式就给了北大很多借鉴。虽然当初的长庚医院也属非营利性医院,但他想将部分资产变成经营性资产,并剥离上市。

  根据王永庆的计划,长庚医院还规划在北京长庚医学中心附近建一个占地1000亩左右的医疗器械设备厂,生产手术刀、病床等医疗设备和钢笔、纸张等办公用品。一方面既可以瞄准未来外资盖医院需要的设备机械和耗材,同时又可以谋取上市。同时,他计划中的教学部分也是作为经营性资产,谋取上市。这一下就解决了融资渠道问题。

  “这是好办法,我们也在考虑借鉴。”王杉表示,未来将把北大教学、科研、产业集中在一起,建立一所大型护理学院。前提是,“北大肯定要求控股”。北大国际医院将打通所有的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有医疗背景和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全面参与医院的建设与管理。6个专科医院的投入1亿元至4亿元不等,对于外来资本的股权比例更灵活一些。从整体投入比例来看,北京大学方面将最终取得医院控股权,北京大学的无形资产将计入投资。

  就在北大还纠缠于控股权问题的时候,协和却又悄悄地赶了上来。“领跑者不一定要一直跑在最前面。”在后来的采访中,王玉玲颇为坦荡而又无奈地说道。

  控股权之争

  一开始落后的协和,痛定思痛。很快就选择了与清华合作,也就绕过了一定要控股的“雷区”,由此,协和医学中心的筹建开始进入了“快车道”

  2004年3月,协和选定了与清华合作,成立北京协和诚志医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诚志股份占4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其主要功能就是筹划设立“北京协和医学中心”项目公司,进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功能定位、园区布局、资金筹措、学科规划、建设规划、经营管理模式设计、人才招聘与培养、市场策划、形象设计、立项申报、土地征用、建设开发等工作。(见表1)

  2004年10月,北京协和医学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诚志股份出资12500万元,占83.33%,北京协和诚志医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16.67%.并且还明确了北京协和医学中心将建设成为由一个综合医院和六个专科治疗中心组成。规划总床位达 1600张,将成为综专结合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大型医疗中心。

  而这时的北大国际医院,在签字仪式之后,融资的动作却慢了下来。当时的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只是获得了北大方正集团和北大资源集团投人的3000万启动资金。

  在新闻媒体对北大国际医院建设做出报道后,前来考察的外资医疗机构不少。“投资金额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都有。”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玉玲说。

  但是,她同时认为,如果让外资取得主导权,外资医疗机构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医院要科研、教学、临床实践一起实施才行。如果没有一体化,只有投资,这样的大规模综合医院没有生命力。王玉玲认为,北大的主导地位,可以保证医院科研和临床实践互动,这是建立大规模国际医院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协和赶上之后,北大“一定要控股”的融资思路也不得不作出调整。

  北大放弃控股权可谓是无奈之举,当时许多投资者都曾与北大接触,希望能拿下这个项目,但最终还是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选择了退出。当时济生集团就曾与北大国际医院筹备处进行了3次谈判,但由于双方的分歧过大,导致谈判无法继续。据北大国际医院筹备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中方以土地、品牌等入股并要求控股:另外,北大国际医院定位的是“非营利性医院”,这也就意味着盈利不能分红,只能用于医院的自身建设。“济生集团要求按‘美元分红’,根据政策规定,这根本不可能。,

  在2004年6月,北大放弃了控股权,方正集团正式控股北大国际医院管理公司。方正集团执行总裁李友说“如果我们将北大国际医院办成功,再与北大医学部进行合作,牢牢依托北大雄厚的医学资源,整合六家三甲级大型综合医院,那么,方正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院集团公司。”

  “北大国际医院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医院,由综合医院与6个特色专科医院构成,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拥有2400张床位。”李说。为了两年后这一医院能初步试运行,能量巨大的方正在北京清河征地800-1000亩的工作已接近完成。北大国际医院与京城几家三甲医院的规模数据比较详见表20

  方正在清河征地1000亩,平均成本在每亩50万元,据称现在这些土地最少增值10亿元,加之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亿元资本金,就达到了12亿元,统一在一个公司的管理平台之下后,方正会按照1:1的比例去进行海外私募。

  一再拖延的开工时间表

  总投资近60亿元人民币,床位达到5000张的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正在融资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这项由北大国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组成的医院,堪称国内最大的医院投资项目,并号称要建成亚洲第一的超大型医疗体系。但其开工日期却一再迁延,由计划中的2004年4月份一变而成2004年9月份,又从2004年9月份再变而成今年春季,而现在又说会在年底之前动工。

  直到今年4月初,北大国际医院项目才最终获得市发改委的核准。

  目前,负责为此项目提供服务的中关村生命科技园招商部部长金国伟仍没有十分的把握,他说:“今年极有可能开工建设。”据他推测,该项目2005年开工,2007年试营业,希望能够赶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北大国际医院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彭先生没有确认医院开工的具体时间,但他没有否认“11月份左右动工在公司内部已经是不成文的时间表”,他承认,目前公司在为开工做最后的准备。”

  在这两个项目的对外宣传中,常常有这样的描述:“将在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而北京奥组委从未就奥运医疗服务问题与之接洽,也从末对此事表态,这让期望中的“奥运医院”处境尴尬。此前,在对外公布的计划中,奥运会所急需的专科—国际兴奋剂检测中心、国际医疗急救中心和国际药品临床实验中心都将在此建设。

  然而,2008北京奥运定点医院确立的消息、让这种尴尬雪上加霜。根据北京当地媒体报道,北京卫生局将包括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14家大型医院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定点医院。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井没有出现计划中的北京国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影子。

  负责北京协和医学中心整体运作的协和诚志的徐东告诉记者,此事还在发展之中,现在各种关系都很微妙,目前还不愿意多说,但他同时表示,融资问题不是障碍。

  显然,北大与协和方面并不会甘心这样轻易地失去“奥运医院”的金字招牌,然而从时间上看,留给他们运作的时间已经不多。日前,两个项目还没有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一位中关村生命医疗园的内部人士称:“几十亿的资金,项目太大了,要上报国家发改委,现在正在积极申报。”

  更大的风险也许来源于奥运之后,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江耘副秘书长并不看好奥运概念,她认为奥运毕竞是短暂的,而北京市的医疗设施是过剩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开工不足的问题很严重。她说:“这个项目进展的比当初预想的还要慢,本身就有问题,王永庆当

  初的退出是明智的。”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北京目前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居住人群数量不断提高,需要一个服务档次较高的医院能解决白领阶层的就医需求,只要定位准确,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况且.北京地60%的就医患者来自外地,市场空间本来就不局限于北京一地

  非营利性的尴尬

  在市场化融资的险途下,资本的进入与否就和医院未来的市场前景息息相关,资本要求回报的铁律是市场融资选择的不二法则。于是最大医疗项目的市场命运就不可避免地被资本翻来去的拷问。

  作为医院的经营者都明白,未来发展的空间取决于资金的实力,没有资本进入的任何发展模式,都必定是一个短命的模式。对于一个非营利性医院来说,获取资金的来源无外乎两条,市场和非市场的。第一,国家投资,这属于非市场的路:第二条路,就是市场化的融资道路,譬如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商业贷款等。这次最大医院项目的北大和协和

  采取的都是全新的运作模式,所有资金都将通过市场化融资的方式获得,在这样的情形下,北大国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中心的非营利性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融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除政策投资外的资金进入是非常困难的,一旦进入,则又面临着产权如何清晰的敏感问题。

  走在夹缝中的非营利性医院,其融资行为将必定被打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烙印。

  王玉玲承认,在融资上,确实是遇到了一些政策上的障碍,“不过,对于现在进入的北大方正这样的企业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有太多的经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这些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绕开非营利性医院难以融资的问题,但是都或多或少有着几分“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许多关于投资者回报的问题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地只做不说。

  近日,一份“医改不成功”的报告如同晴天霹雳,将众多医疗投资刹那间推上了尴尬的处境。目前许多医院都最为担心一件事情:投资方撤资。因为作为医院的投资者,追逐资本的利润不可避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赚钱的生意谁会做?

  关于医疗投资回报的问题又多了几多变数。“资本为什么要进来?就是看到了获利的市场。”一位专家的话中肯地道出了其中的两难处境:“但是,对于那些欲进入中国医疗市场的资本来说,市场的现状是他们‘能闻到肉香还吃不到肉’。”

  专家指出,营利性医院可以获利分红,而非营利性医院则必须将利润投入再生产。如果不能利润分红,怎么吸引投资商?对于这样的医院,资本的投入,只能是无现金回报式的滚动投人,也就是说,资本进来了,就不能再退出,只能在原有项目上滚动发展,因为只有

  资本市场才能提供这些资本放大退出的机制,也就保证投资人在这里赚了钱再变现拿回去,所以,不解决由干医院的体制造成的无法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现实矛盾,就更不可能存在这些资金的退出机制。这些资本进来了,却没有资本市场能提供退出的机制,鉴于资本的逐利

  性,谁肯无偿地注入资金?.

  许定河 赵  红  杜乐勋供稿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15阅读

嵩明县医疗事故:卫健委推分级诊疗,出质量与信任问题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1-23 14:17:12 文章来源:原创

403阅读

深圳市龙华区支持高端医美行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出台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11-23 14:10:41 文章来源:原创

403阅读

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从商保柜台到主赛道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1-23 14:02:21 文章来源:原创

434阅读

现医美行业现状(有感)

作者:张磊 时间:2024-11-23 13:57:26 文章来源:原创

436阅读

从中国医美商人到中国企业家,路阻且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1-23 13:53:18 文章来源:原创

786阅读

最高法院如何认定过度医疗?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11-22 17:26:01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曾历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1,2,3届委员。现任卫生部全国干部岗位培训医院管理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黑龙江省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主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医疗卫生绿皮书》主编,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