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民营医院总经理的日常管理》:医院的日常管理第五节——激励与人性

15年10月27日 阅读:22805 来源: 刘咏潮原创

  朋友说:别骂一个对你不好的人,你把他骂醒了,他也不会感谢你;李宗盛《和自己散跑的人》唱到,许多不切实际的鼓励都来自于酒肉朋友与远方亲戚,人都需要一点点刺激…;很多人总是关心你路走的远不远,从不关心你累不累;激励不是挑拔离间,是骨子里想让这个人好,常听到一定是父母的话,别人家孩子如何,你怎么就不行呢也有人讲需要贵人的帮助,小人的刺激,刺激的是虚荣心,激励的是进取心;为什么听了很多大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这个根来自于你的人性,激励成功的都是行动家而不是梦想家!


  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


  每一个企业都有着它的特定文化,只有好与坏的分别;企业文化是从宗教演变过来,从远古母氏社会开始,就有用神灵来聚拢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记载,道教是我国最早的宗教,最著名的宗教野心家是,德国法西斯“希特勒”,据记载他以我国西藏宗教为模版,运用到了当时的时期,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向希特勒敬礼的习惯,就象我们去寺庙看到佛说“阿弥陀佛”一样,其实那个希特勒没有象记录的那样,那都是政治失败后的丑化,哪一个革命不是用血和肉堆起来的,那个时候的人民过得挺幸福,希特勒就是利用宗教手段,控制人的思想行为,为他征服全球做准备。


  我们现在知道的对企业文化理念,都是学习国外的,根据达不到同等水平,因为我们是一个唯一没有信仰的国家,这也是我国才建国几十年的原因,跟西方上千年的宗教文化比,差的太远了。比如我们收回来的香港,电视剧上都会有基督教,耶稣教,天主教等,从出生开始家长就要求孩子入教会,在那里可以得到平等,博爱,遇到错事还可以反省,对社会有责任感,就会出现很多的义工,志愿者等,都是跟学习分数相挂钩的。我国孩子出生可能崇尚的是金钱,权利,就是偶尔去寺庙祈福,但还是表象,没有真正的范本,教你如何的做人。星云大师的作品一直都在书架上放着,他人一直在台湾,内地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师,少林的释永信还在忙着如何赚钱,为数不多的苦行僧那都不被人理解,很多的寺庙还有被人承包的现象,一群假和尚;我们很多明星也在推崇佛教文化,让人一心向善,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只有感觉获得成功的人,才会求个心静吧。一切从红尘中来,从红尘中去,佛教教人向善,道教无级教人心静,《道士下山》那个老主持讲的,心中有佛人间皆佛的道理是对的。


  大到集团,小到医院,都有一个企业文化,我们俗话说:做对事不如跟对人;这个跟对人就是我们企业的佛,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根。我们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只是影响员工的行为,但影响不了员工的思想,所以才有了心态培训,团队拓展等等,如果制度是法律,那么这就是宗教,公司的口号“诚信,务实,发展,共赢”就如同佛教里的“阿弥陀佛”一样,但真正延伸到心里那里很难的,我们不可能象基督教一样,从小时候开始就灌输这样的思想,有很多人成年后进入基督教只一对社会压力的一种逃避,并不是真正的运用宗教的宽容与执着去做人做事。马云当初在建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就用了金庸的武侠风,因为他知道让公司初期的员工能够聚成一团,必须用一个让大家熟知的精神来引导,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笑傲江湖”把每个小组叫成里面的帮会,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帮主,他自己搞了个“风清扬”,团队开会在“思过崖”等,这种推广的精神是什么,是义气,一入派终生为派,听过他的演讲知道,他要求员工在他那里工作不低于五年,其实也就是告诉刚进入公司的人,人要讲义气要有武侠精神,当初还请了金庸开了西湖论剑等活动,用大家最熟知一种精神去做企业文化,这是非常成功的。


  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的思想能够跟着公司一起,以此安心的工作,管理者就成了员工里的“佛”,你的穿着,行为,说话,做事风格等都会影响团队的稳定。两年前,我在组建一个新团队的时候,就以“太极”文化为企业文化,我们专门制定了太极企业文化课程,把里面的四个关键字拿出来,分析成我们说话,做事,为人,执行力的标准,并且每天早上7:30 分一起练陈氏太极,那段时光是我非常怀念的,虽然没有延续下来,但一直到今天,与他们谈起的时候,还是希望有一天继续下去,因为在那里长了知识也悟了人生!


  从结果管理到过程管理


  每次开会,老总对几个医院院长说,我只看你们的结果,过程我不看,这个时候我心里其实很多话要讲;老总在公司如果是皇帝,院长就是大臣,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看每一位大臣的工作情况,只要求汇报一些数据,试想有几个朝代是成功的;公司化运作的一个标准就是远离传统夫妻店管理模式,直接进入现代化管理模式,我们的院长即是合伙人也是职业经理人,是事情的决策者也是执行者,没有人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做出了公司相应的标准。如:会议,培训,公关,广告,招聘,离职,财务等,我们有好多医院都有员工手册,但公司高层执行手册好象就没有。


  管理中会出现“大撒把”式的管理者,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旦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除了换人就无他法,弄得员工跳槽率增加,最后走了还会说错了也不知道哪里错了,一点也不关心,这样的公司没什么好呆的;我曾经跟一位高管交流过,员工的执行标准制定后,也不监督,哪里错了自己也不明白,弄得员工离职都想和他干一架,这种事情要不得。


  首先我们要明白,现在医疗圈开始进入了4.0 时代,传统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合现在的新员工,我们以前只要把绿叶哄好,求着红花自己受委屈,只要业绩好,就行了。现在可不一样,员工来这里是学东西的,来成长的;而且好的团队是盯出来,我们常遇到,医院院长与经营主任,上班不按时按点,一到单位,泡杯茶然后就开始幻想未来的“玛莎拉蒂”,员工请教问题,就说你自己去处理,不愿意盯,不愿意得罪员工,怕这怕那。两位高层本来就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弄得开会叫困难缺人,会后独自清静懒得管,然后上朝的时候,皇帝看到汇报,有错罚不了,有奖必重给的现状。公司制度不是儿戏,工作日志,周计划,月总结一个不能少,管理(管人理事),当业内交流的时候,我们总归要做一个行家!


  牛B在于有多少人跟着你


  本来探讨人生,互说自身情况,是朋友间一种日常交流,但说着说着就变味道了,开始说着家族有多强大,自己的亲戚有多大财力,认识哪一个明星,动不动几百万不当回事,眼里装着逼,看谁都是傻x,好好的一段友谊,就在这样的谈话中毁了。作为一个资深屌丝,时常在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来源于自身的一恐惧,还是希望别人能捧着他。


  我认识不少老板,但在拓展活动中能够当人梯,让员工在自己身上踩的到是第一次见,这种事情有些所谓的牛逼人物,肯定不会去做;放不下身段,总感觉员工来上班,就是要巴结他一样。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董事长的表弟,这几年自己创业失败,然后回到公司在一个地方医院任职,开始交流挺好的,后来就开始露出本性了,原来以前点失败的原因在这里,爱泡妞,乱花钱,爱摆谱等不好的习惯,他是那种只能交朋友,不能合作的人,到哪里都有朋友招待,但是一谈到合作,就另当别论了,我感觉挺悲催的,自己本身不努力,眼里又容不下别人,来到新工作地方,打了几十个电话,让原来的人来帮他,居然一个人也没有,连他认为的小情人也不愿意来,那天我跟他喝了很多酒,我只说了这样的话:你要在顺境的时候提拔别人,在别人逆境的时候帮助他,你才会得到别人的拥护,你一定要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别人看到你在前进,在努力,他们才会有方向,你在牛b 也要看看有多少人真正跟着你,你敢不敢让员工踩着你的白衬衫往上爬,你的真诚别人感觉得到,在于你平常的点点滴滴!


  做事情不一定要让所有人满意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做什么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人也是一样,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所有的人与事都与“太极”阴阳一样,有两面性才会平衡,这才是常态!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那个谁跟你有分歧,处处找你喳,你怎么办我跟他讲,一个企业中需要两种人,正方与反方,我们都是为公司办事的人,如果在工作中有人提出反的建议,对公司来说是件好事,让人看到事情可能会发生的另外一面,不必太在意,毕竟与人无关,以事而论罢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直没有变过,没有人忌妒的人是没有本事的人,只有在杂草中长出来的花才更有生命力;我们能够忍受别人对你的心血进行批评,你并不需要纠正,但要学会倾听,工作首先让自己满意,然后让公司领导满意,对得起投资者,我们不是圣人,总会有缺陷,这正是我们要进步的地方。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写《明朝那点事》的80 后小伙,说了一句“比我有学问的人,没有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从开业前期到盈利期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就象烧一壶开水,总要从冷到热,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很多人都等不及水开的时候,就跑了。


  性格决定命运,有些时候不是没去想,是想的太多了,钻牛角尖;每位管理者都希望业绩能够迅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过于的研究一些人的问题,不去研究工作的方法,遇事就说那个谁不好,要换掉,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原因,你让他离开,人家到别的地方做的也很好,你着急的心态能够理解,但行为会让周围的人反感,别人会想到反正做不好就走,也不一起研究对策,那些留下来业绩好的,就开始指挥你做事了,心中总有那句话,大不了走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有一次去一家医院进行中层交流,我请他们说出自己的缺点,团队中的问题,一位主管从头到尾把他小组成员骂了一遍,我当场就说,你做为他们的领导你做了什么,你的缺点呢?小组成员变成这样,你有没有引导,有没有去做流程,激励呢?后来才知道,这位主管是市场部的,每天开着车带着下面的人去发杂志,自己坐在车里,也不下车,指挥一下,然后就玩手机,睡觉,你说谁遇到这样的领导,还有心思工作吗,事情做不好,总是找员工的问题,怎么可能进步。


  有些人也承认自己的缺点,当遇到业绩不能增长,公司问责时,总说,我的能力问题,你们换人吧;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话,在回头看看公司领导,他们心中其实挺凉的,多年的信任就从这句话中失去了,公司用人是有风险的,换一个管理者相当于医院又要重开业,多么信任才会受此重托,那么多的会议总是说数据,问有什么问题,压根就没有心思去理,这种现状来自于责任感,使命感!


  沉默未必是金


  在职场上,我们遇到误解,委屈很多都保持沉默,有的人也会选择辩解,事件起因大多数来自于,谣言四起,祸害忠良,过河拆桥,断章取义。


  朋友交心是个难得的事情,有些事情只仅限于二人之间,知道的人多了就麻烦了;我国近代著名作家王朔,曾经说过一个事情,他跟几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对某人进行了评价,说其在某些领域有骗人行为,夸大了广告的效果,这句本来简单的话,不知道被谁传出去了变成了,王朔说谁是个骗子,事件还闹的很大,后来王朔特意为此事开了新闻发布会,要是沉默不说会引起多少的误会;我有时候在判断,一个秘密在得到传播以后,最后会怪在谁的头上,发现一定是来公司时间短,没有作何靠山,经常四处跑的人头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两次见面的感觉不一样的时候,可能里面就出现问题了,我会想办法引导一下上次谈话的内容是否对他有弊,是谁在谣言四起。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跟我说以后要做分公司项目主管,说其实我开心的,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向兄弟们说起这件事情,但每个人的信息反馈不一样,有的人眼红,有的人赞扬,眼红的人就开始断章取义了,弄得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分不清楚。


  几年前,有一家医院邀请我,帮助他们把业绩弄好,初定的时间是两个月,前一个月合作方的两三个每天跟着我,研究这个研究那个,让我告诉他们怎么管理,怎么培训,怎么做流程,给我最好的住宿,每天买早餐给我吃,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业绩直线上升,他们也明白了如何运营;在中途我出了一个差,等我在回去的时候,好象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住的地方变成了四面不通风,什么都没有的旧房子,给我安排了一个办公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忍着呆了一段时间,就走了,我给他们发了一个消息,做人不可过河拆桥,两种事情的反差太大,让人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还需要我,我还会帮你。这个不能沉默,一定要讲出来,委屈可以放心里,但朋友还是要交!


  有一次,一位同事从外地赶回来,晚上了九点多到,我到车站接,因为在火车上打过电话,说吃夜宵,让我把其它人的同事也叫过来,我通知了一下,可能是太晚的原因,大家可能都有点累,一位同事就对着我说了一句,你以后想吃,嘴馋,就让他明天带你吃去。善意中同事出差回来,累了,大家一起吃个饭,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应,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喝酒,也不吃辣的东西,那天我吃了一盘黄瓜然后就提前走了,谁也没讲,这次我沉默了!


  后来,我出差除了工作的事情以外,不与别人交流,也不参加任何的应酬,当彼此以合作相接触时,只聊工作,不谈人生,只有一定时间熟悉之后,彼此可以了解,才交流一些其它话题,但不说人短,只说问题,虽然很多事情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但点滴的事情,也是你修行的一部分,在团队中传播正能量,才是我首要做的事情,也许别人在忌妒你,你可以沉默,但如果遇到一些敏感话题,还是要讲出来,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后勤部门的管理


  后勤人员年龄基本偏小,有的刚刚走出校门,除了每天的工作晚上时间基本上是空闲的,而且这些人心很高,有想学习的心,实际行动少,因为总想着如何找个靠山,但也是公司以后发展的培养对象;每到一个医院,我会观察这类人群的生活习惯与性格,也关着注他们的流动性。


  我跟几个医院的后勤人员有交流过,与管理者之间大多貌和神离,因为无论给多少的收入还是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一点点小成绩就开始得意了,这跟管理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对行业的了解比其它员工要深刻,想好好利用他们,给与一定的自由是不够的,给的太多时间一长会认为学不到东西就想着走,给的多了,就开始感觉功盖主,要做管理的意思。长年在外的生活,医院是他们唯一的可以依靠的地方,有的管理者经常对后勤管理者进行培训,从着装,谈吐,工作流程等,并给他们制定一些发展计划,毕竟有雄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每到初二,十六有个叫打牙祭的传统,集合他们一起吃大餐,聊人生,这也是个不错的做法。


  他们心目中的管理者,一种是有财,还有一种有才,前者会让他们有安全感,后者会让他们有方向;我们有一个叫“学生”管理模式,按照以前学校的方式管理他们,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就可以,平时的生活不必参与,就是图个简单舒服;主动引导后有想法的,可以提供机会,终有一天会成为你换左膀右臂。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252阅读

"价值医疗"——建议民营医院从规模扩张尝试转型到疗效付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9 10:46:22 文章来源:首发

4285阅读

善待员工:不要让员工成为你的掘墓人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8 14:40:05 文章来源:原创

6354阅读

医疗废物怎么从合规风险到降本增效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8 09:15:25 文章来源:首发

8432阅读

破解危机漩涡:民营医院CRISIS管理模型实战手册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17 11:24:11 文章来源:首发

11118阅读

重构绩效体系:民营医院4D管理模型实战解析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6 10:32:26 文章来源:首发

12749阅读

"人才柔性管理"——从固定编制到灵活用工的组织变革介绍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15 11:00:39 文章来源:首发

刘咏潮
简介
医道品牌顾问合伙人,号门童、墨香主人。随墨飘香,书画玩主,精策划,能文。员工交流师,十年风雨,愿友相伴!
宣传口号
挖掘有效人才 修复管理 漏洞 突破发展困局